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里邬思道的原型到底是谁?

  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

  在作家二月河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一位智慧堪比诸葛亮的人物,那就是邬思道。

  他深谙帝王之术,每每料事如神,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第一,追缴户部欠款,他支持胤禛去做,最终得到康熙的信任和夸赞。第二,查太子案,他料定胤禛去了必不容于康熙,胤禛听之,果然如此。第三、他教给胤禛“不争是争”,最终使得康熙把大位传给了胤禛,也是对的。第四、康熙巡幸塞北,令诸皇子打猎,弘历居然能背出,康熙以前的狩猎的成果,令龙颜大悦。这也是邬思道的功劳。第五、举荐新太子,邬思道力劝胤禛推举废太子,也使得康熙对胤禛印象更好。第六、“毙鹰事件”后,胤禛自觉继位无望,是邬思道给他分析时局,令胤禛相信自己才是康熙的继承人。在小说和电视剧里,没了邬思道,胤禛简直就没有继位的头脑了。这自然是“智多近乎妖”了。所以这个角色是作者二月河虚构的,但是书上又确有其人,只不过历史上的邬思道从来就不是雍正的谋士,而只是田文镜的师爷。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邬思道的原型呢?

  还真有!

  历史上有邬思道这么个人,但雍正真正的谋士就是戴铎和雍正他自己。

  在康熙二废太子之后,胤禛自然也有了坚定地争夺皇位的野心,但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取胜,是非常难的。他的家奴戴铎就成了他夺位时一个重要的谋士。

  戴铎在胤禛迷茫之际献上了“戴铎十启”。他给胤禛一连写了10封力劝其夺取皇位的建议信,并献上了自己的一整套策略和方法。史上于是就有了“戴铎十启”。戴铎写道:“当此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奴才虽一言而死,亦可少报知遇于万一也。”

  戴铎给胤禛的策略主要是:

  一、以孝道侍奉康熙,同时和阿哥们交好

  二、韬光养晦,不争是争

  三、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

  四、多培养门人,比如戴铎,年羹尧等

  五、敬老尊贤,时间长了就会受人爱戴。

  六、各部各处的闲事,不必多于人说。

  七、不在乎蝇头小利

  这些观点,审慎分析了帝王心术和权谋,确实对胤禛帮助极大。胤禛也确实采用了,最终使得自己成功登基为雍正帝。

  但胤禛给他回信:“语言虽则金石,与我分中无用。我若有此心,断不如此行履也。况亦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图之举乎?至于君臣利害之关,终身荣辱之际,全不在此,无祸无福,至终保任。汝但为我放心,凡此等居心语言,切不可动,慎之,慎之。”

  真正的“邬思道”在作死的路上渐行渐远

  戴铎虽然给雍正制订了夺嫡策略,但戴铎结局很悲惨。因为他还是不够聪明。

  戴铎在福建由知府升为道员。因生活不习惯,想告病回京,就此请示胤禛,胤禛回信说:“为何说这告病没志气的话,将来位至督抚,方可扬眉吐气,若在人宇下,岂能如意乎?”一句话,戴铎不是一个意志坚定,能吃苦的人。

  而此后更是离谱。

  他在福建写信说:向道士替主子占卜以表忠心,甚至斗胆僭越,扬言要在台湾替胤禛招兵买马,为夺嫡失势之后留有退路。而且他还向李光地举荐胤禛为嗣君。

  胤禛看完这样的信简直是怒火中烧。这样的内容如果流传出去,必然会有谋反嫌疑,招致杀身大祸,还谈什么继承皇位。胤禛直接骂戴铎:“必遭天谴”。

  在这样的情况下,换成谁都不会再喜欢戴铎了。

  而在胤禛继位后,雍正实在受不了戴铎的愚蠢,所以他把戴铎放到年羹尧处当官。然而戴铎为了和年羹尧套近乎,竟然把自己和雍正的密信给年羹尧看。然后年羹尧又原封不动的呈报给了雍正。雍正自然是被气得不轻,所以找个借口,指责他为贪官,钻营取巧,蛊惑众听,最后直接处死。

  戴铎的结局说明了他的大聪明和小聪明,最终害了自己。小说中,邬思道为了保命,想出了一个半隐的方法,既保了命,又感动了雍正。而戴铎利欲熏心,做事不懂得瞻前顾后,而又不考虑帝王心术,所以他的结局是可以预料的。

  看来,智近乎妖的神人也只能存在于《三国演义》中了。

  参考文献:冯尔康《雍正传》、《清史稿》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米君说史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西沙区永兴岛和七连屿:12公里跨海大桥,未来的南海大都市

  老挝为什么不属于汉字文化圈?云南人说,隔着十万大山呢

  刘禅追封关羽为壮缪侯,这是赞许还是贬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