【深度】中国科幻电影的现实处境:工业基础差、原创故事缺 、走出去很难

  在全球电影工业体系当中,重视效重工业的科幻电影,是最能体现制片水准及工业水准的一个电影类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创科幻大片体系的《星球大战》系列,到近期最为热门的带有科幻元素的超级英雄电影系列,好莱坞的科幻电影在这50年的时间里,始终位列全世界电影商业电影的巅峰。

  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后,能够明显发现,在影展官方组织的活动、论坛当中,国产科幻电影与商业主旋律电影,是被提到最多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近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

  随着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上映以及在商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电影科幻元年”终于正式开启了。

  事实上,我们的国产电影中早就有无数带科幻元素的影片出现。就算不提上世纪80年代《珊瑚岛的死光》,近些年也很多,2009年的《机器侠》、2015年的《不可思异》、2016年的《美人鱼》、2017年的《机器之血》和《逆时营救》,这些影片都带有明显的科幻元素。为什么直到《流浪地球》上映,才说2019年是 “中国电影科幻元年”?

  猫眼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刘鹏给出了一个答案。在他看来,“国内(之前的科幻电影)是喜剧、爱情占比更多一些,其实是杂糅一部分科幻元素,并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幻电影。”

  什么意思呢?分两层来看。从故事的角度,就是那些影片,大多是将科幻元素当做一个噱头,在影片当中以一个配角的身份出现,是整个剧情骨架的旁支,真正核心内容的类型,还是喜剧、爱情、动作,去掉科幻设定整个故事基本上依然成立。这个角度往深了说,跟整个世界观的设立也有不少关系。从制作的角度来说,这些影片中,大多都是建立在现实世界里,服化道以及镜头视效等工业制作方面,都没有同世界主流的商业科幻大片那样,打造属于这个独一无二世界的视听语言。

  在科幻小说的领域,会将故事分为“软科幻”与“硬科幻”,不过这一分类方式并不能在科幻电影领域直接沿用。执导了《疯狂的外星人》的宁浩导演就表示,“什么叫硬科幻?有大场面的就是硬科幻?我觉得硬科幻,好像只有《2001太空漫游》那种是硬科幻吧,描绘的是科技本身,其他的都是软科幻,全是打着科幻的外衣去讲一个故事。就像《黑客帝国》,也就是讲一个英雄故事,也不是硬科幻,而且99%的电影都是这样的。”

  全新的完整世界观、未来设定、场面视效宏大完成度高、科幻元素是故事核心,以及在科幻大背景下,类似主流好莱坞科幻电影那样讲述了一个紧张刺激的动作冒险故事,或许是大家会将《流浪地球》作为中国当代科幻电影代表作的重要原因。在猫眼科学院的数据中,该片的观众评价关键词排名第一的就是特效,达72.8%,这一点与其他带科幻元素的国产电影完全不同,反而与好莱坞科幻大片相似,侧面说明该片制作上的完成度是达到一流水准的。

  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另一部同样由小说改编的科幻电影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就是滕华涛执导、江南同名小说改编的《上海堡垒》。这部影片定档8月9日上映,是《流浪地球》后第一部上映的国产科幻电影,讲述的是外星人与地球之间全面开战后,主角之间发情感上的变化。从故事简介和预告片的画面来看,这部影片除了会多出情感线,其他情况基本与《流浪地球》十分接近。就连两位导演的背景也十分相似,郭帆的上一部作品是青春片《同桌的你》,滕华涛则是《等风来》、《失恋三十三天》。

  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滕华涛透露,自己的转型,主要原因在于对市场的判断。“大概2013年前后,我可能整个一系列电视剧、电影作品,其实感觉拍到一定程度,已经把想说的想法说的差不多了,开始在思考后面电影要做什么。中国电影已经到达三四百亿的市场,如果还是一直呈现给观众的主要还是低成本的喜剧和低成本的爱情片,观众肯定会严重不满足。不管是科幻还是大型工业化的电影,一定是观众有需求的。那时正好江南的小说出现在面前,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机会。”

  在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一直都是热议的话题之一,目前或许在极少数类型上相对成熟,比如目前乌尔善正在拍摄的古装魔幻大片《封神三部曲》,已经可以在剧组使用模块化搭建方式,非常高效。但在科幻领域,中国电影工业和世界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依然非常巨大,不论在《流浪地球》上映前还是上映后,包括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多方求解如何构建电影工业化标准体系”论坛上,这都是郭帆接受采访时最常聊到的话题之一。用他的话说,“因为我们干过《流浪地球》,才知道这条路有多大差距。如果就拍摄来讲,我们大概差25-30年。特效的部分,我们大概差10-15年的样子。我们现在急缺的是工业,工业就是工具,相当于我们没有画画的趁手的笔跟纸,我们没有办法很快很直接地把脑海中的想象力转化成镜头,因为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转化。行业需要达成共识,建立标准,这才是最大的基础。”郭帆在此前的采访中还曾表示,影片的团队会将整理出来的工业流程的雏形,对外全部公开和分享,“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让想去做(这些)类型片的团队有参考价值。”

  《上海堡垒》的开发其实与《流浪地球》同步展开,所以并不太能够获得太多后者在制作、工业上的经验,滕华涛在筹备之初遇到的困难,其实与郭帆非常相似: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只能从零摸索。滕华涛还提到,中国与世界一流的电影工业体系相比,技术人员的差距比技术本身还大,“毕竟电影每一个画面都跟艺术创作有关系,成熟的创作人员加最先进的技术,才能够完成导演的一些想象。我们国家很多都相对分裂,有的人懂技术但对创作完全不了解,有的创作人员完全凭空想象对技术一窍不通。我们缺少严格精确的管理体系。”

  对《上海堡垒》来说,在暑期档上映的好处,是国产科幻题材有了春节档超过40亿票房的肯定,让中国科幻电影有了商业上的参考坐标,证明国内观众对国产科幻电影是接受的,观众也能对该片有了相应的基础认知。

  虽然在刘鹏给出的数据中,能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核心科幻观众只有2%,但19.3%的泛科幻观众,在目前还是足以支撑国产科幻电影的高昂成本。

  要吸引泛科幻观众,建立共情是最好的方式。如何在科幻的故事里与普通观众建立共情?好莱坞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曾给出过一个来自好莱坞经验的建议,“把普通人置于巨大的历史转折点上的故事很受吸引,所以我就找普通人,把他们变成英雄。”这是典型的好莱坞经典科幻电影做法,不管是他自己的《独立日》还是最近的所谓反类型科幻《降临》,都采用这样的模式。

  不过《流浪地球》已经证明,在中国科幻里,大家团结一致解决问题的故事,更加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这与东西方文化差异不无关系,中国科幻需要具备中国本土文化特征。这种角色设定上的差异,让编剧在剧本创作阶段,没有办法更多参考好莱坞的成熟科幻电影套路,可能反倒需要在一些国内的动作、战争片中寻找灵感。

  导演张小北在此前也担任过电影编剧,他认为“当下中国电影编剧层面遇到最大困难,还是怎么样跟我们的本土观众来做情感上的共鸣,以及怎么样在这个基础上塑造出令中国观众认可的角色。科幻电影必须留一定的时间展示视觉场面,相对留给塑造人物的空间会更小,但科幻电影戏剧冲突性更加极端。怎样在视觉刺激和塑造人物之间找到平衡点比较难。”

  这个问题,并不因为《流浪地球》的成功便能找到解决方案。事实上,在这部影片的观众评论里,最受争议的就是其中几名角色的塑造,比如赵今麦饰演的韩朵朵,演员本人都收到了一定的网络暴力影响。并不能因为电影票房的成功,忽视隐患。

  未来,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挑战还有更多。当务之急,是在国内市场完成“类型化”,与观众建立稳定的契约,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和公司进入这个领域,推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博纳总裁于冬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虽然博纳目前在动作片、商业主旋律电影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目前还不会考虑开发科幻电影,“科幻比较难拍,我们有太多想象力的限制,而且有比较大的违和感。我觉得可能从一些科幻类的类型上做一些突破,比如拍太空电影时,和一些中国特别擅长的航天题材(进行结合),是可以的。星际大战这样的影片,中国观众很难接受。这不是我们中国导演特别擅长的题材。”

  其次是“走出去”的问题。中国电影市场虽然大,但随着未来工业水准、开发成本提升,中国科幻电影总有一天也不得不像好莱坞一样去开拓国际市场。相对来说,科幻电影同动作电影一样,是在国际上最容易“通吃”的类型之一。不过在目前,《流浪地球》走出去的情况并不太理想,北美只获得587万美元票房。郭帆表示,在北美上映时,他看到95%的观众都是华人,在戛纳上映时,厅内只有四分之一的观众。他认为,现在只能在各个不同的市场进行倾听,才能知道哪些方法能够促进中国科幻走出去。

  最后,如何开发真正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原创故事,也是中国科幻电影能够持久立足的巨大挑战之一。作为一名资深科幻影迷,张小北认为真正适合科幻电影的故事应该是原创的,并非《流浪地球》、《上海堡垒》这样的小说IP改编,但现在可能只有IP改编,才能获得投资方的信任。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虽然理论上是改编自亚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说,但其实是他们两人同时共同开发的故事,分别写成了剧本和小说,库布里克借用克拉克的很多概念,再用最前沿的技术来把视觉效果体现出来。“美国的科幻,他们有圣经和罗马帝国史。电影跟小说还不一样,电影是大众文化,你必须要想办法找到最大的共鸣点。属于中国科幻电影的原型故事是什么?在哪里?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