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實踐

  2014年,世界城市日首屆全球主場活動在上海啟動,今年又再次回到上海。

  世界城市日由“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會主題孕育而來,是聯合國設立的首個以城市為主題的國際日,也是首個由中國政府發起,並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支持的國際日。8年來,上海高度重視城市日工作,要求依托城市日平台,“做出更大影響力,體現更多上海元素和上海聲音”。這期間,上海的城市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斷提升的市民幸福感是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城市日總主題的最好詮釋。

  金秋時節,黃浦江畔的世博浦西園區城市最佳實踐區風景怡人。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由老工業基地改建而成的展館,匯聚了全球城市為提高生活質量而進行的各種創新和示范實踐案例。世博會后,上海案例館、倫敦案例館、漢堡案例館等具有生態價值的世博場館得到完整保留,15公頃的園區,成為周邊居民茶余飯后休憩游玩的“家門口公園”、國內外知名企業匯聚的投資熱土。“建筑可閱讀,街區宜漫步,城市有溫度”的暢想,已悄然實現。

  放眼對岸,浦東后灘區域世博會原址可謂開發的“黃金地段”,但它卻未被用於商業開發。在這裡,總規模約200萬平方米的世博文化公園逐步向公眾開放。公園包含世博花園、申園等七大主題園區,綠地佔比超80%。建成后,它將成為上海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開放式公園,踐行了“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的理念。

  近年來,上海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全力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美好家園。上海下大力氣推進城鄉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完善。中心城區越江通道形成“4橋15隧”布局,上海天文館、上海圖書館東館、上海浦東足球場等一大批科技文化體育設施相繼建成。同時,民生領域的改變也呼應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上海中心城區成片舊改工作提前收官,為這項持續30年的民生工作畫上了圓滿句號。目前,上海正在提速推進“兩舊一村”改造,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黃浦江沿線45公裡、蘇州河兩岸42公裡岸線貫通開放,昔日的“工業鏽帶”正在變成“生活秀帶”“發展繡帶”。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累計完成2756台,解決了一批老年人的出行難題﹔架空線入地、歷史建筑保護修繕等工作讓武康大樓等一批老建筑舊貌換新顏。同時,建設籌措保障性租賃住房,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階段性住房困難,努力讓這座城市的奮斗者住得更加放心、安心和舒心。“道路+”的宜人街區、“生活圈+”的便捷服務、“公園+”的多彩天地……上海下足繡花功夫,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一網通辦”讓數據多跑路,“一網統管”讓城市更加智慧,上海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提速增效。

  據介紹,上海的探索和實踐,是中國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個縮影。上海將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全力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譜寫新時代人民城市新篇章,著力創造更美好的城市、更幸福的生活。

  據悉,在本次世界城市日期間,上海的探索和實踐也以案例和專欄的形式被收錄到了2022年版《上海手冊》中。同時,活動期間還推出了“新時代上海‘人民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叢書的兩本書《綠水青山的城市實踐—綠色建筑卷》與《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  再難也要想辦法解決—舊區改造卷》,全面反映上海30年舊區改造歷程和城市綠色建設的實踐成果。此外,作為世界城市日的新成果,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已於2022年3月30日由聯合國人居署正式宣布設立。該獎項是以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旨在表彰世界范圍內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突出進展的優秀城市。明年,首屆“上海獎”將揭開面紗。“上海獎”的設立將有助於推動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更好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全球發展倡議。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03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