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面临多个对手,怎么合纵连横?

  本文为如何以弱胜强?~从我玩三国志用的谋略说起 (二)系列的第三篇。

  注意:本文(本系列文章)主要作用不是游戏攻略!

  这个系列的文章,主要是借助《三国志九》(和部分三国志七)这个游戏,讲解一些现实生活中,以弱胜强的谋略和战略,没有玩过这款游戏,也基本上不影响阅读。

  前面大致介绍了一些以弱胜强的基本的“旁门左道”,比如说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包括暂时的战略性放弃一些城池,“大平台”反应的缓慢的特点),闪电战而非种田流,不断滚雪球...;还有分析了武将属性差异的具体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拿到一堆“歪瓜裂枣”并不意味着完全没得打,可以用兵力补足差距(优秀的和歪瓜裂枣最多也就差两三倍)

  然后这个游戏既然叫战略游戏,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整个地图上的大战略,运用得当

  就能事半功倍,反之则会事倍功半。这部分内容很难,很烧脑,喜欢看不动脑文章的可以退出去了。

  一

  三国志九这个游戏就是模拟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历史场景,所以一张地图上,(除了极个别剧本),少说也有三五个势力,多则十几个,可以说绝对是“大乱斗”,而玩家是选取其中一个势力进行操作。

  这么多势力互相争斗,除非你的势力的实力超过其他所有势力的总和,他们一起来打你也无所谓,否则其他势力之间的动态,会影响你的发展。

  所以,如果战略方向选择(先打谁后打谁,谁是目前的盟友,谁是目前的敌人)和外j关系处理的不好,很容易被围殴。而如果处理的好,就可以“借刀sha人”,坐山观虎斗,在自己实力并不是很强的情况下,看着其他几家互相消耗,然后自己坐收渔利。

  那么怎么选择战略方向呢?简单的,比如说先抢占空白城池,先捏“软柿子”,这个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如果情况比较复杂,尤其是不同原则互相冲突时,很多人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比如说前面的文章我提到过两个常见原则:“远交近攻”和“抑强扶弱”,但是如果近的很弱,远的很强,该怎么办呢?或者虽然近的很强,但是双方差距实在太大了,根本打不过,该怎么办?

  所以这种基本原则,只能说个大致的方向,在不同的情形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是比较弱小的势力(兵少,武将少且属性不好,城池少且贫瘠(产钱粮少,后备兵少))开局,切记不能搞“种田流”,慢慢的发展,等外面打的差不多再出去收拾残局(有些游戏攻略里面提到的方法)。因为到那个时候,你和对方的差距只会比开局更大,这个上一篇文章提到过,不多说了。

  这种情况下,开局阶段是不适合“抑强扶弱”的,强的你再怎么用策略,也根本打不过,而如果不吞并相对弱势的势力难以发展壮大。

  所以开局往往选择相对比较弱的势力,运用“闪电战”“集中优势兵力”等方法,拿下他的城池,获取其钱粮兵力武将等等资源,等发展到比较大的时候,再去“抑强扶弱”。

  那么到哪个节点转变战略呢?这个不是解数学题,有标准答案。只能根据经验,直觉,以及试探才知道。

  比如说我有一局选择的势力是刘璋,游戏里面基本按照史实来的,比较弱,我开局发展了一阵以后,以为有一定实力了。想抑强扶弱,联合孙权,共同对付北方的曹操,没想到曹操先打过来了,他的武将属性太强了,配合也好,兵力也比较多,我实在抵挡不住,被打的灰头土脸。

  所以我只能选择“割地赔款”,让曹操占据我的一个城池,然后再派使者去送钱改善外j关系。

  不过并不是割地赔款就可以永远高枕无忧,往往要不了多久,又会卷土重来,只能暂缓一下,所以必须要加快速度发展。

  我一方面加强和曹操接壤城池的兵力和防守,再加上隔段时间送钱改善外j关系,尽量拖延时间;另外一方面,我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选择交好更北边的袁绍,出钱请求袁绍攻打曹操,这样曹操疲于应付袁绍,就更难过来打我了。然后我要发展壮大,手上就那么几个贫瘠的城池,不多的武将(人才),搞慢慢的种田流肯定不行,我只能选择攻打相对弱势的孙权。

  这前面的内容,相对不是很难,后面的内容,会非常难!

  

  (深蓝-刘璋 浅蓝-曹操 黄-袁绍 红-孙权)

  二

  靠着那些“旁门左道”,孙权看起来纸面实力比我强不少,但是还是被我打的节节败退。

  如果是常规玩法,打到这以后,往往就是一鼓作气,把孙权这股势力完全歼灭,然后再攻打其他势力。但是我却选择了,暂时求和。

  对,你没有看错,我在局势明显占优,打的势如破竹的情况,主动选择给孙权送钱,求和,改善双方关系!

  这是什么操作?我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当然不是。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多势力之间的较量,并不是把孙权打败了就能通关的,要关注全局的动态。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见上图),除了孙权,还有曹操,袁绍和马腾。其中曹操和袁绍比较强大(这时的游戏情况,基本上符合史实)。

  而我用的刘璋,已经把孙权赶到了长江以北了,把他最后三座城池打掉以后,就会直接面临曹操袁绍两强!这两家任意一家集中火力对付我,我都很难赢,如果两家一起上,肯定完蛋了。

  如果保留孙权这三座城池,和曹操的边界线就会减少很多,更有利于我集中优势兵力,对付曹操;而和袁绍完全不接壤,不会产生冲突。而孙权已经比较弱了,很难对我产生威胁了,反而留下他的三座城池,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带。

  (因此我选择灭掉的孙权的城池是东南边和北方曹操袁绍不接壤的地方,保留北方孙权的城池,才能形成一个缓冲带)

  最后是我集中优势兵力灭掉了曹操,因为曹操除了对付我,还要应付袁绍和孙权的进攻,虽然纸面上实力比我强很多,但是要同时面临三家的进攻,难以招架。

  这个战略选择,可以说是整局游戏里面最关键的,如果选错了,直接灭掉孙权,同时和曹操袁绍两强接壤,那么大概率我会被围殴,然后打不过,gameover。

  这就是选择大于努力,细节操作的再好,也只是改善一点情况,这个战略选择直接影响大局。

  

  三

  此时,孙权的缓冲作用就没有了,因为西北边的马腾还比较弱,而袁绍的兵力还在不断的很快增长,如果再不攻打袁绍,先把马腾消灭了,再回过头打袁绍,就很困难了,即便打得过,也会非常艰苦。

  所以我选择了“抑强扶弱”,联合马腾打袁绍。

  游戏中前期,我本打算联合孙权打曹操,却发现实在是打不过,所以只能先吞并孙权,把自己发展壮大,再加上当时北方还有其他势力(特别是袁绍)制约曹操避免发展的特别庞大。

  而现在,只剩袁绍,马腾,刘璋(我操作的势力)了,没有其他势力制约了,而且我实力也够了,(虽然说实力强弱有很多因素,但是最直观的就是兵力,武将属性一个个罗列非常繁杂),和袁绍兵力差不多,都是40w左右,马腾是二十w。一对一和袁绍,理论上是五五开,加上马腾就够了。

  这里顺便说一下当时理论上的各种情况:最坏的情况是马腾和袁绍联合起来打我,中等情况是马腾中立,我和袁绍1v1,或者马腾不接受合作(并不是使者去送钱就百分之百改善外j关系成为盟友,有时候不行,和剧情设定有关系,以后的文章再展开),和袁绍合作先瓜分了马腾再决战,或者让袁绍保持中立,单独打马腾再倒过头打袁绍。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并不是,因为马腾主要力量在西北角,和袁绍接壤的地方比较少,所以主要还是我和袁绍决斗,打到后面袁绍只剩十多一点万兵力,反而马腾暗中发育,发展到快三十万,我此时大概有五十多万兵力,我决定再次调整战略方向,主动和袁绍求和,背刺马腾,避免他尾大不掉。

  最终灭掉了马腾和袁绍,地图上其他势力都消灭了,成功通关。

  在本局游戏里面,起码有好几次大的战略抉择:第一次是打算抑强扶弱联合孙权打曹操但是失败了,只能割地赔款稳住曹操,吞并孙权发展自己;第二次也是最关键和最难的一次,在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主动与孙权求和,让孙权成为我和曹操袁绍两强之间的缓冲带;第三次是抑强扶弱,联合马腾打袁绍(这个相对比较简单);最后一次是,看到袁绍被我打的元气大伤,而马腾暗中发育已经有尾大不掉的趋势时,又主动求和袁绍,然后背刺马腾。

  这些战略决策,体现了一个经典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yi”。这不仅仅是锅与锅之间;不同派希,群体,不同公司之间,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谁是朋友谁是敌人,都是在不断动态变化的。动态思维也是比较难的,因为局势在不断的变化,所以需要不断的评估局势,调整策略。

  单纯说缓冲带,静态下,比较简单,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什么xx地是缓冲带,三国里面,张鲁很明显就是刘璋和北方诸强之间的缓冲带。但是动态下,比如说孙权这个势力,什么时候是敌人,什么时候可以作为和其他强大势力的缓冲带,是动态变化的,打到什么位置,设为缓冲带,也是很难有明确答案的,所以这就是战略决策的难点所在。

  包括我操作的刘璋和马腾袁绍进行三角博弈时,其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一开始袁绍强马腾弱,所以我和马腾合作对付袁绍,甚至我为了避免袁绍过快吞并掉马腾,吸取其资源,我甚至在马腾难以抵挡袁绍进攻时,主动出手帮忙赶走了袁绍,而不是“坐山观虎斗”;(如果他们实力差不多,才是看热闹让他们两败俱伤),而到了后面,马腾尾大不掉了,我就和袁绍和好,去对付马腾,而不是一个劲的追着袁绍打。

  把“曹操 袁绍”这些东汉末年群雄换成xx锅,xx派系,xx公司,其实(博弈的)原理是一样的,由于篇幅原因,还有一些案例,以及其在其他领域中的运用,下一篇再讲。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