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女帝,浅论武则天是如何一步步把握大权的

  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在中原大地的洛阳集仙殿发生了一场宫廷事变。以宰相张柬之等为首的大臣,集合部分禁军,杀死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二人,逼迫重病之中的武则天让位于其子李显,也就是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自此,维系十五年的武周政权完全结束,皇位再一次回归李姓怀抱。

  提起武则天,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并且是仅此一位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诸多传奇,也受诸多后世干涉朝政女性的崇拜。那么武则天究竟具有怎样的杰出才能?她又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建立政权后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以巩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武则天的传奇人生,共同探究一下吧。

  

  虽说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政权只有十五年的时间,但其真正的从政时间是远远长于此的。自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逐渐参与政事开始到其重病退位,从政的时间长达五十年之久,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其执政时间之长足以令人惊叹。

  武则天的父亲曾追随唐高祖李渊于太原起兵,建国后被封为应国公,母亲出身关陇望族。良好的出身,使武则天有机会接受很好的教育,也有可能被李唐宗室选中,入宫为妃。这是其闪耀人生路的基石。武则天自小就表现出了聪颖的一面,她“兼涉文史”,并不打算像寻常女子那样相夫教子,平淡地过完一生。

  自从凭借美貌被唐太宗选入宫后,她便一步一步地朝权力之路迈进。入宫后的她敢于表现自己,年纪轻轻却有一股狠劲儿,驯服烈马,博得太宗欣赏。太宗去世,被送入感业寺为尼的她,能够使用手段让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不顾制度接其回宫为妃,我们就能看出武则天高明的手段,其心智绝非一般人能比。

  

  若想有机会参政,武则天必须扩大自身的话语权,那么重要的目标便是坐上后宫女人的最高位——皇后之位。她并不害怕等待,就像暗夜里的猎豹,等候时机,伺机而动。她善于利用后宫中其他妃子的矛盾争斗为自己开路,凭借狠辣的手段步步高升,甚至不惜牺牲幼女的性命。可见其对于权力的渴望有多大!最终成功挤下王皇后,登上后位。

  其实在唐高宗决定立武则天为后时,朝中便经历了一场支持与反对的争夺战,这实际上是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角逐。武则天重新入宫之时便遭受过反对,但她仍旧凭借高超的心机得到高宗的庇佑,并且站稳脚跟。皇后之位近在眼前,她又怎会轻易放弃?

  

  她清楚地明白,对于大臣的争论的最终定夺权仍是皇帝,而高宗本就性格软弱,武则天对此十分清楚,因而拉拢高宗坚定地站在自己这一边。长孙无忌等大臣作为既得利益者在朝中的话语权很重,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并且维护李唐制度,极力反对武则天为后。

  但是朝中也有一些不得志的势力,比如许敬宗等人,他们希望通过支持新后讨好皇帝,来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既然朝政不是清一色的反对,那么事情就还有转圜之机。面对僵持不下的局面,一个人的出现将其打破,这个人便是李勣。面对愁闷的高宗,他说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此话给足了高宗废后改立武则天的理由。

  

  成为皇后的武则天,清楚地认识到高宗不甘心受长孙无忌等朝臣的控制,最终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或杀或贬,高宗得以完全掌控朝政。这也为武则天清除了相当顽固的反对势力,为其日后参政、掌政打下了基础。此外武则天还着手培植支持自己的势力,为自己在政治上大展宏图奠基。

  武则天本人极富政治手段,长期的参政也为其攒足了经验。对于朝堂上的争斗,她深刻地懂得权衡之术,要想巩固自己的地位,打压反对势力,培植支持自己的新势力是很有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她采取了诸多手段。

  

  在打击反对势力上,对于起兵叛乱的,武则天毫不留情地派兵镇压、平叛。而对于朝堂上以李唐宗室为首的政敌,武则天任用酷吏大行整顿。这些酷吏作为武则天的爪牙,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他们为达目的,不惜编造谎言、罗织罪名,制造冤狱,牵连者众多。此举使朝中反对武则天的势力深受打击。

  在培植新势力方面,武则天可谓下足了功夫。她在现行科举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取士科目,扩大取士名额,招录的数量远大于之前。这就给庶族地主阶层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他们为了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自然会尽心尽力地为提拔他们的人服务,也就是拥护武则天的集团。新鲜血液的涌入,挤压了原有的关陇贵族团体,他们的势力日渐衰弱了。

  

  这一时期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影响仍旧存在,比如其独具特色的士族等级观念。等级越高的士族集团,威望越大,也就象征着其在众多集团中的地位。唐太宗在位时就曾经修订《氏族志》,将李唐宗室列为一等,这实际上是权力上层团体的一次大洗牌。武则天参政后,也说服高宗抽新修订,名为《姓氏录》。

  《姓氏录》中,武姓被列为第一等,这也就意味着其出身的大大提高,武氏一族的显赫无疑会成为武则天从政路上的牢固支撑,双方的利益是相连的。同时规定“得五品官者,皆升仕品”,这也就意味着按照官品决定地位,哪怕出身庶族,只要有能力获得品级高的官职,均有机会跃入高门士族之列。

  此举得到了庶族地主阶层的支持,武则天也由此笼络了一部分人心,他们知道,只要坚定地拥护武则天,其政治利益就会得到保障。反之,原有的关陇贵族等势力遭受了打击,他们的优势愈发地衰弱了。

  登基后的武则天选择定都洛阳,其实也带有破除反对顽固势力根基的目的。她作为一个女人,需要破除长久以来固有的封建观念,是非常困难的。在这段艰难的路途中,其新扶植的庶族阶层的支持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中不乏狄仁杰等优秀的人才,他们对于武周政权的稳固是十分重要的。

  

  在从政的路上,武则天很聪明的一点在于很好地传承了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他的思想在武则天的诸多政治措施中均有所体现。如武则天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在其为后时,就曾向高宗提出“劝农桑,薄赋役”的政治主张。其执政之时,将农业发展作为评定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并专门派人制定农书颁行天下,以起到督导与指导的作用。

  唐太宗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时,深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因此十分注重爱民、护民。武则天也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深知百姓的拥护对于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因此在她执政时期,很是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百姓营造了安稳的氛围,使他们得以有足够的精力去精耕细作,这一时期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武则天掌权时还十分注重边疆安全。面对吐蕃等周边势力的侵扰,她丝毫不畏惧,展现出了政治家该有的气魄,果断出兵击退敌人的侵扰。此外她还将势力进一步扩张,收复了安西四镇,并设置安西都护府进行管理,此举加强了武周对西部地区的控制,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武则天是具备君王的战略眼光和水平的,不禁令人钦佩。

  她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具有超常的胆识和深厚的政治素养。在其统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所受的负担并没有那么重,边疆的安稳使他们不用遭受战争之苦,因而武则天的统治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百姓的支持及其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对武则天及武周政权最大的肯定。他们的安稳使武周政权能够平稳地运行,昭示着武则天是位合格的封建君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丝毫不逊色于历史上的其他君主,她具有高超的政治水平,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其统治期间,唐朝经济继续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虽然仍存在不少弊政,但是她对于唐太宗时贞观之治的传承,很好地推进了日后的发展。

  可以说武周政治为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虽然其改国号为大周,但整个王朝在根本上仍是对唐王朝的承上启下,并未造成王朝的分裂。武则天整体上维持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也在中国古代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旧唐书·则天皇后纪》

  《新唐书·后妃传》

  《贞观政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