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棣的私心和大义

  这个世界太复杂,人也太复杂。太过复杂的人和太过复杂的人产生交集,建立了复杂的N次方的社会关系。从这种关系中衍生出文化,文化再反作用于这种关系,从此历史既有迹可循又乱成一锅粥。

  说不清楚,人的欲望对于历史进步是怎样的作用,但不得不说,是欲望成就了世间最真挚的英雄和最卑劣的狗熊。不管是英雄还是狗熊,因为一丝情意便真诚了,真挚了。

  当年削藩的时候,朱棣不服。

  首先,这是我老子的事业,我自然有继承的权利。第二,这是我的地盘,你收缴我的势力,这是瞧不起我的能耐。

  

  难道朱棣不赞成削藩这件事?不,他很赞成。但是处于藩王的角度来说,这事儿伤害了他的利益,他不得不为自己谋算。当然这个不得不是出于他心中的欲望。

  朱棣扯了大旗子,跑到了南京。从此,他便是皇帝了。这个时候,他的立场变了,他是皇帝了。那下面那些藩王就是蟑螂了,就是老鼠了,是暗搓搓的蚕食他江山的敌人。好家伙,继续削藩!

  

  削藩好啊,中央集权更加稳固,地方势力被进一步削弱,还能维持这个国家的稳定。那你朱棣当年怎么不同意削藩呢?

  说到底是立场不同,追求不同。只是这立场是个人的立场,这追求是个人的追求。等他当了皇帝才晓得世间大义的追求,才晓得国家大义的追求。你说他错了吗,没有。千百年来,上下五千年来,华夏大地上的人都是这么干的。

  当年黄帝大败蚩尤,两人也没顾忌父子关系不是。只,这世间的劳苦大众,这些争破衣遮身、争篓食果腹、争陋室遮风避雨的劳苦大众不禁想要问一问,我们不争权势为何不放我们一条生路?

  

  朱棣将国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从此有了北京紫禁城,一代又一代的皇帝,一朝又一朝的皇帝,扩大了宫殿,权利在这里成为所有斗争的奖品。

  当然,迁都北京是一件很正确的事情。南方的水太过柔情,南方的女子太过温暖,不能叫柔情蜜意卸了男人的钢刀,不能叫吴侬软语解了帝国的盔甲。

  尽管此时北地还是蛮荒之地,但是越苦难的地方越磨难人,从草原来受尽折磨的战士比富贵窝子里的士兵们更难办。不得不防啊。

  这便是天子守国门的由来。

  

  朱棣也是个不错的皇帝,是个相当不错的皇帝。

  迁都北京,修建山海关,这位皇帝五次亲征蒙古,保帝国北疆安宁。不仅北上,他还能南下,直到占领安南。安南便是如今的越南。今日,这些跳蚤小国使劲蹦跶,那是因为我帝国铁骑不屑出利刃。

  国土疆域虽大,但是没有朱棣不重视的地方。南海也在他的规划之中,对新疆实行政教合一,这都是十分尊重现实情况的举措。疏通大运河的是朱棣,派郑和下南洋的也是朱棣。结合我们今日的局面来看,异曲同工之妙啊。

  

  第五次亲征蒙古回国的路上,这位帝王病逝。这位眼光超前,抱负远大的帝王甚至没有死在紫禁城。

  时人评之,“再造之功,同于开创。”

  有时候不禁想,权势这个东西不是毫无益处,只能说弊端更多。人的私欲是谋取权势,人的大义却是权势成就。

  争夺权势就是争夺历史正统,可掌权者却有可能是历史反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