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们在改变

  

  最近,我看过一个支教老师的日程本,在短短1天的规划里,从教学任务到班级管理,密密麻麻地写着近20项待办事务。

  想给孩子们优质的教育、想尽自己所能给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和改变,是每位美丽中国老师为之暗暗努力的初心。

  但在初心的背后,我们经常面对的却是作业中重演的错误,试卷上起伏的分数,每天从未间断的同学矛盾,还有师生之间的摩擦磕绊......

  “学生真的会改变吗?”

  或许每一个老师都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学生真的会改变吗?”

  “自从我年纪轻轻变成'老宋'之后,改变就发生了......”

  作为一名入行不久的“新老师”,我常常会为“如何与这里的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情感链接”而苦恼。

  但这个学期,改变却在偶然间发生了。

  前不久,我刚走出办公室,就碰见了班级里的一个男生,他很自然地叫了我一声“老宋”,我愣了三秒,不自觉应了一声“嗯?”,就上课去了。

  后来的日子里,这个称呼一下子就传开了,“宋老师”渐渐变成了“老宋”,师生间打招呼也不再是敬礼问候,都是自然地挥挥手,像个老朋友。

  △ 这学期开始叫我“老宋”的男生

  虽然年纪轻轻就成了“老宋”,但我觉得这个称呼也还不错,因为能感觉到学生对我愈发地信任,在我面前也越来越放松。

  △ 课间休息时,两个女生坐过来模仿我的坐姿

  △ 体育课上,孩子们不再躲避镜头,主动摆出Pose

  和学生相处时,我也偷偷做出了一点小改变,下课后总是故意待一会儿再走,这时候学生就会自动靠过来跟我聊天,话题无所不包。一个三年级的小男生几乎每次下课都要过来跟我聊上两句:

  学生:老师,我知道你最喜欢什么!

  我:嗯?是什么?

  学生:你喜欢吃零食!!

  我:啊?你怎么知道!?

  学生:我老是看见你提着两袋零食回来。

  我:你看见了……

  学生:是啊。

  我:呃……

  学生:老师,我想学食物的单词。

  我:为什么?你也喜欢吃零食嘛?

  学生:(害羞地笑笑)

  △孩子们将自己的心事写成小纸条,偷偷塞给我

  渐渐地,我发现,每当我作出一点小小的改变,学生也会相应地作出一些回应。有些改变需要时间、需要信任。

  

  “学生真的会改变吗?”

  “当然,学生们聪明着呢,他们会以你为榜样,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师学艺、暗自成长”。

  阿钧是我们班的体委,挺着个圆乎乎小肚子的他为人宽厚,也很热心班级事务。

  上学期,我在处理班上同学的矛盾时,他非常喜欢围观,刚开始时为了避免干扰到同学我会支走他。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来围观,也总能保持沉默,于是我有时也就作罢,不再“驱赶”他。

  △班上的小“和事佬”阿钧

  这学期初,有一天我刚要去上课,有学生突然跑过来告诉我班上的两个同学吵架了,于是我匆匆跑到教室,却发现一片祥和平静,我一脸狐疑地怀疑学生是不是在逗我玩儿。这时阿钧突然从讲台底下冒了出来:“老师!我处理好了,没事了!”

  处理好了??我好奇地追问他到底做了什么,他嘴角一扬:“大概就是先让他们自己分别说说怎么回事,然后问他们几个问题,最后让他们互相理解言和!”

  听完后我对他这波“神操作”感到震惊,原来他以前围观的时候是在“偷师学艺”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忽然之间,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魅力所在。

  除了深藏不露的阿钧之外,一直坚持开展的“正面管教”班会课,也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

  △“正面管教”班会课上孩子们在感谢环节后庆祝

  每次班会课上,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感谢环节,他们会传递自己从家中带来的玩偶作为“感谢话筒”, 如果有想感谢的人就抱起玩偶站起来当面向对方致谢。一次课间,有几个男生主动地将地面的垃圾捡了起来,旁边的一群男孩子看到后随即鼓起掌来,这种同学自发的感谢和鼓励让我非常欣慰。

  后来的一节班会课上,我主动提到了这件事情,全班同学们又一次自发地鼓起掌来。有些温暖需要被看见,有些行为需要被肯定,我深以为然。

  

  “学生真的会改变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问问你,男生可以穿裙子吗?哈哈!”

  “男生可以穿裙子吗?”

  “长生不老是好事吗?”

  “你渴望长大吗?”

  ......

  “每日一问”是这个学期刚刚开始实行的,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然后第二天上课或者下课前的几分钟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分享。

  在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中,学生们学会了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我经常能从他们的回答中感到惊喜、进步和成长。

  

  除了“每日一问”,我们还会一起去观察生活。

  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利用早自习的时间,带学生去看日出,感受朝阳、山川和村庄的美;傍晚,我会和学生到操场上观察云朵、晚霞和落日,幸运的时候还能捕捉到彩虹,一起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早读时学生在宿舍楼顶看日出

  凉爽的秋天一到,我们会到室外读诗,闭上眼睛听风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会自发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学生们在室外读诗《寻找秋天》

  不知不觉中,很多学生的观察力变得越来越敏感。

  男生们会在课间突然向我跑过来,然后小心心翼翼地带我去看草丛中绽放的一朵蒲公英;一个学生吃饭时发现了地上的一只瓢虫,于是一堆孩子都聚拢过去,围成小圈儿讨论起小虫的外形和动作......

  △学生们围在一起观察瓢虫

  前几天,一个学生在排队打饭的时候突然跟我说:

  “老师你看,天上的云,应该是神仙在种田。”

  

  “学生真的会改变吗?”

  “或许,学生需要的不是被改变,而是被看见”。

  上个学期,为了能深入地了解学生,我和搭班老师分工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谈话。

  谈话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显得很拘谨,我问一句他们答一句,不愿意额外说更多。

  这个学期我接任班主任后,为了缓解他们之前和老师谈话的紧张感,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谈话的时间和方式,其中就包括和老师一起散步聊天,甚至还可以约自己的朋友一起。

  刚开始学生的反应很平淡,基本每次都要我先联系他们。不过,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过来跟我“预约”聊天。

  最有趣的是,散步聊天的时候,学生会不时地突发奇想,带我去游览附近的“天坑”、“池塘”,一起去摘果子、摘花等等。“旅行”归来,意犹未尽的他们还说下次还要带我去更好玩的地方!

  △散步时学生带我去看附近的风景

  △散步回来学生坐在山路上休息

  在和孩子们谈心的过程中,我能得以触碰到孩子们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当孩子们的想法被“看见”,很多问题就有了改变的可能。

  我刚来支教的时候,阿保的确不算个乖孩子,第一次全乡的期中考试居然因为在家闹脾气而“旷考”,平时不交作业十有八九,在班上也没什么朋友。

  几次私下约谈之后,我发现阿保并不是真正的顽劣,反而他非常需要被认可。我于是开始在交作业这一件小事上不断地鼓励他,渐渐地,阿保开始交作业了。

  虽然憨憨的他总是会曲解作业的意思,千奇百怪的问题和小错误也常常弄的我们哭笑不得。但他脾气变的出奇的好,被指正之后从不闹脾气,低头憨憨地一笑,过后很自觉的补上或订正。

  到后来,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对于他已经成了近乎执念的存在。

  △阿保向我询问作业和课堂笔记

  现在的阿保,成绩在刷刷地提升,和同学的关系更加的融洽,各方面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和阿宝相处的过程中,他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每位老师都希望推动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去改变,但或许更好的做法不是“推动”,而是“触动”,当学生心中的需求和渴望被看见,改变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有位老师说,

  学生就像一粒埋在土壤里的种子,

  最让我们痛苦的,

  不是日复一日地辛勤培育,

  而是可能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芽。

  但我们依然要将自己最美好的期待,传递给学生,因为正如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每个学生或许也在暗暗等待一个改变的契机。

  而且别忘了,在这份期待中,我们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 你也发现学生在慢慢改变了吗?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The End-

  感谢文章中4位老师的供稿

  撰稿|王霈林

  审核|市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