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版《花木兰》太燃了,真实的花木兰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01
刘亦菲版《花木兰》首支预告片终于公开了。虽然有很多争议的地方,比如有人说妆太丑了,人物生活背景不对,但不得不说,1分多钟的预告片真的很燃。
看得我都想落泪了。
花木兰的故事被演绎过无数次,慢慢地,我们已经不记得她最初的样子,但是没关系啊,演绎得越多,她越不会被忘记。故事真真假假都无所谓,反正她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
只要想到在一千多年前,已经有一个姑娘上阵杀敌,并成为英雄,就会觉得很自豪,心里充满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来自榜样的力量。
我特意翻看了《木兰辞》,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读出了喜庆的味道,又喜庆又燃。之前看赵薇版的花木兰,是一个很苦情的结局,木兰爱上的是当朝太子,太子却只能娶和亲的公主,所以,哪怕木兰荣归故里,背影依然孤独得让人想哭。
当时难过了好久,现在想来,终究是导演落了俗套,非要给这样一个人安排一段爱而不得的感情。对于花木兰来说,感情根本不是人生主旋律好吧。
花木兰的人生主旋律是战斗,不仅是为民族战斗,也为自己战斗。
02
首先来说说代父从军这件事儿,因为父亲年迈,又没有成年的儿子,木兰心疼父亲,所以要代父从军。
逻辑没问题,可是细想一下,如果花木兰不是从小舞刀弄枪,怎么可能想得出这个主意?
就算她头脑发热,把打仗这件事看得太简单,父母也一定会阻止她,这不是去送死吗?
但是她最终说服了父母,并且很快置办了行头。这说明花木兰行动力很强,而且武功底子不错,所以父母才放心。不然,父亲肯定宁愿自己去,也不会让女儿去。他同意女儿去,就说明女儿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父亲了。
花木兰等于用实力说服了父母,在关键时刻接住了大任。
我觉得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你想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就需要在平时练好基本功。
木兰作为女孩子,却喜欢舞刀弄枪,估计也没少被父母劝,肯定也会有人说:你一个女孩子,学这些干嘛,还是学习怎么做一个好妻子吧。
但是木兰还是学了,说明她内心很强大,从来不在乎别人说什么,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去做。
如果她不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就不会那么强硬地要求代父从军。这个阻碍实在太大了,首先父母反对,其次还有其他人的风言风语。
一个人的性格其实是一以贯之的,就是说,如果你之前很懦弱,不太可能一下子变得很坚持,如果你之前一直承受不了压力,也不太可能一下子抗压能力变强。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内心强大,不畏惧别人看法的人,就要在每一件小事上练习。想学写作就去学,不怕别人说你痴心妄想,想晚婚就晚婚,不怕别人说你变态,想买一件东西就买,不怕别人说你眼光不行。
如果搞不定小事,关键时刻,你就派不上用场。
就像在职场里,你平时工作都做不好,忽然有一个领导职位空缺,老板也不会考虑你。在家庭里,平时你什么都不干,忽然有重要的事,父母也不敢交给你。
03
除了内心强大,花木兰其实能力也很突出。
和男人一起打仗,作为女性,本来体力上就不占优势,但她出征多年,却能毫发无损地回来,并且被记功,就说明她比身边大多数人都强。
如果她能力不行,估计就没有花木兰的故事了。代父从军再燃,没有突出的成绩,顶多也就是二十四孝故事。
《木兰辞》里,对从军的苦一笔代过,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底有多苦,特别是她作为女人,混在男人堆里,还有诸多不便。
我觉得她将中国女性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不是发挥在家庭里,而是发挥在战场上。
在家里吃苦耐劳一辈子,可能连一点尊重都得不到,说不定还有人觉得在养你。但在战场上吃苦耐劳几年,不但能被记功,还能成为女英雄。
花木兰能被记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做了大多数女人不敢做的事,并且做好了。这也告诉我们,你不必过所有人都过的生活,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前提是,你得拼尽全力把它做好。
做得好是英雄,做不好就是笑话。
这也注定了,跟别人不一样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不能承受这种压力,还是早点随大流比较好。
04
我喜欢原版里花木兰的结局。
荣归故里后,她拒绝接受奖赏,而是兴高采烈地回家,继续织布。
估计,最后也会结婚生子。
转了一大圈,最后还是要结婚生子,肯定有人觉得多此一举,但一个人经历过繁华后选择平淡,和无可奈何选择平淡,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花木兰其实是捍卫了自己的选择权。
就像大多数人都会结婚,但自己想结婚,跟别人逼着你结婚,是完全不一样的。
刘亦菲版的预告片里,父母为木兰张罗相亲,并且跟她说,这门亲事对他们家族来说是最好的安排,木兰却说:我会为家族赢得荣耀!
她做到了。
很多事情,不依靠男人,也一样可以做到,说不定还做得更好。
花木兰用实际行动给女性做了榜样,你想要的一切,都可以自己去争取。你要有能力,要有强大的内心,这样,才能得偿所愿。
所以,看完花木兰的故事,我们除了激动,除了燃,更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修炼自己的内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