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长大的王子未必是国王,也可能是烟囱清洁工

  带着孩子去观看了电影《小王子》,我有两方面的感悟:

  第一,关于这部电影的改编是否蛇足和续貂的问题。

  开演了我才知道,电影拍摄的并非原著,而是另起炉灶写了一个故事。原著占的篇幅很少,只是电影的“剧中剧”。原著党们肯定不忿:“我读书多你不要骗我!这是小王子?这是明朗少女寻梦记加王子外传的组合!”

  我觉得其实还好,电影是否忠于原著小说,主要不在情节,而在气质和风格。就《小王子》而言,原著本是那样空灵、神秘,又带着淡淡的忧伤——那不是尘世中的故事。如果有一说一地去拍,把虚的变成实的,把空的填满,把一个意境优美的寓言变成一部经典的好莱坞式的“星球穿越大冒险”,反倒会失却原著的本意。

  好比古龙小说中的顶级美女,就不能再描写其眉其眼,“一具素纱遮面”几个字就够了,只余一个颠倒众生的削薄背影。到底有多美?自己可以思考思考。

  千言万语,不敌脑补。

  每到原著提及的情节时,整部电影的音乐就变得空渺而纯净,逼真的三维立体动画切换成朴拙的定格纸偶画风(像我们小时候看过的《阿凡提》),台词都是小说原文,小王子的形象苍白孱弱,他的金黄色头发和围巾就像沙漠的颜色,随着候鸟的迁徙在星球间飘来荡去,星球那样多,他却那样孤独。那场景虚幻缥缈,无从捉摸,就像孩子信手的涂鸦,又像书本掉落在枕边时做的那个梦,你明明知道那种忧伤,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诗意的故事,只能诗意地表达。

  大起大落、逗笑招泪的任务,都放进小女孩的故事里。而且,小女孩的故事也在整体气质上和《小王子》保持了呼应。她活泼勇敢,敢翻墙爱冒险,痴迷于小王子的故事,背着妈妈偷偷和住在隔壁的怪老头交朋友……但,这个秘密迟早会被发现,她总要长大,而老头儿已经太老了,她迟早要面临和这个“忘年交”的分离。整个故事的底调仍然是平淡灰沉的,只有老头儿的破城堡中才有些许明快的彩虹色。

  童稚的欢乐背后藏着不可抗拒的沉重和伤感,仿佛冰凉的铁球上一点洁白的糖霜,舔掉糖霜之后,就只能尝到腥冷的锈味。

  看到在小女孩的想象中,那个密密麻麻的“人生大计”任务表格也变成了一颗星球,她的妈妈正挥汗如雨,在上面指手画脚、腾挪摆布,各位罹患焦虑症、强迫症和混乱恐惧症的“虎妈”们会不会有点无语?

  当妈妈跑去斥责老头儿,然后小女孩被捉回书桌前,百叶窗被拉上,门被关紧,她再不能躺在阳光下数树叶上的蚂蚁,只能蜷缩着计算艰深的数学题……“Di-Da-Di-Da”的女声演唱响起,太阳斑驳、光影流徙,一天,又一天,就那么过去,你又会不会有些戚戚然?

  到底怎样的光阴才不叫作“虚度”呢?

  第二,电影传达了如何处理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关系。

  电影实际上在默默拷问:一个孩子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大人通常觉得孩子很傻很天真,而孩子眼里的大人或许也是很笨很愚蠢的。很多事情,闭上眼睛才能看见本质。

  因而,有些评论对这部电影也颇有微词:无视发展心理学的必然规律,把儿童与成人的世界截然对立。

  然而从电影和童话的角度,它需要明确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处理更胜于严谨精确的数据,也更会引人进入更深层的思考。

  只是因为,大人长大之后,往往会忘记自己曾是孩子;只是因为,他们如此不同,不同到简直像地球上两种不同的生物;只是因为,大人这种生物向来有着“消灭”和同化另一种生物的野心,把“小孩”变成“小大人”。总之,一切是因为成长的不可逆。

  父母与子女,是一对典型的大人和小孩的关系,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自婴儿时期甚至胎儿时期起,父母对待小孩的方式就已经在其灵魂上打上印迹,有的细节还会涂抹他们的性格底色,修改他们的情绪密码,甚至形成“核心记忆”(参见电影《头脑特工队》的阐释)。

  想要处理好这段关系并不容易。大人与小孩之间仿佛永远都在斗争与妥协,彼此的观念阻隔带来了多少的误会和委屈?父母一厢情愿为孩子好的想法和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多少伤害?这些伤害,在多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一生?有多少曾被伤害的孩子在创口结成痂后长成了刀枪不入的大人,再以爱的名义继续伤害自己的孩子?

  我们的星球上,猴面包树早已经钻破了土壤,变得狰狞纠结,鲜有“小王子”的立足之地,更别提那娇弱的玫瑰花。田园将芜,玫瑰已枯,我们童年的家园,早就回不去了。

  电影继续讽刺着——怀着对老飞行员的愧疚和爱,小女孩发动了飞机,终于找到了长大后的小王子,是在一个神秘的星球找到的,在那里还遇见了故事里边出现过的大人:他们是多么的可笑又可恶啊!那个一听见掌声就脱帽致礼的人总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很多很多的的钱,要有最好的孩子,最高尚的思想和最远的远方,这样,他就能得到很多很多的赞啦;

  那个国王,时时处处都要威严地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力,哪怕他已转行做了电梯司机,他最大的权力就是根据乘客的要求来下达命令,决定他们要到哪一层去。对呀,大人们都想说了算,不管是白宫唐宁街克里姆林宫,还是三口之家中,甚至路边五十个车位的收费停车场里,哪里没有一位手持权杖的国王呀?

  还有那个贪婪的银行家,他唯有的人生哲学就是“占有”和“有用”,占有一颗糖难道比吃掉一颗糖更甜吗?望远镜、滑翔机还有五亿多颗让人“胡思乱想”的星星,难道不比千篇一律的曲别针更“有用”吗?蝴蝶的翅膀也许没有用,但,它们多么地美啊……

  阴沉灰暗、充满目光呆滞的人们的城市里,这个银行家才是规则制定者!无论是爱慕虚荣的人,还是“至高无上”的国王都在为他打工,他的雇员中甚至包括小王子——那个曾经高贵、睿智、忧郁的小王子变成了一个面目模糊、畏头缩脑、只求饱腹的烟囱清洁工。

  至此,电影的讽刺中多了批判。现实往往如此,这世界是我们的,也是孩子们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因为他们总会从幼稚、脆弱的孩童世界中破壳而出,变成新的“我们”。

  在“我们”的世界,“银行家”们往往资源在握,香车宝马;爱慕虚荣的人多半得到了想要的掌声;权力欲膨胀的人会创建自己的王国;点路灯的人总在点路灯;地理学家们的书卖得都还行;而怀揣童心、拒绝长大的飞行员呢?他老无所依,晚景凄凉,只有可以拉低周边房价的破屋破车;小王子早晚能够适应清扫烟囱的工作……

  最后,聊聊我眼中的败笔:乘飞机冒险那一段太闹腾、太眼熟,破坏了电影前期营造的张力。而且坏人银行家最终失败,小王子找回了失去的记忆,小女孩的妈妈莫名其妙地从“虎妈”变成了文艺妇女,不再逼着小女孩做数学,反倒陪她看起了星星……这种廉价的温情结局其实没什么说服力。

  好吧,毕竟这只是部“合家欢”电影。

  导演说,他是想表达一种勇气,给人传递力量。但力量应该来自看清了成长真相后的清醒。成长的过程,不是一句“不想长大”就能阻挡的,那是责任,也是礼物。

  我们早晚会失去童心,这种失去必然伴随着怅惘,但感伤之后,我们还是要遵守成年人的规则,承担成年人的责任。

  只要我们不仅是“出色的大人”,还是“有趣的大人”;只要我们偶尔还能记起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孩子……

  这就很了不起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