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弃婴被广东夫妇收养,长大后为中国捐款4亿:我是中国人
2016年7月12日,由菲律宾政府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公布了裁决结果,就在同一时间,一篇怒斥菲律宾政府的文章:《颠倒黑白的“裁决”破坏世界和平的祸心》,在印尼《国际日报》上发表。
熊德龙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以一位亿万富商,同时也是《国际日报》的总裁,名叫熊德龙。熊德龙虽然有一个中国名字,但却并不是一个中国人,只是从小就会说中国话,从小就有一颗中国心。而他与中国的缘分,还要从73年前,印尼一所孤儿院讲起……
1948年的一天,一对旅居印尼的广东梅县籍华人熊如淡、黄凤娇夫妇,来来到了印尼一家孤儿院。其实夫妻俩人,已经收养了三个孩子,但因为实在是太喜欢小孩,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再收养一个小孩。
在来孤儿院之前,熊如淡和黄凤娇就已经想好了,要收养华人的后代,毕竟他们也是华人,喜欢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面孔。
不过最后的结果,与他们一开始所想的相去甚远。在踏进孤儿院以后,熊如淡和黄凤娇,就被一个有着蓝眼睛、小卷发的男婴给吸引住了。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看得夫妻俩人心里一片柔软,当即便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收养这个男婴。
很快,夫妻二人便找到了孤儿院院长,了解了一下男婴的情况,于是得知男婴在1947年的一个冬天,便被父母遗弃在了孤儿院门口,小小的一个孩子,在襁褓里哭得撕心裂肺,可怜极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熊如淡和黄凤娇更加心疼了,当即便便办理了收养手续,带着男婴回到了家里。夫妻二人抱着这小家伙左看右看,是越看越喜欢。
孤儿院的小孩
这时夫妻二人想到孩子还没有名字,于是熊如淡想了想,说道:“就叫熊德龙吧!”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龙代表着志向高洁、出类拔萃、行为不俗;而“德”在中国文化中,特指好的品行。
可以说,熊如淡为其取名为“熊德龙”,包含了他对这个孩子最美好的祝福,同时也是希望这个孩子,在日后能够像“龙”一样强大、坚韧不拔。
从此以后,熊德龙,这个原本被抛弃的男婴,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他有了父母的疼爱,姐姐们的呵护,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后来熊德龙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没有被养父母收养,他有机会体验到这一切么?而每次的答案都是不可能。
虽然不是亲生孩子,但熊如淡和黄凤娇尽心尽力地去抚养他、教育他。所以自有清晰记忆起,熊德龙便从未缺爱。
熊德龙最宝贵的童年记忆,就是父亲教他背书,教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如“远亲不如近邻”、“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母亲则抱着他,在他耳边温柔地轻轻哼唱着悦耳的客家山歌。而也正因如此,尽管熊德龙长着一张异域面孔,但自小就会说汉语、讲客家话。
而在这些温馨的童年记忆里,有两件事熊德龙印象最深刻,因为这两件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塑造了熊德龙的性格与品行。
这第一件事就是母亲黄凤娇回击嘲笑熊德龙的人。熊德龙的父母生活在印尼的华人圈,很多人都知道他并不是亲生的,就算不知道,通过外貌也能看出来不是亲生的,因此很多同龄人就会笑话他,说他是爸爸妈妈路上捡来的。
那时候,熊德龙年纪虽小,但也能明白其中的恶意,心里非常难受,可他也不敢问。不过,黄凤娇却是一眼就看出了熊德龙的不高兴,毕竟是从小养到大的,哪能不懂孩子的变化,于是她便询问熊德龙到底怎么了。
网图,并非熊德龙
当黄凤娇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她立马安慰道:“你就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不要管别人怎么说。”接着,黄凤娇又拉着熊德龙的手,找到乱说话的那个孩子的父母,让他们的小孩给自己的孩子道歉,然后又对他们说:“你们要管好你们的小孩,别让他们在那里无中生有!”
从这以后,同龄人便不敢再笑话熊德龙,而由于母亲及时地关心与呵护,熊德龙也更加开朗、自信,也一直坚信:自己就是父母的孩子,就是一个中国人。
而第二件事是母亲卖手镯。
在海外的中国人,无论自己的生活怎么样,都会在逢年过节时,将自己的血汗钱寄回家孝敬父母,这是属于中国人的孝道。
同样的,熊氏夫妇也是从不间断地寄钱回梅县乡下,孝敬他们的父母,即便夫妻俩在印尼的日子也不是很富裕。
有一年临近年关,熊德龙的母亲黄凤娇准备寄钱回老家,可此时家中并没有余钱可以寄回家。这时,黄凤娇想起自己还有一个金手镯,于是便找出仅有的手镯,带着熊德龙一起去当铺当钱,寄回给家乡的老人过年。
当时,年仅八、九岁的熊德龙,同养母一起坐在破旧的三轮车里,看着母亲抚摸心爱的手镯,面露不舍的样子,感到十分不解,于是便问母亲,为什么她都这么难了,还要寄钱回家。
而母亲的回答,令熊德龙终生难忘,他记得那时母亲怜爱地摸了摸他的头说道:“孩子,就是再苦再穷,我们也不能忘家忘本啊!”
从这时候起,中华民族爱国爱乡、孝敬父母的美德,便深深地根植于熊德龙的心中。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熊德龙明显要比其他小孩更加懂事。
这个这个没有丝毫中国血统、却充满了中国情怀、有一颗中国心的男孩,在在人生岁月的坎坷中,划出了自己成功的轨迹。
时间一点点流逝,熊德龙也慢慢长大成人,到16岁时,为了不让父母日夜操劳,熊德龙从学校退学,进入了一家海绵厂打工。熊德龙十分聪明又勤劳,所以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他也从老板那里学到了许多商业知识。
很快,熊德龙发现做实业利润很高,再加上他也不愿意一辈子都给别人打工,于是便有了创业的想法。不久之后,熊德龙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一开始熊德龙还以为父母会持反对意见,毕竟经商比较冒险,搞不好就是血本无归,但没想到,父母非常支持,还将攒了很久的钱拿出来给他创业。熊德龙十分感激,他发誓要把事业做大做强,不让父母失望。
在经过一番考察以后,熊德龙便开办了一家小小的海绵工厂,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毅力,凭着对客户的真诚守信,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的生意是蒸蒸日上。
此后他辛苦打拼十几年,期间有过失败,有过迷茫,但在家人的陪伴与支持下,他都成功跨过了这些艰难曲折,生意越做越大,涉足各个领域与行业,银行、酒店、地产等等,一举成为了印尼工商界一颗闪耀的星星。
生意越做越大以后,熊德龙并没有忘记自己养父母,他不忙的时候,总是会与父母呆在一起,后来父母回家乡定居了,虽然他没有跟着一起回去,但依旧挂念着他们,时不时给他们写写信、寄些钱,有空就回中国看望父母。
不仅如此,熊德龙为建设中国贡献力量,他常常和别人说:“养父母的家乡就是我的家乡,养父母的祖国就是我的祖国。”
在80年代初,熊德龙感到父母的家乡,教育是如此落后,人才是如此匮乏,于是便给梅州山区捐款兴建校舍。到了1984年,他又为梅县医院捐建“凤庚门诊楼”,并购置一批医疗设备。
不仅仅是对养父母的家乡进行捐款,熊德龙还捐助过中国许多其他地方的公益事业。在云南,他为云南大学捐建了全功能的体育馆;在吉林,他向长春市口腔医院捐赠牙椅及配套设施,为长春市少年宫捐款。
他还先后向四平市捐了140多万元人民币,兴建幼儿园,开办德龙图书馆,成立基金会。而因为这些公益事业,熊德龙也成为了四平市政府,授予的第一位荣誉市民。
在此后的日子里,熊德龙一直都很关注中国的发展,他到中国来投资建厂,帮助当地产品出口国外,当然也一直在进行捐款、捐物资。
这些年来,总数达到了4亿,学校、博物馆、医院不计其数,在疫情爆发初期,熊德龙也第一时间采购了价值数百万的防护用品,送到中国。
与此同时,熊德龙还在海外支持中国,弘扬中国文化。那时候,当他来到美国以后,就感受到当地人对中国的偏见,于是他斥巨资,收购了一个由旅美台湾人创办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希望通过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当美国的《国际日报》发展稳定之后,熊德龙又回到印尼,发行印尼版《国际日报》,而在他的经营下,这个报纸已经成为印尼有第一大华文报。
也正因如此,熊德龙在美国华人之中,非常有号召力,他也常常利用这种号召力,组织各种各样的华人活动,以增强华人的凝聚力。
在1995年,熊德龙就组织了一场,有上万人华人参与的庆祝中国国庆节的仪式,在这个仪式上,他庄重地将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看着升旗的五星红旗,他忍不住热泪盈眶。而这场活动,也在美国华人圈,引起了剧烈反响,激发了广大侨胞的爱国热情。
应该说,熊德龙为中国的发展做了许多贡献,但他从没觉得有什么值得去称赞的,他认为这是自己应当做的,因为他早已将自己视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就像他说的:“我没有中国血统,但我有一颗中国心,我深深地爱着中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