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附录: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说起康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相当的知道的,对于爱新觉罗·玄烨那就未必都能知晓了。康熙被誉为“千古一帝”当然有其特别的地方,文治武功是相当有成就的,而且治国理政那也是没的说。对于我们一般的识得几个臭字的小老百姓要想确切认识这样的人物,那是如登天之难的。(读不到当时的历史文献)。

  网络供图但是幸好看到《鹿鼎记》的一撇,当真觉得康熙皇帝的确有其很了不起的地方。他将“通政司”除去,改为“密折奏事”就是相当的了不起(当时没有媒体机构,这个制度基本上是皇帝了解当时国家地方情况的一种制度),而且不乏幽默和宽仁。试看《鹿鼎记》里的附录即可知道:

  1、李煦有一次问安的折子,里面竟然附奏江南提督张云翼病死的消息,这在当时是犯了基本的大忌的,你向皇帝请安,却在里面说有人死了,未免有诅咒皇帝的嫌疑,按礼法应该分开奏写才是。康熙不高兴但是也没有严加批评,朱批(皇帝用红字回复):请安折子,不该与此事一起混写,甚属不敬。尔之识得几个臭字,不知哪去了?

  按当时来说,李煦是犯了大不敬的大罪的,如果严格办起来,那真是可以革职查办甚至掉脑袋的事情,但是康熙并没有这样追究,只是幽默了一把,也没太当回事,大致意思是说:你个草包,请安不能跟丧事一起写,太不尊重老子了,你也是读书认识了几个字的人,怎么这样没脑子。

  把个李煦吓得半死,再次写奏折谢罪!康熙朱批:知道了!

  2、康熙算是比较科学的:康熙实验中稻子:《鹿鼎记》种稻子是比较科学的,拿来对比的就是我国见过初期的“大跃进”“浮夸风”等事情。如果放在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在内地发表这部小说,估计是不小的波澜。另外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生病(疟疾),康熙亲自开药方的事情。最后“万嘱”连续四个,认为庸医害人。

  3、武官向来文绉绉的极少,陕甘提督李林盛让师爷为其写密奏歌功颂德(一般武官都写不出歌功颂德的文章来),因为写密奏他盖了大印,但是也没有严加申斥,大致就是说说,朱批:知道了。以后折子写清字,不必用印。

  这个武官又写了一封用汉字写了一封密奏,陈说自己不怎么懂得满族文字并又歌功颂德一番,康熙一眼就认出来了,朱批:知道了。此汉文亦未必尔自能作也。意思就说,这篇文字也不是你自己写的吧,不会写就不要写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