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不是等来的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张爱玲有句名言:“成名要趁早。”

  这也许与她的经历有关系,然而她最后的结局似乎也没有人想象的那么好。

  死于美国加州韦斯特伍德罗切斯特大道的公寓,被发现的时候已了一个星期,很是凄惨。

  她的心态似乎也符合了当前许多人。浮躁、焦虑不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患得患失,心得不到安宁。

  想做事又是沉不下心来,这边干干,那边瞧瞧,到头来只是岁月的蹉跎,生命的虚耗,一事无成。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孤立的,与天时、地利、人和有着密切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很多事情是急不得的,操之过急,往往是适得其反。

  最好的境界莫过于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很自然的一种状态。

  前贤多晚达,莫怕鬓霜侵。——方干

  左宗棠,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20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1852年(咸丰二年),当时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在郭嵩焘等人的劝勉下,41岁的左宗棠成为湖南巡抚张亮基的谋士。

  他“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建议大都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终于使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不下,撤围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

  苏洵,以文学著称,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

  苏洵年少时不好读书,到处游荡,直到18岁还不会断句和作诗文。“二十五岁始知读书”,还仗着聪明,不好好学,第一次应乡试举人,不幸落第。等他27岁时,才开始发愤读书,可惜科举不顺,就在家教苏轼和苏辙。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48岁的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受到欧阳修的重视和推荐,从此文名大盛。

  雄心壮志两峥嵘,谁谓权中年志不成。——欧阳修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他出身农家,秦朝时担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小吏,后来因释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不久,48岁的刘邦也集合三千子弟响应,并攻占沛县等地,自称沛公,此后,再用七八年时间,变身开国大帝。

  姜子牙,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被历代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神一般的人物。

  姜子牙祖上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但到他出生时家境已经败落。年轻时,姜子牙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卖酒。

  虽然贫寒,姜子牙志气不短 ,无论宰牛还是做生意,他始终刻苦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如此,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

  72岁时,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借机求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从此大展宏图。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王石说,他最佩服的人,是褚时健。

  他的人生才是大起大落。牛逼哄哄的企业家,一夕之间跌了下去,坐了牢。从监狱里出来,褚时健已经70多岁了。他决定重新创业。

  王石去云南看望他。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

  “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有人说老是什么?老就是,买香蕉都不敢买绿的。

  怕香蕉还没放熟,自己就挂了。

  褚时健完全不是。

  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75岁的他,在期待81岁时的成功。

  而那些说哎呀我都28了才开始学法语会不会晚了点?

  我都34了去学法律应该来不及了吧?

  你们好意思吗。

  老不过是你想偷懒、想逃避、想放弃的借口。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

  我曾经看过这么一段鸡汤:

  亨利福特40岁创办福特,宗庆后42岁创办娃哈哈,任正非44岁创办华为,山姆沃尔顿44岁创办沃尔玛,潘伯顿医生45岁配制可口可乐,陈泽民50岁辞职创办三全,哈兰山德士66岁创立肯德基,褚时健51岁任玉烟厂长74岁二次创业种褚橙...

  只要心怀梦想,有开始,就不晚!

  这些都是大器晚成的好例子,完全可以用来抚慰那些生活郁郁不得志的人们:希望在前方,哪怕是屌丝也会有逆袭的一天。

  大器真的晚成吗?

  大器们年轻的时候都在干嘛?

  其实,真正了不起的成功者都是具备与盛名相匹配的实力。

  很喜欢一句英文谚语:种树的最佳时间是25年前。仅次于它的最佳时间是现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