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先进集体房山疾控:冬奥经验的社会运用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4月19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冬奥会期间,房山区预防疾病控制中心抽调12人,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方面作出了贡献,完成了公共卫生管理、城市应急管理等多项冬奥保障工作。

  

  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于海柱。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最难的一次疫情防控工作

  于海柱是房山区预防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在延庆冬奥村中,负责医疗防疫的整体工作,包括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防疫两方面工作。

  在延庆冬奥村内,于海柱需要做好外国运动员和随队官员中阳性病例、密接人员的调查处理、每日运动员的就诊情况、运动员日常受伤应急处理等工作。于海柱带领着两百余人的团队,他告诉记者:“此次的闭环工作,算得上是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一次疫情防控工作。”

  

  于海柱在延庆冬奥村工作?。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闭环工作,相比东京奥运会来说,要求更细致、更周到一些,因为这个大闭环内涉及所有涉奥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国外的相关人员,我们分区、分点、分流线,把每一个角落全部落实到位。”于海柱回忆,延庆冬奥村里的每一个防疫点位都被他走了个遍。

  在冬奥村,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于海柱说,自己算是比较晚进入到冬奥村工作的,时间紧任务重,面对主管整个冬奥村医疗防疫工作方面的压力,他丝毫不敢松懈。于海柱说:“每天从境外入境的国外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出现阳性病例的人确实不少,为了保障闭环内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我们及时处理,做好阳性病例处理的同时,也要做好咱们工作人员的保护工作。”

  与不同国家的人员对接和沟通,是进行防疫工作的难点之一。于海柱告诉记者,他和公共卫生团队,每天都需要了解和更新每个国家代表团每一位人员的健康信息,这就需要与每一个团队的人进行沟通。“语言是我们开展工作的一大难题,阿拉伯语、希腊语等小语种国家,有时候沟通就会出现问题。”于海柱说,“后来,有更多语言志愿者一起协调,我们在交流上也多花费一些时间,让工作顺畅进行。”在沟通防疫工作上,于海柱和团队伙伴们工位上的电话几乎是不断的。

  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北京冬奥组委总结表彰大会上,于海柱获得了先进个人的称号,他说:“这次在冬奥的防控措施,也能运用在社会层面,我认为这是这次冬奥整体防控工作为我们带来的最大财富。”

  24小时随时待命

  去年12月,来自房山疾控中心的王雪琪,被调派到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公共卫生处,主要负责涉奥人员的健康信息登记、日常监测、疫情处置等工作。王雪琪说:“我们需要做的是完成涉奥人员入境后的核酸信息通报和汇总工作。”

  

  来自房山疾控中心的王雪琪。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在石景山首钢园,王雪琪呆了一百多天,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核酸信息和构建数据库。一个小组共10名成员,他们单日审核的人数,最高要达到6537人次。“我们工作最难的地方在于数据的填报与核实,人数太多,很容易出现纰漏,特别是出现突发的时候,比如某个入境人员的核酸出现阳性结果,需要我们随时待命。”王雪琪说。

  “可以说,我们几乎没有睡过一天好觉。”王雪琪所在的队伍,需要24小时监测入境人员的航班情况,审核入境人员的健康信息,几乎没有好好休息的时候。“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这场盛会,我觉得很光荣,在我未来的工作中,也能用上冬奥经验。”

  移动实验室时刻准备着

  除了冬奥赛区,城市医疗保障队伍中,也有房山疾控中心的身影。崔冉在房山疾控中心主要负责卫生应急处置,在这次冬奥会中,她参加了城市医疗保障,配合公安和部队在相关人员入场赛区前进行安检,处置突发情况。

  

  房山疾控中心的崔冉。 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虽然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常规的安检工作,但是没有突发情况发生就是最好的情况。”崔冉说,她和团队队员们会被分配到不同的安检岗位,进行八小时的值班工作,“主要是巡视和排查周围的情况,精神需要高度集中。”

  崔冉说,工作车上配备了专业设备,相当于一个移动实验室。崔冉介绍,一旦发生特殊情况,这辆医疗车就会被派上用场,来应对任何出现的医疗问题。

  

  崔冉和团队合影。受访者供图

  目前,房山疾控中心选调参与冬奥工作的人员已经全部回归岗位,带着冬奥经验,继续投身到房山区公共卫生安全的建设中,于海柱说:“冬奥期间工作人员零感染、没有形成扩散,房山疾控在冬奥期间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我有信心,有了冬奥期间的学习和锻炼,建设房山公共卫生安全的力量将越来越强。”

  新京报记者 陈璐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