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隐秘的角落》只有三个坏小孩?其实原著里还藏着一个!

  图源:《隐秘的角落》剧照,侵删看完《隐秘的角落》,很多人会将剧情概括为,三个坏小孩的故事。

  这样说也没错,在电视剧版本中,就是讲述了三个小孩意外发现反派张东升杀人,于是利用意外得到的证据,敲诈勒索而展开的故事。

  但如果看过原著《坏小孩》的读者,就会发现,这里头还描述了第四位坏小孩。

  那就是朱朝阳的同班同学叶驰敏。

  1 设计陷害

  看了电视剧,我们都知道,朱朝阳虽然成绩优越,但因为个子矮小,父母离异,性情孤僻,在学校里不仅没有朋友,还时常遭受欺凌。

  电视剧中没有具体展现朱朝阳如何被欺凌这些具象事实,但小说里提到了。而这个带头欺凌朱朝阳的正是同班同学叶驰敏。

  叶驰敏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在成绩方面,她永远落在朱朝阳的后头。于是,朱朝阳成了叶驰敏的眼中钉、肉中刺。

  然而,叶驰敏对打压朱朝阳的好胜心,并不仅仅表现在成绩上。她并不是在学习上发愤图强,企图超越朱朝阳,而是在日常中处处和朱朝阳作对,甚至是故意诋毁、冤枉他。

  这不,某天叶驰敏带了一部相机到学校来,然而自己摔坏了。转头,她就告到了老师那里去,说是朱朝阳摔坏了她的相机。

  朱朝阳被叫到老师办公室,被老师狠狠批评了一顿。更可气的是,任朱朝阳怎么解释,老师就是不听。无奈,他只能吃哑巴亏。

  等朱朝阳去找叶驰敏理论的时候,叶驰敏正在洗茶杯。叶驰敏当然是知道朱朝阳的来意的,她不仅没有任何悔意,还满脸傲慢的模样。

  突然间,她大哭起来,紧接着,又往自己头上泼水。再接着,只见她跑向了远处的老师,对着老师嗷嗷大哭诉苦。

  试想一下,要是自己面对着这样一个心机叵测的女生。她处处与你作对,老是设计陷害你、诬陷你。当你试图向周边人解释清楚的时候,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相信。你会不会恨得牙痒痒?我想,多数人都会的。

  虽然叶驰敏的“坏”说不上是违法,但她的坏就是会让当事人恨得牙痒痒。作为读者来说,她的“坏”显然更接地气。

  相比《隐秘的角落》电视剧中所呈现的三个坏小孩的形象,朱朝阳、普普、严良对张东升的敲诈勒索,威胁杀人是违法犯罪的行为,而叶驰敏是因为嫉妒心作祟,在屡屡踩踏道德底线。她的行径,更接近我们普通人生活的日常。

  真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会有嫉妒、眼红他人的心理,而顺势做出一些不那么道德的事,但因为嫉妒、缺钱、义气、恨意等等,而做出违法犯罪的人,确实太少太少。

  2 坏小孩是如何练成的?

  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叶驰敏的“坏”会让身临其境的人,恨得牙痒痒。但深究她“坏”的根源,或许会对她生出或多或少的同情来。

  书中讲到,叶驰敏顶着一头短发。那是被父亲剪的。

  青春期的哪个女孩不奢望长长的、飘逸的头发呢?但在叶驰敏父亲那里,这是不允许的。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想,叶驰敏的父亲应该是个传说中的“虎爸”吧。

  没错,但可能会比想象中的更可怕一些。叶驰敏的父亲当过兵,对女儿的家教很严。他不仅要求女儿剃短发,按照他的要求做形象管理,还动不动就打女儿,以至于同学们经常看到,叶驰敏耳朵红红的,脸红红的,眼睛肿肿的就来上学。

  而叶驰敏之所以处处和朱朝阳作对,原因是他的成绩永远在她前头。不管叶驰敏怎么努力,她就是赶不上朱朝阳。

  她为什么就那么在意成绩?事实上,她本人是不那么看中的。反而,她还很不认可朱朝阳只会死读书的做法。

  但是,叶驰敏爸爸在意啊,明明叶驰敏的成绩单已经非常漂亮了,但他永远看不到她的好。

  他时常拿叶驰敏和朱朝阳做比较。每次拿着试卷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总是会问朱朝阳考了多少分。再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打和骂。

  除此之外,他还会时常将工作中的怨气,在家时的不顺心,统统发泄到叶驰敏的身上。

  日积月累地,父亲的严要求没有激励到女儿学业进步,反而加深了叶驰敏对朱朝阳的恨意。于是,便有了叶驰敏处处针对朱朝阳,设计陷害朱朝阳的一幕幕。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打骂是家长们最常用且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方式,可它也是最没效、最具破坏性的一种。

  就像叶驰敏的爸爸,试图用打骂的方式,来刺激女儿学业更进一步。不曾想,却让她在心里埋下了嫉妒、怨恨的小种子。

  大人们都曾是小孩,但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却忘了,小时候的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鼓励教育。

  正在阅读文章的你,如何已经身为人父母,不妨换位想一想,如果是从前的你,你的父母正在以你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教育你,你的心理感受如何?

  换位思考,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3 写在最后

  近年来,很多人都在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将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

  也许我们的原生家庭不够完美,父母教育方式不够完美。但我们每个人都在一步步学习成长着,我们从书本、课堂获得知识,不断优化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小时候,心智还不成熟的我们,就像一块柔软的泥巴,可以任由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将我们捏造成他们喜欢的样子。尽管,这个成品的造型,我们本人不够喜欢。

  但随着我们个人的成长,心智越发成熟,我们有了正确的判断能力。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很多人会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个人是不太认可这句话的。我始终认为,当我们保有对事物正确判断的能力,保有对世界的热爱,尽管童年不够幸福,我们今后的人生照样可以发光发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