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到痛苦吗?哲学名言“他人即地狱”是什么含义

  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1944年发表了一部著名的哲理戏剧《禁闭》。剧中男主人公加尔森和两个女主人公伊奈丝及艾斯苔尔都是幽灵,同住在第二帝国时代的客厅这样一个没有血腥刑具,没有阎王小鬼,也没有镜子,窗户和床的地狱里。他们三人一面互相隐瞒自己生前的丑行(三人分别是胆小鬼、色情狂和同性恋者),一面又没法探听对方生前的罪过,为此互相利用,又勾心斗角,三人都备受折磨。最后三人都发现每个人对另外的人都是地狱。“他人就是地狱“就是剧中男主人公加尔森说出来的。

  加尔森说:“我万万没想到,地狱里该有硫磺,有熊熊的火堆,有用来烙人的铁条。这真是天大的笑话!用不着硫磺、火堆、铁条,地狱,就是他人!”

  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本人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

  人之所以不快乐,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过分高估了自己在别人眼中的份量,或者理解错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

  一个社会化的人,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为此,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常常违心地改变自己,以博取他人的赞许。于是,自己因“他人”而痛苦地扭曲,“他人”便成了自我不愿意去却不得不去的“地狱”。

  美国学者马克·鲍尔莱恩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他人即是地狱”,它的确切意思是:“天堂就是孤独或隔绝。”如果孤独的生活,没有人能够成为“人”——是我们互相使对方成为了“人”。我们的人性是其他人“传染”给我们的。作为人类,而言,我们是这种社会传染的产物。因此,我们在我们的社会性面前表现将如此不安。如果没有其他人存在,我们就不成其为我们。但是与他人在一起往往又会让我们感到很别扭。在社会中共同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没有痛苦的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或许恰恰是因为共同生活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因为我们对它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又感到了太多的恐惧,因为对共同生活的强烈需要让我们感到恼火。他人是地狱吗?只有当他人向我们揭示一种在我们自鸣得意的不成熟时期喜欢将自己想象成的那样无所不能的自由主义迷梦时,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像地狱。我们必然的生活在交流障碍之中吗?当然,如果我们将“交流”理解为他人能够自发地,完全明白详尽的理解我们自认为想要表达的内容,那么确实可以说存在着“交流障碍”,但一切都只是相对的,我们必须承认,要求被理解与让自己被理解是不一样的。一个好的交流的首要前提,就是努力去理解我们要求理解我们的那个人。

  1965年,萨特在为《禁闭》制作录音时,对“他人即地狱”做了全面的阐释。他的阐释包含了下面几层涵义:如果你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而恶化,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如果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样,你就按什么样生活,那么他人也是你的地狱;如果你囿于一系列陈规定见为之痛苦却不设法加以改变,你就犹如生活在精神地狱中的活死人;如果你有自由去砸碎外在的禁锢而不付诸行动,你就是自由地将自己置于地狱中。

  他补充说,他人是重要的,自我只能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甚至只有通过与他人发生黑格尔式的“主奴之争”才获得被承认的感觉。萨特想提出的警告只是:如果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恶化,自我过于依附于他人的评价,就会导致“他人即地狱”。

  就家庭对童年的影响而言,“他人”(家庭)的影响是重要的,“他人”比自我更重要,他人决定了自我;但是,从童年对个人的终身影响而言,自我比他人更重要,人的自我意识(童年)决定人的一生。人到中年之后,他不得不面对社会中的他人,不得不接受“社会化”的规训,但是,无论社会中的他人如何强势,个人依然只听从自己在童年已经形成的自我意识。

  萨特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