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给你打两颗星,你实至名归。

  电影《上海堡垒》,这部所谓的科幻爱情片,乍一听确实新鲜,但其实看过之后,无论是从科幻,还是从爱情来看,它都不合格,方方面面烂得出奇。

  

  为什么烂,既然说自己是科幻爱情片,那就从科幻和爱情两个角度来看好了。

  关于爱情。在电影《上海堡垒》的官博中,用得最多的一句文案便是那句令书迷印象深刻,魂牵梦绕的“好好睡,晚安。”在原著中这是一句很动人的话,《上海堡垒》这本书为什么感人,因为它讲了很多个好故事。

  之前提到过,书中结尾处江洋在想一个故事,他说他看过一部电视剧。解放前上海沦陷,男主人公拿着枪和金条来到机场,他把枪和金条都放在柜台上,说我要一张离开的机票。然后他把票送给了他心爱的又不属于他的女人,回头走了。

  故事背后的感情关系很常见,在美国,这是电影《卡萨布兰卡》,在法国,这是名著《双城记》,这也可以是茅德·冈与叶芝,是《上海堡垒》里,江南笔下的林澜和江洋。

  林澜可以在盛开着紫色大丽花的天空下和江洋谈论自己的父亲,自己心中最隐秘,难以触碰的情感。林澜也能接受杨建南的求婚,对江洋说以后不要再来找她了。林澜女神,谁都可以爱上她,她或许又谁也不爱。

  江洋第一次见到的林澜,那个在火锅店玻璃窗上画线条,一个人笑的林澜,江洋后来问她军队会不会限制自由,林澜对他说“自由是什么呢?真的自由,你就飞了,好像世界上只有一个点让你起飞,你飞到空气里,未必能找到路飞回来。完整的自由没有过。”那个时候的林澜,在小南门的银杏路上,哼着江洋不懂的歌,江洋说林澜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女人,他不懂她在想什么,又很想弄懂她。

  故事前面的发展只是一个平庸的暗恋,那些朦胧而暧昧的情绪,在任何的暗恋故事中都不少见。林澜最终答应杨建南的求婚,告诉江洋以后再也不要来找自己。江洋违抗军令,执行秘密任务前给林澜发短信,中途驾驶战机回头去找林澜。

  “上海人口真是多啊,1800万人。对不起,林澜,在这1800万人里我找不到你。”

  如果没有最后那条短信,这就是一个平平无奇、只是发生在科幻背景下、以悲剧收尾的暗恋故事。无论是江洋的暗恋失败还是林澜的死,都不是这个故事的动人之处。

  江南曾在其他书中提到过林澜,他说“我以为这个故事的悲剧并不在林澜死了,而是跨越11年,江洋隐约看见过去的林澜在对他诉说什么,却如同隔着群山万壑,听不见声音。”

  那条十二年九个月又六天前林澜发给他的短信,那条在中国移动的号台间空空荡荡地穿梭了这么多年,终于随着旧物的开启被接收到,有了归宿的短信,才是故事的点睛之处。

  “江洋,我不打给你了。明天下午13:45,做最后一班穿梭机走。机票在我储物箱里,密码是我的生日。我已经被安排任务,下午4:45,上海沉没。”

  “好好睡,晚安。”

  短信背后,或许是林澜自己也不懂的情绪,更别说江洋会懂。机票或许是她委屈自己,从喜欢她的上级那里拿到的,她把它留给了江洋。

  江洋一直想弄明白林澜,但就算是十二年后收到了这条短信,他也依然听不到林澜的声音,我也不明白。林澜可以和杨建南订婚,也可以把机票留给江洋。她一直都是在火锅店里一遍哈气一遍画线条,在小南门的银杏路上,哼着江洋不懂的歌的林澜。林澜对江洋到底是什么感情,故事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爱情,但又不单单只是关于爱情的理解。而无论什么理解,故事中的留白都非常重要。

  江洋和读者永远都会记住,那个虚无缥缈的,站在路灯下,哼着他听不懂的歌的林澜。

  这个故事被电影改成什么样子了呢?

  林澜和江洋是最简单直接的双向暗恋,江洋为什么喜欢林澜?因为填报表格那天林澜甩动的马尾吗?电影没有交代清楚。林澜为什么喜欢江洋?更是没有说清。通过电影,只知道这两个人就是彼此喜欢,要在特定的场景说着特定的台词。

  我不喜欢“一见钟情”这个词,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太多的国产影视自己懒得好好讲故事,认真呈现心理,就把男女主的情感起源统统归结为“一见钟情”。这种讲爱情的方式懒惰而泛于表面,不接受更难以理解。在电影《上海堡垒》中,江洋和林澜就是这样的爱情。

  删改了最后的短信,在彩蛋自作聪明地加入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林澜和江洋的爱情成了最烂俗的双向暗恋,两人都没有勇气开口。电影主题曲用《世界末日》是一个很好的决定,却配上俗气又尴尬的“如果只剩最后五分钟”来宣传,要是这样,倒不如用周杰伦另一首歌《世界未末日》更切题。加上演员之间的恋爱感并不强,《上海堡垒》,你把原著最精华的爱情片段改编得乱七八糟,这个故事怎么可能会打动人。

  关于科幻,特效没有很拖电影的后腿,但也绝没有像主创心中想的那样,为电影加太多分。电影中最引以为傲的特效大概是上海大炮和外星母舰。

  上海大炮升起那一段是电影最好的一个特效镜头,你说那是你努力六年的成果,我是相信的。但外星母舰未免太像从《独立日》拉来的,捕食者的造型和《洛洛历险记》的银铁兽简直一模一样,前面的模拟无人机训练和天才小队是《安德的游戏》的设定。

  我并没有像《流浪地球》那样,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中国人一直以来特有的情感与文化血脉。所以,《上海堡垒》,作为中国原创科幻,整体风格上,我没有看到你的用心之处,你并不合格。

  科幻除了特效,设定也是一塌糊涂。

  

  电影刚开始就直接简单交代了所有的大战背景,世界上其他城市陷落,只剩下上海。但此时只有一个类似地球表面的特效,各个城市只是一个点,给我的感觉就像PPT讲解,丝毫没有代入感。

  设定是数年后的上海,却看不出任何的科技感;

  在紧张的战备时期,上海遭遇母舰攻击时,市民的表现却像不知情一样;

  战争时期江洋作为士兵,住在小排屋;

  捕食者是机甲,一群士兵却还是拿着最简单的枪支,打了半天甚至捕食者身上一点儿弹痕都没有;

  最高指挥部建在地上,没有任何隐蔽工程;

  上海大炮这么关键的武器,只用杨建南一个人操控;

  毁了母舰的最终一炮那么厉害,作为直接射击目标的江洋却毫发无损;

  电影中并没有书中阿尔法星人挖的大坑,既然上海都陆沉了,那又是怎么重建的,填海造陆吗?面馆还一模一样,导演,你懂不懂陆沉是什么意思?

  电影中的科幻设定要吐槽的地方太多了。如果这些也是你六年努力弄出来的东西,那我只能说,团队要么得承认自己没有拍科幻电影的本事,技不如人;要么就干脆承认这就是以圈钱为目的拍的,也少拿中国科幻起步做借口。

  科幻爽片的魅力在于它的特效和配乐可以把你代入进故事中,让你随着故事发展而紧张、激动甚至流泪。但本片并没有,我和朋友从头到尾情绪起伏并不大,也始终无法投入情节中,因为电影留给观众感受的时间并不多,也不会用配乐技巧刺激观众肾上腺。每次外星母舰入侵,激烈的打斗之后就立马切换场景,这个片段气氛还没渲染好,就急匆匆地推动故事发展,推动着观众的情绪。

  

  特别是最后一段,灰鹰小队的其他人像上赶着牺牲一样,还来不及感动,鹿晗就喊出了那句“向我开炮”,甚至不到半分钟之后,就是五年后毫发无损的江洋和重建的和原来一模一样的上海。

  如果想快速推进故事发展,完全可以用细节表达一部分内容。比如《爱,死亡,机器人》中的几集,单拎出来都可以拍成两个小时的大片,但浓缩在15分钟的短片中故事也交代得清清楚楚,人物立体、关系不乱,(以苏联红军大战异兽那集为代表),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段音乐,都蕴含很多内容。但《上海堡垒》整部电影基本没有细节暗示,没有铺垫,更没有渲染,剧情毫无章法,一切都很仓促。

  标榜自己是科幻爱情片,却同时具备了三流的爱情故事,二流的科幻特效,和不入流的剧情,更别说驴唇不对马嘴的配音,说你是烂 片,凭什么觉得那是对你的偏见。

  对了,还有人物塑造。

  

  原著中我最爱的人物——邵将军,那个会哼着与他年龄不符的《super star》的人,在电影中只是一个性格扁平的称职军官,可他不该是这样的。

  他给江洋说过,一个人在世界上合适在一起的人有两万个,只要你遇到这两万个里的任何一个,也许都会发了疯

  一样爱上她。

  “有些人运气差,一辈子都碰不上一个,有些人运气更差,会碰上不止一个。”

  邵将军爱上了两个人,自己的妻子和那个像狐狸一样穿着黑色丝绒长裙弹钢琴的女人。他弄了四五年也没弄明白自己更喜欢哪一个。在上海陆沉之前,他把自己撤离的两张机票给了夫人和情人,两个人都以为会和他一起去兰州,可最终在飞机上见到的,是和自己一样不知情的对方。你无法去评判他对与错,因为就像他说的

  “碰上了就碰上了吧,喜欢一个人,没办法的事,军事法庭都挡不住。就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你喜欢谁没办法。”

  

  同样的,路依依,那个来自复旦大学,喜欢江洋的爽朗的美少女,会在飞机撤离前去买一条领带,阴差阳错被江洋救出后成为了一名明星,她会对着镜头毫不掩饰地说“我希望我的男朋友是飞行员。”

  杨建南,电影中完全是一个鲁莽冲动的人,可他也很细腻,他会认真地对林澜说“我爱你。”,会让很多人帮他录求婚视频,那个每个人在里面都说“林澜,嫁给杨建南吧”的视频。

  还有大猪、二猪、苏婉,他们本该是一个个鲜活而立体的角色,却被电影全部改为热血好青年。

  我不懂这个电影到底在讲什么,或者它想讲什么。无论是爱情还是科幻,它没有讲好任何一个故事。我只知道,我最爱的一本言情小说,《上海堡垒》,在未来很多年内,大家提起它只会说“哦,那部烂片啊。”

  《上海堡垒》,给你打两颗星,你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