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立场不同,善恶也就不同

  文/何不欢

  2016年一部韩国丧尸片火遍全球,直到今天,这部影片的豆瓣评分还有8.3分,这个分数对于丧尸题材这种小众电影来说实属罕见。

  今天,陀螺仪就为大家深度探讨一下这部电影—《釜山行》。

  影片开头,防疫工人和养殖工作人员的对话似乎揭露了丧尸病毒的来源,接着马路中央那头被撞死的鹿死而复生,那翻白的眼睛为后面的灾难埋下伏笔。

  主人公石宇是个生活中近乎无情的人,为了送女儿去找妈妈,他乘上了这趟列车,开车前,一名遭受病毒感染的少女趁乘务员不注意跑进了车厢内,列车正常行驶的路上,已经变成丧尸的少女开始袭击乘客,被攻击的乘客也遭受感染变成丧尸,至此,一场有关人性的考验也就此展开。

  相信大家对这部影片非常熟悉,影片处处展现着导演的价值观,在导演的指导下,每个人的归宿都有着合理的解释角度,比如最坏的常务,他害死了很多人但是初衷也不过是想回家看妈妈;比如主人公石宇他生活中自私但是最后为了女儿的安全选择了自行了断。

  在导演的眼里,影片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坏人,而是被世俗所拖累的俗人。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电影里经典的几个场景,深度探讨一下吧。

  一、第15节车厢的幸存者拒绝为存活下来的男主们开门

  相信大家对这个片段记忆深刻,不少人为常务当时的强硬语气所谩骂,但是大家深思一下,厌恶15节车厢人们是因为我们站在了男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开门的问题。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第15节车厢的幸存者角度去看,蓝色乘务员和常务当时的反应,实际上是理性的抉择,在面对门外未知的幸存者安全情况下,保护好当前安全的15节车厢的全部人,不开门是更稳妥的选择。因为大家可以看到,被咬的人们所变异的时间是有所区别的,他们并不确定,门外的男主一行人是否没被感染。他们表面是冷血,实际上是理智。

  二、幸存者妹妹打开门导致全15节车厢幸存者感染

  很多人不理解妹妹的做法,虽然之前车厢人们很让人气愤,但是开门导致15节车厢全部人员丧命,不由得让人胆寒,但是仔细电影,我们就会发现在男主一行人闯进15节车厢时,给15节车厢外姐姐的镜头—她望着男主摇了摇头,最后看了一眼自己已经安全的妹妹,被丧尸包围。

  她为什么不进来?姐姐实际上从堵门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最后姐姐朝男主摇头实际上就是告诉他“你不要救我了,到了这个时候,你不要救了。”而除了这个意思外,实际上摇头还有一层深意,对这个世界的无奈。而这层深意,妹妹全部都懂了。

  在面对丧尸灾难的面前,丧尸不让活,没什么,大家一起努力活嘛,但是现在面临的已经不是说丧尸让不让人活,连同样是幸存者的人都不让你活,那实际上活下去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姐姐就是那个放弃活下去的人。

  而妹妹,血脉让她拥有对姐姐的同理心,让她对姐姐的怜悯化作一种对于15节车厢幸存者的恨意,大家可以看到,妹妹开门的时候脸上没有一丝害怕,这个时候妹妹已经不怕死了,她开门的“复仇”行为,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姐姐,更是为了对抗她所认为的恶,即开始乘客们的不开门行为,她希望这些她眼里的“恶人”可以恶有恶报。妹妹打开门的一瞬间,实际上也实现了自我的救赎。这个结局大概就是我们眼中所谓的因果报应。

  三、士兵对是否射杀女孩和孕妇而犹豫

  按照常理,军人应该无条件服从命令,但是那射杀命令下来之后,士兵的犹豫实际上就是人性的体现,因为无法确定隧道里的到底是幸存者还是丧尸,所以他偏向感性这一边选择等确定再进行射杀。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实际上还是体现了导演的价值观,善恶的较量只在人的一瞬间,孕妇所怀的孩子和女孩实际上是电影世界里所谓的希望,只要她们活着,就代表善良永远不会消失。

  人性从来不是好或者坏,不能很轻易得讲人的善恶,人性是复杂的,因为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对事件本身的理解也会不同,因此站在自己所在的立场上来做出相应的反应是人性所不能回避的一面,这是导演通过电影告诉的我们的有关人性的思考。

  看完这部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被其中有关人性的情节感动和震撼,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灾难片在世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就在19年的10月,釜山行第二部也顺利杀青,预计第二部《釜山行:半岛》将于2020年在韩国上映,大家一起期待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