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鲁大教师获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山东省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教师名单,鲁东大学艺术学院王淼获一等奖,教育科学学院鲁正一、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王肖惠、交通学院张蕊获二等奖,生命科学学院赵彦翠获三等奖,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张晓峰获优秀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是山东省目前教学比赛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赛事。比赛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升”的理念,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为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展示教学风采、交流教学技能和促进自我发展搭建了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比赛从2021年11月16日开赛至2022年7月25日结束,历时八个多月,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全省142所高校的620位教师参加比赛,最终评出一等奖61项、二等奖94项、三等奖129项和优秀奖333项,一等奖占总参赛教师人数的9.8%、二等奖占15.2%。鲁东大学限额参赛的6位教师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分别占鲁东大学参赛教师人数的16.7%、50.0%。
王淼,博士,艺术学院声乐专业讲师,主讲《声乐》、《意大利语语音》等课程,曾荣获山东省第六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三等奖,山东省第八届高校音乐舞蹈专业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第34届日本东京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名,意大利PADOVA国际声乐比赛第1名,意大利CITTADELLA国际声乐比赛艺术歌曲组第1名。参与多项教育部、山东省教学科研项目。
多年来秉承“育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擅长根据音乐学专业学生的感性思维和兴趣点,制定针对性地声乐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中,采用集声乐理论、演唱技巧、舞台实践“三位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艺素养,也善于从教学素材中筛选积极向上的声乐作品,在教唱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赛感悟:作为技能类学科的教师,青教赛让我完成了从“舞台上唱”到“讲台上教”的一次重要转折。回顾备赛的八个月,我整理了自己十几年在国内外所学的相关声乐知识,浏览了数千份文献资料,书写、背诵了近10万字的说课讲稿,原以为是一次艰辛的过程,却惊喜地发现每一次磨课都使自己的教学思路和表述变得更加严谨,对自己的授课要求也逐渐提高。 同时,也在和同事们切磋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自己欠缺的方面。 感谢学院、学校的信任,给我们代表大家出战的机会,也给了我们青年教师自我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希望以本次比赛的严格要求为今后的教学标准,继续努力提升自我。
鲁正一,教育科学学院讲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主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等课程,在《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多项教育部、山东省教学科研项目。
在教学方面,秉持人文化成、教学相长的育人理念,重视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协同发展。坚信《课程与教学论》这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既应该有理论的深度,又应该有实践的温度,更应该有理想和信念的广度。为此,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最新的学术前沿理论,联系实践改革动态,丰富各学科教学的优秀案例,不断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体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采取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范例教学法等,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参赛感悟:参加青教赛对我来说,既是一次自我反思和定位,也是一个继续进取的契机,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自己的教育信念更加坚定,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更系统的评价和反思,也从其他优秀同行身上学到宝贵经验,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在三尺讲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王肖惠,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人文地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等。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担任《经济地理学》、《城乡空间分析与规划新技术》等课程教学,并承担毕业设计、学科竞赛和实习学生的指导。本次参赛的课程是《经济地理学》,该课程是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核心课,课程建设服务于专业建设。教学中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投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混合式教学新范式,引入应用型新案例,注重思政教育融入,焕发课堂活力,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来支撑高质量的本科人才培养。曾获鲁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特等奖、优秀工作者、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
张蕊,博士,交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钛合金植入体加工及生物相容性研究,机械结构设计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
先后承担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的讲授,任教以来,围绕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力学教学模式,引入行业前沿技术、工程案例、力学游戏,增加课堂的行业前沿性、技术性和课堂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努力营造低耗高效、轻负高质的力学课堂;2022年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比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0余项,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参赛感悟:此次参赛课程为《工程力学》,整个参赛过程让我深刻的更新了教学理念,认识到未来提升的方向,认识了很多优秀真诚的老师。接下来将会继续学习,锤炼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赵彦翠,博士,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承担《动物学》、《动物学实验》、《动物学实习》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为水生动物的营养免疫及益生菌的开发。
任教以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基于产出导向(OBE),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秉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努力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融合。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作为骨干教师参与省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省一流课程建设1门。获山东省第八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第八届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鲁东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特等奖及鲁东大学教师教学优秀奖等。深入挖掘科研工作与课程教学的结合点,努力达成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反哺教学,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烟台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并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2项。
张晓峰,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讲师,兰州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博士。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山东省第六届青教赛中获信息化教学比赛二等奖。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
参赛感悟:身处三尺讲台,对面是朝气蓬勃、个性鲜活、孜孜求学的大学生,把物理化学课讲得严谨而生动、深入而浅出,是我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在参赛过程中,经过线上线下与优秀选手的交流,我越发感受到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必要性,这也是经过比赛洗礼后我再次明确的奋斗目标,高山仰止却矢志不移。
壹点号鲁东大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