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75岁的可怜老头,当康熙知道其真实身份,吓的连夜将其处死

  每每朝代更替,民间、皇室,都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为了夺权,战争必不可少,为了这,民间往往会血流成河,累累白骨集成城墙,天下方会安定。而造反者也不会放过前朝的后代,他们为了名声,明面上说会善待前朝遗孤,可实际上为了斩草除根,新的掌权者一般不会留一点后患。

  这也不能就说有多么残忍,毕竟国破家亡之仇深似汪洋,如果新的掌权者处理不好,就会给自己的江山留些无穷后患。

  当年,明皇室势力衰微,前有满清虎视眈眈,后有草莽李自成率民起义,眼瞧着明朝就要亡了。而此时的皇帝崇祯帝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受到朝政的影响,要知道,他前前后后一共有七十七个子女,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他的第五个儿子,朱慈焕。

  说起来,朱慈焕此人很是可怜。如果明朝没有灭亡,那他就算当不了皇帝,当个闲散亲王还是可以的,毕竟衣食无忧,身份尊贵啊。可是,京城被攻破之后,他被迫装扮成乞丐出逃,从高贵的皇室子孙变成了逃犯,境遇可谓天差地别,要是心理素质差一点的,以身殉国也说不定。

  就这样,朱慈焕一路乞讨,虽然温饱不济,但是好歹没有饿死,就这样,他乞讨到了一户乡绅家中。这户人家姓王,有点见识,看这乞丐虽然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是谈吐不凡,且周身的气质不似寻常人,于是多问了几句,没想到竟然得知这乞丐是前朝皇室后裔!这户人家心里打着小算盘,觉得一旦明朝复国,那自己家就功不可没啊!于是,这家人想着美事儿,就将他留了下来,好吃好喝的待着,希望有一天能让他们家人飞黄腾达。

  好吃好喝的养了朱慈焕许久,李自成和八旗子弟打得欢,可是明朝复辟却没有了一点希望,再加上当时做主留下他的王乡绅已经去世,其他人左思量,右思量,觉得留着此人非但没有荣华富贵的可能,反而有可能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于是,他们本着不得罪人的前提,让朱慈焕离开了。

  这位前朝的皇子又一次流落江湖,为求生计,他在江南地区当了和尚。虽然成了和尚,但是他并没有常伴青灯古佛,而是在一位当地乡绅的劝说下还了俗,甚至还娶了那人的小女儿。所谓“成家立业”。既已成家,他就打算守着一份小家业,安安稳稳过日子了,毕竟此时清朝的统治已经稳固,就算他有什么想法,也很难实现了。人有了家,心也就安定下来了,所以我想,如果没有后面的小插曲的话,他也就安安稳稳的做个富家翁了。

  可是,康熙上位了。这位皇帝为了展示自己的风度,对外宣称要找几个明朝后裔为前朝皇室守陵,也许朱慈焕想要去吧,也许是觉得时过境迁,他的身份已经算不得什么了,他也就没有对自己前朝皇室后裔的身份再做多余隐瞒。说来也是,距离明朝灭亡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皇帝都换了好几个了,谁还在乎前朝后裔啊!

  可是,朱慈焕太单纯了。如果他是一个简单的明朝宗亲的话,那么他有可能一朝再得富贵,安安稳稳的给皇室守陵,但是他是崇祯帝的亲儿子,如果他要起兵造反那可是名正言顺啊!皇帝心里能不提防吗?

  而就在此时,民间出现了一股反清复明的势力,而他们,打的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焕的旗号。这可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降啊,朱慈焕都要冤死了,如今他已年过古稀,哪里还有力气谋反啊,要是有这个心,年少力强时不就行动了吗?

  可是皇帝不会听他解释的,在得知了他就是朱三太子后,皇帝立刻命人前去捉拿,把他带回了皇宫审问,而其他人呢?当时他家中还“有一妻二子三女一媳”,闻听官兵来捕,气势汹汹,知道大事不好,除了一个儿子没在家外,其他六个人“皆投缳,六命俱尽”。也许是觉得没有活的希望了,自己解决更痛快吧。

  被逮到皇宫的朱慈焕同样难逃一死,面对让自己国破家亡的仇人的后代,他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老老实实的交代了自己的身份。而皇帝却没有遵照自己的承诺,放他去守陵,而是在问明身份后将他连夜处死了(康熙发下谕旨:“朱三即王士元,著凌迟处死。伊子……俱着立斩。”),此时的朱慈焕已经是一个七十五岁手无寸铁的可怜老人。

  其实康熙心里未必不清楚他是冤枉的,毕竟一个古稀老人没有任何能力再去谋划反清复明的大业,只是,为了斩草除根,他选择了宁杀错不放过罢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