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从人物、氛围、对白分析“大女人、小男人”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是一部科幻爱情电影,于2008年在日本上映,是“野蛮女友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导演郭在容用一种特有的记述模式,将日式爱情的纯真与韩式爱情的煽情,杂糅在一起;将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宅男大学生与机器人之前的爱情故事缓缓铺开。
宅在家中的次郎,没有什么女性人缘,在一次偶然中,邂逅了机器人女孩。机器人女孩在于次郎共同生活的这段时间,从最初的的笨拙到渐渐懂了人性,有了一些类似人类的情感。他们之间的爱意,一次次救了次郎,创造了奇迹,也超越了生物人与机器人的隔阂。
下面我将从从人物形象、氛围营造、对白台词分析“大女人、小男人”式爱情。
1、人物形象对比明显,承载着“大女人、小男人”的特色
东方电影在讲述爱情故事的时候,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叙述,将相遇—相识—相知—波折—结局这一套叙事流派记录的淋漓尽致。导演郭在容作为一名优秀的韩国导演,深谙此道。叙事温情,节奏缓慢,娓娓道来。《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中,通过男主与女主的第一次相遇,第二次相识(机器人部分),高潮与波折(相知、机器人部分),结局这一叙事逻辑。人物的形象塑造上细分较足,情感比较细腻。每一个形象都承载了“大女人、小男人”的特点。
男主次郎,在现代意义上可以被定性为暖男,为人正直善良,多愁善感,没有什么英雄气概,不太会打抱不平,面对着灾难,像一只无助的小白鼠一样,瑟瑟发抖。他更像是一个普通人,稍微有一点女性化的普通人。再加上一个呆萌的笑容,将次郎的形象一下从演员沉到了邻居家的二狗子。
电影中,男主次郎自开始就是一个寂寞的大学生,没什么人关心,在生日时候,需要给自己买一份礼物。证明他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个独孤,没有朋友的人。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相识机器人女友之后,希望她可以帮助自己改变几件当初让自己伤心的事情,哪怕冒着出现更大的危险的冲击。拯救了可能被枪击的自己;救了一个即将被汽车碾过的小女孩;像天使一般拯救足球训练营的孩子;解救绑架女孩。这些都是上一次次郎看到后,觉得特别懊悔的事情,委托这一任的机器人女友帮助去完成。足可见,次郎终究是一位心中温柔,充满善良的人。
郭在容在电影人物形象刻画的时候,有意识的将传统观念进行反转,营造出的女性形象不再软弱、乖巧、听话;更加不可能受男性的引导、指挥。作为《我的野蛮女友》的导演,《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传承其精髓,女性成了一个大女人,更加具有侵略性,带有着很强的攻击性和勇于担当的性格。
电影中,机器人的身份诞生就于那个来自未来的女孩有过,如果女孩是一个乖巧、听话、对于未知事物完全没有好奇心的姑娘,那么她就不会出现在2007年的日本与次郎相见了,更加不会有后面的机器人女友诞生与阻止多个时间的发生,也不会带着次郎回到曾经的故乡。由此可见,导演在设计女主形象的时候,十分注重她的独立性,甚至涵盖一点叛逆心理。
独立的女性还不够,还要再强。要把大女子主义在女性身上有很好的体现,甚至是保护男主,这样才能反衬出“大女人”的形象。
女子曾多次保护男主,男主上课睡觉,机器人女友单手接过老师丢过来的粉笔头,并提醒老师好好上课;男主因为睡过了,眼瞅迟到,机器人女友扛起男主飞奔进入教室;在大地震中,望着即将跌入深渊的男主,扯掉被压在巨石下面的身体,爬向男主。
这种典型的英雄性行为,发生在女主身上,将原本就很强势的影响营造的愈发高大。这是典型的颠覆男强女弱,把“大女人,小男人”的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
2、营造氛围贯穿纯情,推动着“大女人、小男人”的关系
袁行霈曾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本部电影的作者更是个中高手,很巧妙的使用了,夕阳、樱花、雨等元素,推动着剧情的发展,也推动了“大女人、小男人”的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曾经就有这样的场景,机器人女友提议回到原来的小乡村去看一看,这也是老年次郎所希望的那样。于是,整部电影用了整整5分钟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日本农村的生活片段.
黑夜之下,点点橘红色的灯光反映出一丝丝的暖意,说不出的惬意蔓延开来。奔跑的小狗、熙熙攘攘的人群,自己还未去世的母亲。而最后在一棵樱花树下,画面进入定格。樱花树下,拾起的那个小盒子,其实就是属于次郎的那份童真,当轻轻打开它的时候,也就是次郎回到了童年的状态。机器人女友看向次郎的目光,逐渐出现了一点母亲望向孩子的感觉。次郎在弥补自己的遗憾,寻找那些自己已经失去的记忆。机器人的身份也逐渐从引领者向陪同者转变,气氛和谐而融洽。
在之后的夕阳西下的场景,身为男性的次郎被机器人女友被在背上,缓缓前行。相较于女生,次郎的个子显得更加的小,肩膀也单薄一些。被夕阳一照,模糊了人物的具体形象,分倒是轮廓更像母子。
最为动人的一幕,也就是当地震发生,山崩地裂。黑夜加骤雨,满城的废墟,一种萧索之气,浩劫之感直冲脑门。大灾之下,次郎弱小的身影,一直未曾停留,找到了属于自己女友的半个身子,轻轻抚摸;雨水落下,与空气中的混合,也分不清是雨是泪。他紧紧的抱着女友,深情的说出了那句话,“我能感受到你的心跳。”那份爱意,在天灾之下,显得更加楚楚动人,彰显出作为男性的脆弱。无形中,让次郎的渺小的身躯,再渺小一点,更加的需要人去关爱。
郭在容曾说:“我拍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没有的,但在电影里,你可以感受到人和人之间那份几乎绝迹的纯真。”郭在容向往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交往,他在电影中塑造的爱情、友情美好纯真,人与人之间没有的陷害、仇恨、阴谋,也没有暴力血腥的一面。
在营造氛围的时候,或温馨,或惨烈,都紧紧推动着女性的形象逐步从“女超人”“女战士”这种单一身份向着“英雄”“妈妈”“有血有肉的人”可以具有多种特质的身份转变。每一个打的场景之后,次郎就多依赖她一点,不仅是物质,更多的是心灵。
3、对白台词由浅入深,拉动着“大女人、小男人”的关系
《赛博格宣言:20 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的女性主义》中指出:“高技术产业的兴起、福利国家的解体、‘家庭工作经济’的上升,使得以前占据霸权地位的白种男性变成了在失业问题面前甚至比女性还要脆弱的群体。”
电影中人物对白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二人关系的拉近,随着一次次的话语体系转变,能够感受到次郎的脆弱。第一次,次郎面对女友的离开,说了三次“路上保重”来表达不舍之情,而没有选择进一步的去挽留,这里面就把次郎的形象和女生的形象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女性更加主动一些,男性则相对被动。
在夕阳下的场景, 不仅背很温暖,你的心更暖!”,这是次郎急中生智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他对于女主的依赖,将讨好型人格的特点彰显无疑,将女主从生气的边缘来了回来,这也举证了其被动型。在地震之时, 次郎抱着女主,更是深情的说“我知道,你一直都没有离开过;我知道,你一直都在我身边;我知道,你不愿我一个人。”这个时候,次郎已经把自己的状态放到了很低的位置上。
《第二性》一书中曾言:“定义和区分女人的参照物是男人,而定义和区分男人的参照物却不是女人,因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而郭在容的电影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这也是满足了许多男性最无意识的渴望,女友既无所不能,又可以与自己相伴到老。故事之中虽然时间变换,但是所有的女主形象的个体都是一种气质,那就是探索与勇敢,这也就是大女子主义下,女性应该有的模样,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爱情的模样。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他的荒诞,在于抹去了世界本来的模样,让我们可以单纯的感受到,这才是爱情。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着这样的爱情,女方绝代佳人,男方国士无双。彼此相濡以沫,互敬互爱。
渴望得到其他人所能给予的保护,渴望在生活中,能够一个人帮自己料理好一切,弥补悔恨,实现梦想,无形中把男性群体无意识的渴望被保护欲激发起来。人生百年,得一两人心足矣。
在不断追寻找到自己爱情的途中,也许会有苦难,也许会有困难。只有心怀感恩,善待周围人,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