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七郎

  凤鸣岐山,乃有封神榜;盛唐开启,才筑凌烟阁。扶桑一叶,多少风流过眼,剑啸东京,青史永记英雄。

  什么是英雄?陆游曾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果,这里的“流”指的是当下无处不在、无往不利的流量的话,那在这两周的东京,流量的汹涌才是它真正的本色。

  这样的流量,不需要策划包装,因为他们的策划包装已经在经年累月、日复一日的苦练中完成;也不需要刷数据,因为他们刷过的是人世间最枯燥乏味的数据;更不需要买热搜,因为他们的汗水和泪水自带沸点。

  这样的流量,曾经流过这个“圈”那个“圈”,追过这个星那个星,曾经在飞舞的键盘上引得群魔乱舞,在芜杂的平台上搅动乾坤。但在这个如火的盛夏,它才遇见了真命英雄。

  其实,中国人的奥运记忆是复杂的。有过刘长春单刀赴会,万里关山的悲壮,亦有过许海峰枪响金落,睡狮初醒的激昂;有过兵败汉城的迷茫和彷徨,也有过荣耀北京的自信和豪迈。

  有关中国人的奥运故事,也几乎凝聚了这世间所有的磨难和美好。但磨难并非只是为了吹尽黄沙始到金,美好也不仅仅是从金牌到金牌的延续。

  不得不承认,在那些追逐奥运英雄的岁月里,我们曾经对金牌有过过于直白的渴望,这种渴望曾经让我们对金牌锱铢必较,对失败万难容忍。所以,33年前,当体操王子李宁因为在汉城的失手而黯然退役时,他曾经被视为“罪人”。甚至,如李宁般的负罪曾经成为了众多奥运健儿无法承受之重。

  不过,在37年的漫漫征途中,我们也在逐渐丰富着英雄的含义,挣脱了唯金牌论的束缚。所以,13年前,李宁依然成为了点燃北京奥运圣火的人。

  历史对于李宁的选择,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也是中国体育对成败论的不断修正,对英雄含义的勇敢溯源。

  所以,从洛杉矶到东京,奥运金牌的中国故事不仅仅是越来越多,更是越来越丰满。

  它既是清华学子百步穿杨的文武双全,也是农家小妹为母出征的改天换命;它既有跳水池畔、乒乓桌上、举重台前梦之队的荣耀不朽,也有剑道上、田径场上巾帼们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壮志凌云。

  它是捍卫,亦是坚守,它是突破,亦是跨越。

  从唯金牌论英雄到但披征衣即是豪杰,中国英雄的故事也正在拥有更多的内涵。

  苏炳添无比羡慕的奖牌,其实已经挂在了他胸前;而吴靖钰、黄雪娟和刘虹的故事也在告诉我们:金牌是信念,但绝不该是信仰。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部名叫《沙鸥》的体育电影,其中一个情节,是身为女排队员女主角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银牌之后,感到无比痛苦,在归途中将银牌抛进大海。女主角当时的道白是:“人没有目标就无法活下去,我要的是金牌,不是银牌。”

  中国女排在东京什么也没有得到,甚至创下征战奥运会以来的最差战绩。但她们依然得到掌声和祝福。

  我们将迎来金牌更多的时代,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迎来英雄更多的时代。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七郎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