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千里奔袭伊拉克,萨达姆核弹梦碎“巴比伦”

  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后,中东阿拉伯国家企图从地图上抹掉以色列的信心完全丧失,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便成了阿拉伯国家成功反击以色列的最后希望。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伊拉克总统萨拉姆率先走在了中东诸国的前列,70年代他利用和法国的友好关系,开始悄悄发展核武器,这一切都让天生危机感的以色列人如坐针毡、必欲除之而后快。

  以色列先是让外交家摩西·达扬访问法国,希望说服法国人放弃与伊拉克的合作,但法国表示:伊拉克已经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且已保证将核能用在解决民用方面为由而拒绝了以色列的提议。政治斡旋失败后,以色列只能使用军事手断解决威胁。毕竟跟阿拉伯人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以色列人心理明白“炸弹是他们能听懂的唯一语言”。

  1975年,法国开始与伊拉克合作,计划四年之内建成一套完善的核反应堆。时间紧迫,以色列开始争分夺秒的筹划军事行动。这次袭击伊拉克核反应堆,以军战斗机要穿过约旦领空,如果被约旦雷达提前预警,则以色列空军空袭的突然性就大大丧失。因此以色列人决定走出一个南辕北辙的路线,先向南飞行避开以约边境的大批雷达,尔后再紧贴约旦和沙特边境飞行,尽量让势若仇火的阿拉伯人无法对以军动向做出清晰的判断。

  以军的这次空袭代号为“巴比伦”行动,其长途奔袭距离达2000公里,使用美制的F-16和F-15执行此次任务,炸弹采用MK.84普通炸弹,它能低空投放、避免受到任何电子干扰。原本美国的F-16是要出口到伊朗,结果伊朗政变之后,双方由昔日的亲密变成敌对关系,这批F-16也就转手给了以色列,这让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更加锦上添花。

  偷袭的战机有了,下一步就是搞到伊拉克核设施的情报。由于伊朗与美国关系恶化,而作为”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伊拉克自然与美国开始进入了蜜月时期,此时以色列想毁掉伊拉克核设施的想法也就被美国人反对。既然公开寻求帮助被拒绝,摩萨德就只能通过地下关系从美国中情局手中搞到伊拉克核反应堆的绝密资料。根据这些图片资料,以色列人在奈格夫沙漠中仿建了一个与伊拉克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完全相同的同比例模型。然后,以空军选拔20多名一流飞行员进行反复操练,使得这些飞行员的投弹命中率达到百分之百。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以军的空袭行动也就箭在弦上。

  1981年以色列已明确得知,伊拉克将于国庆日正式启用由法国人援建的核应堆。6月17日,巴比伦行动正式展开,14架参与行动的飞行均涂成约旦空军黑白灰3色外表来迷惑对手。下午4点,以色列8架F16战机和6架F15战机从西奈半岛空军基地起飞,它们向南而后再沿约沙边境向东飞行。在远程飞行途中,为了躲过敌对国家沿途部署的密集雷达网,以空军战机高度甚至下降到60米,而14架以军战机则在空中完成一种巧妙的飞行编队,使得机群在雷达的显示看起来好像一架客机一样,如此以来,阿拉伯人完全被蒙在鼓里。

  在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飞行后,以军机群于17点35分抵达伊拉克核设施目标上空,在在F-15的策应下,拉兹中校首先将飞机拉高至1980米的高度进行35度角的俯冲投弹,接着其它的F-16战斗机以5秒钟的间隔,在1100米高度上进行分批次投弹。整个投弹过程只有短短45秒钟,却让伊拉克历时6年、投资巨大的核设施便化为一片废墟。投弹结束后,以色列机群迅速朝向阳方向爬升12000米高度逃离,伊拉克防空导弹基本未作出任何反应。

  轰炸过后,伊拉克“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的心脏部位——生产铀-235的重水堆机房完全被毁,安放巨型计算机的中央控制室墙倒屋塌,萨达姆梦想进入核俱乐部的愿望只差一步却最终梦断。为了避免影响和法国人的关系,以军的空袭选择了周末,但不巧的是还有一名勤奋的法国专家在值班中被炸死。

  虽然核设施被人暗算,但伊拉克人仍不死心,他们询问法国人是否可以恢复建设,法国人对此表示了悲观的论调。纵然伊拉克不缺充足的资金来重新启动核项目,但心灰意冷的法国人却再也没有返回伊拉克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