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脊梁》第五集播出,看中国钢铁人用钢魂铁志铸就不朽传奇

  

  【联合制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参与单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要会员企业

  【具体组织】

  中国冶金报社

  锻造中国钢铁力量,讲述中国钢铁故事。

  六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于11月29日晚上起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  

  12月3日19点45分播出的第五集《钢魂铁志》,讲述中国钢铁人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信念,铸就一个又一个不朽传奇。

  第五集《钢魂铁志》故事集锦

  短短几十年,中国完成了人类钢铁工业史上从未有过的跨越。

  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浇筑起这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石。

  一段段炙热的奋斗,锻造出奋发意志,也淬炼着管理的智慧。

  汇聚每个人的光和热,才能熔铸坚实的工业脊梁!

  鞍钢:影响深远的“鞍钢宪法”

  

  

  近距离观察中国钢铁工业,看到的不仅是工厂与矿山,还有很多动人的管理智慧和价值信念。它们是工业化带给中国最宝贵的财富和基因。

  鞍山,共和国钢铁之都,这里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起点。70多年过去了,有一个名字,仍然被这里的人们牵挂。那就是孟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在孟泰的带动下,大家通过技术革新,解决了鞍钢恢复生产后遇到的许多技术难题。

  鞍钢为新中国建设奉献出源源不断的钢材,也在为中国钢铁锻造工业管理的先进模式和经验。这些经验与方法,被当时的人们称作“鞍钢宪法”——尊重每一个人的创新力,最大程度发挥每个人的智慧,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凝神聚气。

  “鞍钢宪法”的伟大创造,对鞍钢、对全中国的工业企业,乃至对全球企业的管理思想,仍产生着深远影响。

  自上世纪50年代起,鞍钢向包钢、武钢、攀钢等十多家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输送人才12.5万名。“鞍钢宪法”的精髓和基因,跟随着这些鞍钢人的脚步,深深注入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脉搏里。

  攀钢:把劣势变成优势,十万建设大军建钢城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展开了人类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大迁徙。

  一批鞍钢人来到沉寂千年的金沙江古渡口,在新中国钢铁工业建设的版图上,继续复制火热的奋斗模式。他们将为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声巨响,响彻西南大地,拉开了鞍钢援建攀钢的序幕。

  面积仅2.5平方公里的弄弄坪上,曾云集了10万建设大军。攀枝花建厂之难,世界罕见。矿车爬过80米高的山坡上山,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转身的空间了。攀钢的建设者就在这80米高的山坡上做起了文章。在坡下挖了一个洞,让矿车自反转倾倒矿石,然后原路退回。80米的高差本来是弄弄坪的局限,但是攀钢的设计者们创造性地把劣势变成了优势,攀钢成功建成!

  每一位钢铁人的报国初心、强国夙愿,都定格在中国钢铁工业的相册里。这里有着太多的智慧迸发,有着数不尽的高光精彩,有着直抵心底的荡气回肠。

  水钢:隐秘于大山深处,用生命建成的钢厂

  

  

  六盘水的水钢厂区,已经在高山密林中,隐秘了半个多世纪。

  上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国家安全受到挑战,兵工生产急需生铁。因为这里的矿石含锰元素高,能够增加炸弹的爆炸威力。于是,由鞍钢包建水城钢铁厂的国家战略就此拉开帷幕。

  为了能把物资运进大山深处,30万铁道兵、筑路工,凭借简陋的工具,打通了连接外界的生命线。一名曾经的铁道兵向海清回忆,39个年轻战友长眠在那片土地上。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备战需要,建设者把烟囱做成了爬山烟囱,让87.5米长,3.5米宽的大烟囱斜卧在密林中,不让人发现。从科学角度看,它远不如竖立的烟囱排放烟尘快,但它符合隐蔽的要求,是建设者们最智慧的创造。

  从1970年产出第一炉铁水到今天,水钢为国家贡献的钢材已经累计超过了6000万吨。重温这段岁月,这些钢铁人表示:“钢铁报国,无怨无悔!”

  河钢邯钢:人人肩上有指标的“邯钢经验”

  

  

  上世纪90年代,火爆的钢铁市场急转直下,与此同时,燃料、原材料等价格却突涨。双重夹击下,邯钢生产的28种钢材有90%出现亏损。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当时大多数国企仍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思维中。汹涌而来的市场大潮,令它们手足无措。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重重迷雾中,邯钢被倒逼出来的办法,点亮了灯塔。他们研究出来一个办法,模拟市场成本倒推。当时2.8万名职工,人人肩上有指标。

  邯钢扭亏为盈,也给更多的企业带来启示,它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了几十年的大型国有企业,第一次明白了该怎样向管理要效益,大胆拥抱市场的风浪。

  把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细,让每一个人汇聚成最稳固的力量,这是中国钢铁工业最鲜亮的底色。

  陕钢龙钢:75小时砌完一座120吨转炉的奋斗最强音

  

  

  转炉,所有钢厂的心脏。炉内最高温度超过1600摄氏度,因此炉前工也是钢厂里最热、最苦、最累的岗位。

  陕钢集团龙门钢铁的炼钢厂,要在75小时内完成一座120吨转炉的砌炉任务,这是从未有过的挑战。接受这项任务的,是薛小永带领的班组。作为全国劳模,薛小永在炉前工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26年。

  砌炉用的耐火砖,最重的达450斤,一座120吨转炉需要1万多块。密闭的空间、厚厚的工作服,一个班组一干就是6小时。经过薛小永他们24小时轮番上阵,转炉的内壁一天天迅速“长高”,最终,砌炉如期完工。

  此时此刻,只有喜庆的爆竹声才能释放内心的喜悦,每一滴汗水里,都奏响了奋斗的音符。

  太钢:“手撕钢”0.015毫米世界纪录的创造者

  

  

  “手撕钢”厚度只有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作为一种高端不锈钢,它是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高精尖领域的宠儿。能生产这种钢的国家,全世界不超过三个。

  如今,太钢“手撕钢”团队要再次挑战极限,将钢材厚度从0.02毫米降到0.015毫米。

  运行的钢材出现打卷或断裂,是研发团队时常面对的两大难题。自2016年以来,他们已经经历了620个技术难题、700多次失败的试验。任何一次创新,都是敢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经过调整设备、改善技术,2020年8月16日,厚度0.015毫米的“手撕钢”终于成功下线,一个新的世界纪录诞生!

  这背后激励他们的,是太钢前辈——“当代愚公”李双良的精神。

  改革开放初期,年产量突破百万吨的太钢因无处排渣,生产受到严重制约。退休职工李双良带领一批人,自己开动脑筋、自己制造设备、自己寻找市场,硬是将堆积半个世纪的渣山变成了花园。不仅没要国家一分钱,还创收一个多亿。

  用世界上最薄的“手撕钢”做成李双良的画像,是对前辈最好的致敬。

  今天,中国已经占据世界钢铁业的半壁江山。

  拔地而起的起点,是艰苦创业的奉献,是改革年代的进取,是风浪袭来时的奋勇,是走出低谷时的跋涉。

  但无论行走多远,无论经历怎样的市场变革,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力量,就是用奋斗精神和管理智慧,唤起每个人的热情,激发每个人的意志。

  钢铁的坚韧来自原子间的连接,钢铁工业的强大来自创造力的聚合。

  这是钢铁工业的现代启示,这是中国工业的基因和底气!

  看不过瘾,想看全片?贴心奉上回看链接(请扫描央视财经频道网站二维码回看本周五19:45《钢铁脊梁-5》)

  

  第五集《钢魂铁志》反响热烈

  “汗水与美好交融,钢铁与梦想共舞,每一个奋斗者都值得骄傲!”

  “几代钢铁人的付出,值得拥有掌声和鲜花!”

  “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必须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扎根一线,奋勇拼搏,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奋斗终身。”

  ……

  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钢铁故事、一帧帧精心拍摄的珍贵画面。至柔,至刚,至强,这就是中国钢铁,这就是中国钢铁人!大家纷纷表示,《钢铁脊梁》极大地鼓舞了钢铁人的士气,吹响了钢铁人奋进新时代的号角!

  

  攀钢钒提钒炼钢厂职工范洪璋家观看纪录片

  

  攀钢冶材厂职工杨波家观看纪录片

  

  首钢水钢公司组织观看纪录片

  

  首钢水钢原总工程师黄震泽一家观看纪录片

  

  太钢保卫部组织观看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