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一次吃掉美军团级单位到底有多难?

  老周

  摘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一次战斗吃掉美军团级单位到底有多难?为什么整个战争中就只有唯一的一次,在长津湖战役的新兴里之战一举歼灭美军号称“北极熊团”的第31团?

  【接上篇《在长津湖战役中,被志愿军歼灭的美军“北极熊团”是支怎样的部队》】

  11月30日,志愿军27军81师师部及241团到达丰流里,原配属80师的242团随即归还81师建制。同时,94师也到达长津湖地区。27军立即调整部署,以241团接替239团在1250高地的防务,从94师抽出281团接替在赴战岭地区的243团部分防务,使243团能全力坚守大小汉岱里地区。在调整部署的同时,各部还进行了政治动员,并补充了一些弹药。

  当晚大雪纷飞,气温继续下降,志愿军冻伤人数大为增加,但仍于23时以4个团的兵力发起了猛攻,238团从东南、239团从南、240团从东北、241团从西(241团是接替239团在新兴里西南1250高地后再绕道新兴里西面及西北)同时开始突击,由于获得了一些弹药补充使志愿军此次攻击可以实施近45分钟的炮火准备,战至拂晓238团首先突入新兴里村内,接着其他各部也多处取得突破攻入纵深,与美军展开逐屋争夺。

  时任238团3营7连副连长的宋协生回忆:“我们连是军里的‘首攻昌城连’和‘常胜模范连’,出了两个华东一级人民英雄。打起仗来都当预备队,轻易不用,关键时候亮刀子。开始打新兴里两天,我连是预备队,在后面没上去。总攻那天营长(刘崇申)叫我上,向我交待任务,话没说完就睡着了,那个累啊!教导员马景和直接指挥我连,后面还有9连,友邻是240团3营,我们打头阵。连长带着1排当突击队负责突破,我带2排、3排向纵深发展。我们主要靠步枪和手榴弹,一间房一间房地打。开始鬼子还打照明弹,后来房子都点着了。部队冲锋猛啊,不注意隐蔽,也没法隐蔽,前面都是开阔地,后面是着了火的房子,只有往上冲。敌人的火力猛,前头机枪打得刮风似的,后头炮火封锁我们的增援部队。我们的伤亡大,就是冲上去也没法扩张战果了。国民党(军)的火力跟鬼子没法比,上头宣传美国是纸老虎,但我们一打,打出个活老虎,战斗力一点也不差。快天亮时,我负伤了,伤在腿上。是通信员把我背下去的。天冷啊,下不来就会冻死。我们的战士好啊,没吃没喝,又冷又饿,冲锋号一响,个个小老虎似的!天冷啊,挂了花都流不出多少血,冻的,抬不下来的就冻死了。(新兴里)村子里壕沟中时时见到我们的战士,端着枪,眼瞪着前方,一身的雪,一动不动,那都是冻死的,象塑像一样啊!”说到这里,老人非常激动,在老人记忆的定格里,冰雪将生命凝固,也将志愿军的无畏豪情留在了永恒。

  在纵深战斗中,初次与美军交手的241团还不知道美军火力的凶猛,2营、3营在公路沟附近以密集队形冲击,结果遭到美军猛烈火力拦阻,伤亡较大,7个连完全失去战斗力。由于通信不力,战地总指挥詹大南无法及时有效进行指挥协调,整个战场呈现出混战态势,而美军经连日激战,外援断绝,士气低落,在此前的战斗中发挥极大作用的自行高射炮车因为弹药不足只能进行单炮射击,导致火力锐减。美军在志愿军四面猛攻下,渐显不支。詹大南见战场形势有利,果断下令天亮后继续攻击务求全歼该敌!

  ——詹大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就在前两天的2020年11月21日刚刚去世,享年105岁。

  天亮后新兴里上空低云密布,所以美军飞机无法进行空中支援,见无空中威胁,志愿军士气大盛,攻击更为猛烈。直到9时许,才有1架海军的舰载机穿越云层到达新兴里上空,与地面取得联系,通报中午天气将会好转,届时将会有空中支援,费斯中校表示31团支队已很难再坚持下去,即将实施突围,请求天气好转后就立即派出最大架次飞机进行支援。

  12月1日10时许,费斯召集军官会议,各部都在为弹药即将告罄而叫苦连天,40毫米高射炮炮弹已经用尽,12.7毫米高射机枪和榴弹炮、迫击炮的弹药也都所剩无几,费斯中校于是决定等天气好转空中支援一到来就突围,下令所有车辆装载伤员,不能带走的补给和装备全部破坏,32团1营为前卫,57炮兵营和重迫击炮连打掉所有炮弹,然后破坏火炮,炮兵改成步兵保护车队,31团3营为后卫。

  11时天气开始好转,美军飞机陆续飞来提供空中支援,费斯随即指挥部队开始突围。12时45分,在将所有炮弹倾泻一空后,31团支队以惟一完好的M19自行高射炮车(另3辆均已在战斗中损毁)为前导,尽管该车弹药已经所剩无几了!另2辆自行高射机枪车编入车队,伤员分乘35辆2吨、3/4吨卡车和吉普车,其他人员全部步行,全力向下碣隅里突围。车队刚离开阵地就遭到志愿军顽强阻击,32团1营的航空火力前进管制小组(通常称为陆空联络组,下同)的艾迪沃顿·史坦福(Edward P. Stamford)上尉赶紧召唤空中支援,攻击机投下凝固汽油弹,将志愿军阵地化为一片火海,由于距离太近,最前面的美军也有10多人被殃及,一度引起混乱。在费斯竭力督促下才借着凝固汽油弹的攻击效果突破志愿军的阵地——美军突破的正是志愿军241团的阵地,241团虽奋力阻截,并给予美军以大量杀伤,但未能堵住美军的突围。在新兴里的志愿军238团、239团和240团肃清当面之敌后,纷纷转入向美军突围方向追击截击,公路上到处是混战。有一股美军企图步行从冰封的长津湖面上绕过志愿军的阻击,结果冰层轰然坍塌,尽数落入湖中冻溺而死。

  由于途中不断遭到攻击,所以美军 车队前进速度极其缓慢,平均每小时仅前进了1.6公里,甚至徒步的步兵都超过了车队。直到15时许才到达新兴里以南约3公里处的一座断桥(这是突围中所遇到的第一处断桥),车队整整花了2个小时才渡过河——是M19将卡车一一牵引过河。而经过这番折腾,M19和M16装甲车的燃料全部耗完,只得丢弃在路上。

  车队过断桥后继续向南,遭到了志愿军242团3营从1221高地射来的密集火力,不少驾驶员伤亡,好在车边的士兵一见驾驶员伤亡就马上跳进驾驶室接替。不久车队又遇到志愿军在1221高地东面大拐弯处布置的路障,车队一停下来就遭到了志愿军猛烈射击,很多士兵只好跳到路旁山沟里躲避横飞的子弹。有一队志愿军从东面山头冲向公路,史坦福赶紧召唤空中支援,应召而至的F4U“海盗”以猛烈的扫射阻止了志愿军的冲锋。费斯拼命激励士兵冲上1221高地,再从背后攻击封锁路障的志愿军阵地,此时整个部队几乎已经失去掌握,只有几个军官各自带领几群士兵毫无协同地冲上1221高地,高地上的志愿军已经撤走,美军遭到的最大麻烦不是志愿军的射击,倒是自己飞机的误击。冲上高地后,几乎失去指挥的美军有的就干脆从南面下山,只有300多人在费斯指挥下转向往北,从后面清除路障(费斯亲手处决了一名躲在汽车下面的韩国籍士兵才控制住部队),公路上的美军也在几名军官的督促下奋力攻击,两下夹击总算排除了路障,但费斯在战斗中被手榴弹炸成重伤,不久死在车上。费斯在战斗中表现可谓英勇,多次身先士卒带头冲锋,但是美军认为他赢得了英勇的名声却输掉了胜利,不过以他的表现还是无愧于被追授的国会勋章——费斯负伤后,已经因为在沿途战斗中军官和士官不断伤亡而逐渐失去控制的部队更是失去了最后的组织,31团支队的最后崩溃由此开始。路障被排除后,美军将一些损毁车辆推下公路,将重伤员塞进其余车里继续前进,此时整个部队已经全然没有前卫后卫,只有一些还能行走的轻伤员屏护着车队。不久车队又遇到了志愿军将之前被伏击的31团卫生连的车辆组成的路障,由于附近没有志愿军,所以美军迅速排除路障继续前进。

  19时30分到达1221高地以南第二座炸断的桥,车队只好寻路而逃,绕道向西经废弃铁轨的铁路桥,好在这里没有志愿军,才没受到阻挠。但是好景不长,这支只剩下最后不到20辆车的车队在后浦以北公路上再次被路障所阻,只有载着费斯的第一辆车强行冲过(后来终因燃料耗尽而丢弃在公路上),其余车辆全被截住,而志愿军主力也蜂拥而至,31团支队残部就此彻底崩溃,美军分成数股四散而逃,一路美军在后浦以北地区被242团1营迎头截住,经过一夜激战,至12月2日凌晨被尽数消灭。在整个突围过程中,美军出动20架次飞机进行空中支援,很多美军士兵认为如果没有史坦福的陆空联络,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死伤,在31团支队最后溃散后,史坦福捣毁对空电台,几经周折逃过志愿军的搜捕,回到下碣隅里。

  美军的航空火力前进控制组,通常被称为陆空联络组,每个联络组通常是1名军官和3、4名士兵组成,军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资深飞行员,士兵多是无线电操作和通信人员,直接随地面部队行动,担负着地面部队与近距对地支援攻击飞机之间的协调员角色,当地面部队要求支援飞机对某处目标进行攻击时,陆空联络员就根据目标情况和个人经验设定最佳攻击航线、角度再以无线电指引飞机进行攻击。如果攻击飞机的飞行员发现目标距离己方部队过近或无法确认地面目标时,会要求陆空联络员通知地面部队以某种方式表明位置,这时联络员就会通知地面部队发出和飞行员约定的特定识别信号,如陆空联络板、信号弹、有色烟雾手榴弹等,以表明身份或位置。

  志愿军方面认为在新兴里战斗中,志愿军战士反穿棉衣,白色的里子在雪地里成为最佳的迷彩,而且部队尽量与美军展开近战,加上还使用缴获的陆空联络板迷惑美军飞机,使美军空中优势难以发挥。实际上新兴里美军失去空中支援的原因是因为配属31团3营的陆空联络组成员在27日晚的战斗中全部伤亡,以至无人能与空中取得联系,要是陆空联络小组还在,即使丢失陆空联络板也能通过无线电或有色烟雾手榴弹等其他方法进行空地联络,而且每次地面部队使用陆空联络板、有色烟雾弹等都有所不同,以免被敌人模仿。当29日内洞峙的32团1营撤到新兴里后,配属1营的陆空联络小组(就是史坦福上尉)随1营到达新兴里后,新兴里的空地联络立即恢复,就说明了问题。

  据回到下碣隅里的美军回忆,当志愿军主力追上31团支队后,只对车队进行了攻击,将车上的一些轻伤员俘虏后便匆匆撤走,而没对周围进行仔细搜寻,使不少零散美军士兵得已沿长津湖边南逃,摆脱了志愿军的追击,逃入下碣隅里——从子夜开始就有突围官兵陆续到达下碣隅里,陆战1师派出向导到防线外迎接,带领他们通过雷区。前半夜多是成群结队,最多的一股达百余人,后半夜则多是零星人员。2日凌晨下碣隅里的陆战1师第1汽车运输营营长奥林·比尔(Olin L. Beall)中校见有些伤员都能自己回到下碣隅里,判断可能还会有人需要帮助,便独自驾驶1辆吉普车开出下碣隅里寻找失散人员,很快就发现很多零散人员,他马上返回下碣隅里组织一支由卡车、吉普车和雪橇组成的小型车队前去接应,比尔的这个接应队两天里一共救回了323人。被比尔中校救出的人里,二等兵埃德·里夫斯这样回忆被搭救时的感慨:“比尔中校,对我来说,你简直就是圣诞老人!”一直到12月5日,都不断有31团支队突围而出的零散官兵陆续到达下碣隅里。

  中午下碣隅里的美军31团团部人员听回来的人说可能后面还有一些有组织的部队,赶紧组织1个步兵连在坦克支援下前去接应,却遭到志愿军的顽强阻击,被迫返回。至此,新兴里、内洞峙地区的美军第7步兵师31团3营、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志愿军方面称在新兴里美军为步兵4个营,炮兵1个营),被27军基本歼灭。

  12月底当31团余部随陆战1师从兴南登船撤回釜山后,第7步兵师随即开始重建31团的工作,从其他团里抽调一些军官,再加上原31团伤愈归队的官兵,以及从美国本土调来的补充兵员,至1951年2月18日,31团重新回到第7步兵师的序列,重返战场——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第一批主攻的美军部队就是31团。有些资料或媒体说什么31团就此从美军作战序列中消失了,那就纯属胡说八道了。

  在长津湖的陆战1师和陆军第7师不同之处在于,陆战1师兵员全部是志愿兵,部队的骨干基本都是具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和士官,可以维持比较高的士气和战斗力。而第7师不但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上各步兵师中战斗力最弱的师,而且第31团支队是由多个单位临时拼凑而成,更缺乏有经验的军官和士官,遭到覆灭的厄运也在情理之中。

  31团团旗被239团3营营部通讯班长张积庆在打扫战场时捡到的,虽然其形状和图案很像旗帜,但却是以蓝布为底,与解放军常用红色布料做旗帜的习惯大不一样,所以他并未在意,只是把它当作包袱皮用了。后来3营营长毕庶阳看到后发现这是美军的团旗,就将其作为战利品上缴。现在这面团旗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而这面团旗的复制品则被收藏在河北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的军史馆里。

  此战,志愿军称共毙伤美军31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以下2807人,俘虏384人,击毁坦克7辆、汽车161辆,缴获坦克11辆、各型汽车199辆、105毫米榴弹炮16门、高射炮7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28门、迫击炮88门、90毫米火箭筒44具、60毫米火箭筒83具、重机枪61挺、轻机枪87挺、各种步枪2227支、手枪70支。可惜缴获的武器装备大都被美军空袭摧毁。

  新兴里之战志愿军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加上冻饿非战斗减员高达万人,在战斗中暴露了志愿军通信手段装备落后,后勤补给脆弱的弱点,例如在27日晚的战斗中,80师与各团的电话线路全部被炮火打断,导致通信指挥全部中断,战地总指挥詹大南就只能在指挥所里无奈地坐等,完全丧失了对部队的有效指挥!而后勤补给严重匮乏,士兵在冬季的高寒地区得不到粮食被服供应,因此出现大量冻饿减员,使部队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弹药补充也极不充分,尤其是炮弹供应不上,使志愿军在控制了四周高地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态势实施炮火压制与打击,大大增加了作战的困难。

  美军资料显示,在新兴里地区的31团支队共有3288人(其中包括编入美军的韩国人515人),突围到达下碣隅里(包括从后浦撤回的31团团部及坦克连325人)共约1600人,其中1150多名伤患由飞机后送,490名没有受伤的官兵(其中从新兴里突围的385人)整编成陆军暂编营跟随陆战1师一起从陆上撤退。也就是说,美军在新兴里实际损失(指纯损失,阵亡、失踪和被俘)约1700人,其中被俘约300人,阵亡、失踪约1400人。换言之,其损失兵力折合约为半个团(约占第7师31团完整建制编制人数3781人的45%),与志愿军所称歼灭美军1个建制团(甚至还有资料称为加强团)有一定距离,但该团伤亡人数约2900人,与志愿军公布的战果基本相符,同时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获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说31团是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但是必须看到,新兴里之战歼灭美军31团支队,存在很多特定因素,首先31团支队位置比较孤立,难以得到友邻支援与策应;其次对该团的攻击从11月27日晚发起战斗到12月1日凌晨整整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其他战斗中如果一两天不能解决战斗,被围美军就会在大量航空火力支援或友邻策应下突围);而且该团所在地区山高路狭,又逢寒冬时节对于机械化部队机动极其不利。

  还有一下这里原因:

  通信不畅,31团支队始终未能与陆战1师甚至直属上级第7步兵师建立直接有效的通信联系,即使在31团支队内部通信联系也不通畅,后浦和新兴里两地就没有直接通信联系,在内洞峙突围时32团1营就因通信不畅而导致突围行动延误了半个多小时。无线电台由于严寒电池能量消耗快以及山区地形对无线电信号的阻隔影响固然是通信中断的客观原因,但是第7师在此紧急情况下应派出联络官到下碣隅里与陆战1师沟通,尽管巴尔师长30日曾先后到达下碣隅里和新兴里却不知为何没有指派联络官进行这项重要工作。

  补给断绝,美军虽然在战斗中进行了空投补给,但实际收到数量很少,而且在战斗中被证明最具价值的M19自行高射炮车的40毫米炮弹和燃料始终没有获得(通信不畅是主要原因,所以居然出现40毫米炮弹被误投到后浦的错误),在突围行动中惟一的1辆还能开动的M19尽管弹药所剩无几(到了第一座断桥处就完全用完),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将卡车一一拖过小河,最后因为燃料耗尽而被放弃,如果能得到弹药和燃料,这辆M19完全可能带领车队冲过志愿军的防线,至少可以大大缩短被志愿军火力压制而浪费的时间。

  指挥不力,首先突围前没要求进行空中侦察,不然完全可以事先掌握突围道路上的路障和桥梁破坏情况,预先做好应对准备,避免临时应对的被动。其次31团支队突围后下碣隅里却没能派出部队进行支援或接应,从最后还有很多士兵能回到下碣隅里和比尔中校的救援来看,出动一支规模并不大的部队就很可能接应出更多的士兵。再有费斯缺乏实战指挥经验,突围计划很不周密,不仅没有备用方案,连中途的阶段性目标(如无法在天黑前到达下碣隅里在哪里建立阵地过夜)都没有确定,部队一旦开始行动,特别是遇到阻力后就陷入了无法掌握的困境。而费斯选择的突围时间也很成问题,上午10时决定突围,12时45分开始突围,要想在天黑前(当地日落时间为17时)走完约20公里,以当时部队状况和战场情形根本是不可能的。部队由于连日苦战,军官和士官伤亡很大,逐渐丧失了对部队的切实掌握,如担任侧卫和后卫的部队,在第一座断桥处就没有控制附近要点进行掩护,使车队遭到很大伤亡。这样部队失去掌握,全靠个人为生存而苦苦支撑,突围计划又不周密,最后失败就不可避免。

  所以,31团支队被歼,是美军众多不利因素全部汇总到了一起,在以后的战争中再无这样集中如此之多的不利条件,因此志愿军也就再无歼灭美军团级建制部队的战例。新兴里之战也就成了唯一歼灭美军团级单位的战例,可见,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敌我双方的差距是如此悬殊,志愿军即便占有较大的兵力优势,以及战术态势上的有利条件,要想吃掉美军完整的一个团,都是极其困难的。

  当白雪覆盖了碧血,当岁月吹散了硝烟,反思这场在基本生存都不容易的冰雪严寒与荒山野岭中的惨烈撕杀,笔者以为没有负者,无论志愿军九兵团还是美军陆战1师,都是为了于自己的理想与责任,真正体现了军人的风采,对于曾在长津湖的冰天血地里战斗过的每一人,都是英雄!

  在长津沪战役七十周年之际,特刊发本文,向曾经在长津湖冰雪荒野上浴血奋战的志愿军致敬!

  【全篇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