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自卑了整整10年?心理学《被讨厌的勇气》教你3招摆脱自卑

  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谈道:“我的自卑延续了整整10年,直到我从北大出来,做了新东方,有了钱,最后还能将自己颇有成就的同学拉来一起创业,才开始有了对自己的认可。”

  这一席话令我吃惊不已。谁能想到如今已是上市公司BOSS的俞敏洪曾有过如此深入骨髓的自卑。

  但或许,自卑,我们每个人都有。在我们讨厌自己时?在我们向他人投向羡慕的目光时?在我们想成为别人时?自卑,无处不在。

  自卑,往往是因为我们太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因而害怕自己跟不上别人的步伐,遭到鄙夷,甚至讨厌。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缺乏“被讨厌的勇气”的表现。

  这一概念源于《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以年轻人和一个精修阿德勒心理学多年的禅师的对话方式,简单明了地向我们展现了阿德勒思想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力量,也告诉我们即使有被讨厌的可能,我们也要向前迈进。

  也许,你还不太了解“阿德勒心理学”。但事实上,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心理学三大巨头之一。畅销书《人性的弱点》和《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阿德勒心理学,是十分经典的心理学思想。

  这本书会颠覆读者的一般认知,以全新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那些自卑引来的烦恼,不再让它们默默地埋葬自己的才华,阻挡自己前进的步伐。取而代之的是,以自信的面容笑对生活,不辜负多样生活给予的每一份精彩。

  那么,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看待自卑问题以及他所提供的丢弃自卑、重拾自信的解决方法吧。

  01 什么是自卑

  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如别人的表现。

  其中,有2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条件是,2个人:“自己”和“别人”。而对这2人进行比较的发起者是自己。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自卑是自己造成的。

  俞敏洪的自卑也是如此。

  在俞敏洪进入北大后,他发现,周围的同学不论是学习上,还是文艺上、体育上,甚至交女朋友上,样样都比自己强。这种比他人弱的想法是他自己有意识地观察别人,经过自己的思想加工,得出来的结论。

  但事实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自己吗?在意自己不如别人的,只有我们自己。

  再来说第二个条件:自卑是“比较”出来的。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是站在“竞争关系”去看待这一切。

  而这就造成了书中所说的结果,“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会把他人的幸福看作‘自己的失败’”。

  俞敏洪不断地比较,结果发现一个残酷的真相:身边的人即使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可能都比自己多。

  这对当时农村出身的他,是将自己处于一种难以打败对方的竞争关系中。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任何人都会越来越自卑。

  02 为什么会自卑

  那么,人为什么会自卑?为什么会产生自卑的2个前提条件?

  此时,人们往往会从原因入手分析,但“阿德勒心理学”却提出了一个大众很难想到的理论——“目的论”,即这一切的起源都来自于人心中的目的。

  “什么?目的论?”,有人可能会反驳道,“我是疯了吗?希望自己自卑?我是多么渴望成为一个自信的人。”

  但其实,乍一听如此荒谬的理论,却不无道理。

  俞敏洪曾说,自己在北大除了读书以外,一无是处。他想去竞选学生干部,但一想到80%的可能是失败,失败以后被人知道了,会丢面子,还不如不去竞选。

  他想谈恋爱,想去追女生,但又害怕这个女生可能会说,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是真出现这种状况,他觉得自己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所以,为了避免失败,俞敏洪干脆什么都不干。他深刻自卑的背后,是恐惧。

  也就是说,自卑的目的,是恐惧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此刻,从目的论出发,扭转局势的牌就在自己手中。当我们带着“被讨厌的勇气”主动做事时,对方什么态度就已经和我们无关了,想做的事也会因为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而变得更容易成功。

  03 如何面对自卑

  自卑感人人都有,关键在于我们怎么面对它,将它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力量。

  从《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我们可提炼3种方法,不再对自己的自卑束手无策。

  1、根治自卑的诞生:从竞争中解放出来。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而不是和别人比较。

  因为有竞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败了会难受,不败也会一直处于不安心、不想成为败者的状态,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把别人都看成假想敌。

  这会让人既做不到自我接纳,也无法充分做到他者信赖,所以就达不到最终的“获取贡献感和自我价值感”。

  2、选择积极面对:转换看事物的态度

  “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人们常说,同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所以,一件能让我们自卑的事,也一定能让我们发现它的好处。

  作者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个小故事:哲人曾苦恼自己的身高只有155厘米,总觉得自己只要再长高10厘米,一切就会不同,就会拥有更愉快的人生。

  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他的朋友时,朋友说:“长高干什么呢?你可有让人感觉轻松的本事啊!”

  是啊,不高有不高的优势,是那些高个子都望尘莫及的好处。如何看待自己并赋予怎样的生命价值,选择权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3、将目光放于正确时刻:活在当下

  过去和未来,都没有当下有意义。毕竟,前面二者都是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

  已经发生的事,怎么想也改变不了原本的样子;对于那些未发生的事,我们来得及做改变,但是,改变的决定权来自于当下。

  所以,像书中所说的那样:“用强烈的聚光灯照亮此时此刻,那就看不到其实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了。”

  不执念于过去,感受当下的幸福。总是期盼未来某一刻的幸福,其实,是一种对幸福的拖延与浪费。

  俞敏洪曾在《朗读者》上谈道:“一个人从自卑到自信,是一个绝对的180度的改变。”

  如果我们不喜欢现在自卑的自己,那么,改变是我们当下就可以开始做的事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