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人不逊《八佰》,击毙170多个鬼子,完全可拍出震撼大片!

  《八佰》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改编,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大战”期间,第88师师长孙元良属下第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所部第一营的官兵“800壮士”实际上只有423名官兵,为掩护主力撤退,从10月27日开始的4天时间,凭靠银行仓库为坚实掩体,以阵亡9人伤20余人的代价,击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后来撤退进入租界,在“孤军营”保持顽强斗志。谢晋元被汪伪收买的4名士兵刺杀身亡,年仅36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这些士兵被俘后受尽折磨,有的至死。抗战胜利后,这些孤军老兵存活下来的只有110余人。

  “800壮士”的英雄事迹被谱成歌曲并多次在影视作品中展现。“800壮士”事迹虽然感人,但还有一群抗战英雄毫不逊色。那就是在刘老庄奋力战斗击毙170多、击伤200多鬼子的新四军82烈士。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在江苏省淮安市刘老庄乡的一场阻击战斗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刘老庄无高山丘陵,无森林沼泽,无高大建筑物遮挡,对敌实施的兵力武器装备不对称的作战,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取得了超常规的战果,打了一场超限战。

  他们毫无畏惧,明知战必死而战之,以寡敌众,拼杀竟日,一些战士火线入党。弹药不够了,他们就冒着枪林弹雨,爬出战壕去敌人尸体上捡;敌人冲上来了,他们就拼刺刀将敌人一次又一次逼回去;受伤不能起身作战了,他们就拉响手榴弹与周围的敌人同归于尽;到了突围无望的最后时刻,他们烧毁文件,拆毁机枪,跃出战壕,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有的才18岁。

  作为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他们顽强抗击日军一千多人10多次的进攻,击毙日军170多人、击伤200多人,阻击牵制日军10多个小时,成功地掩护了刘老庄老百姓的安全转移,并为新四军领导机关、主力部队及当地抗日民主政权的战略机动,赢得了时间。82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当地人民群众为第4连82位烈士举行公葬,修建了"新四军抗战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

  新四军第3师是由八路军南下部队8个团和新四军第6支队1个总队发展起来的。其中初期首战平型关的八路军第115师一部为基础编成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于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正式编入新四军序列的一支主力部队。它所辖的几个旅,都是具有光辉战斗历程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军部队。

  其中第7旅的前身为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当先锋,打头阵,屡建奇功,威名远扬。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战至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编为红军第四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的一至五次反"围剿",1933年6月编为红一军团。

  “刘老庄连”有着英勇善战的光荣传统。连长白思才16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初期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指导员李云鹏当过教员,曾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他们的带领下,第4连经受了刘老庄战斗最严峻的考验,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战后,新四军第3师命名第4连为"刘老庄连"。第7旅重新组建"刘老庄连",刘老庄人积极送子参军,抗击日冠。抗战胜利后,“刘老庄连”参加辽沈、平津战役后,强渡长江,转战华南。建国后,传承忠勇精神,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当地人民政府建国后在烈士殉难处建立了刘老庄烈士陵园,传承着英雄的故事!

  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对82位烈士作出了很高评价:“全连八十二人全部殉国的淮北刘老庄战斗……无一不是我军指战员的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在《新四军在华中》一文中指出:“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时任新四军第3师副师长的张爱平将军在八十二烈士的墓碑上题下“八二烈士,抗敌三千,以少胜多,美名万古传”的颂扬诗句。

  “刘老庄连”所属的第3师师长黄克诚为我军著名将领,战功卓著。而“八百壮士”的所属的国民党88师师长孙元良则是著名的逃跑将军,号称民国飞将军。死后有人送的挽联概其一生:“成功虽无把握,逃跑却有决心。还有人讽刺他:除了阎王,没人跑得过他”。两师师长天壤之别。

  刘老庄连以全连整建制的壮烈牺牲,给那些重弹共产党“游而不击”“就地坐大”的老调者以有力的驳斥,给那些诋毁、丑化、戏化抗日英雄者上了沉重的一课。82位英雄的事迹永载史册。

  2013年,82烈士的故事拍摄成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此片应加大宣传力度,并能拍出完胜《八佰》的英雄大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