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如乐

  乐山

  如乐

  10月23日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乐山,如乐。

  乐山,古称嘉州,嘉为善也、美也。美好的寓意赋予了乐山灵性,作为佛教名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的家乡,乐山与世无争、独立人间,一草一树、一丘一壑,都有着独特的禅意。

  乐山,乐佛

  乐山,以山得名。它是四川一隅的小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聚凌云山麓,江岸两边叠山苍翠,百树毓秀。而就在岷江东岸茫茫山川间,坐落着我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精美的雕刻艺术至今仍令世人震撼。唐玄宗开元初年,出茅凌云山的海通和尚见此地水势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遂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永镇风涛。而后历经三代工匠,历时90载竣工。一千多年过去,乐山大佛阅尽人间春色,经历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

  乐山大佛带给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历史,都是华夏民族佛教信仰的极致、灵魂所在,凝结着华夏民族至上的荣光。乐山大佛的雕刻艺术,宛如波斯的织毯,柬埔寨的浮雕,欧洲大教堂的窗花,带着让人无法忘怀的律动,直至永恒。

  乐山,乐山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金庸笔下的峨眉山,是座女人山,云鬘凝翠,鬒黛遥妆,不管这里是否曾有周芷若或灭绝师太,这座修长美艳如峨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的山川,始终令人向往。

  对于崇尚佛学的中国人来说,寺庙无疑是寄托佛学精神的重要建筑,位于峨眉山顶的报国寺、伏虎寺均采用坐北朝南的建筑方向,当黎明的曙光从遥远的天际亮起,五座尖塔在微亮的天际线形成鲜明的剪影。看日出的人很多,每个人都面向东方,天地寂静无声,像是等待天神的降临。

  伴随着旭日东升,峨眉山顶的十方普贤菩萨沉静地映在三江之水中,水上荡起波光粼粼,一轮血红色的太阳从万佛顶最高处升起,浩大的金光宣告生命的苏醒,峨眉佛光让世界顶礼膜拜。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等佛学胜迹,更让乐山流于时间之外,永世辉煌。峨眉山就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出日落,花开花落生死起灭之间,等待一场盛大的领悟。

  乐山,乐文化

  先贤谓,居山水间为上。千百年来,乐山历经兴尽悲来、盈虚有数、命运毁灭与复生,但如果世间还有一种力量不被忘却,那就是文明。乐山自古崇文尚墨,历代的文人雅士流连于乐山,吴中名士如郭沫若、陆游、岑参,无一不对乐山吟诵传世之作。

  “峨嵋月入平羌水,叹息吾行俄至此。谪仙一去五百年,至今醉魂呼不起。”这是宋人陆游笔下的仙境乐山,郭沫若的第一首诗作《村居即景》也如诗如画的描写了乐山层层叠嶂、茫茫雾霭、江水为青衣、青衣犹江水的婀娜风景。

  乐山的文明让世人惊赞,乐山之美是人类最高思想的体现,是一种文化蔓延。他带着宗教、文学、雕刻、历史,让全世界为他停止呼吸、忘记时间。

  如若说,成都、泸州、绵阳,是热闹和喧嚣的天府之国,乐山就更像是世外的少年,置身于乐山的巷陌,一半明净,一半安静,只留下尘世里的人间烟火,乐山的美,只有一个人走走停停,慢慢欣赏,才能发现其中的韵味,很多东西都在消逝,城市里已经寻不见踪迹,只有在这水乡黛瓦白墙之间,短暂的逃离樊笼之束缚。

  乐山,如乐,春风春雨后,流水到天涯。

  出品:《观城者》-中国城市报

  作者:王诗文

  插图:来自网络

  编辑:郭禹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