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成功的作品,有益的探索
电视剧《功勋》讲述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全剧分八个单元,按播出顺序,分别是《能文能武李延年》、《无名英雄于敏》、《默默无闻张富清》、《黄旭华的深潜》、《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
《功勋》国庆节前夕在卫视平台播出以来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收视率位列前列,很多观众把《功勋》列为2021年度最佳电视剧。
《功勋》成功刻画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形象,感动了群众,传播正能量,很多观众希望多看到这样好的影视剧。《功勋》在纪录传记题材内容的影视剧创作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对以后类似的影视剧创作有启示。
《功勋》为何能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为何热度这么高?
原因有两个。
首要原因是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感人。每个获得者的事迹拿出来都很感人。在广西干休所离休的李延年近些年还经常给年轻一代讲革命先辈的故事,用这样一种方式继续工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这样的民族英雄得到大家的敬重。
创作上的成功是《功勋》得到观众高度评价的第二个原因。
《功勋》这类带传记的电视剧不好拍,不好拍的一个因素就在于不好选材。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生活经历和事迹很多,能够拍摄几十集的,怎么选材非常关键,材料把握不好,或过于洋洋洒洒没抓住要点,或过于简短,不够生动,都不能达到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目的,达不到感动观众的目的。
《功勋》创作上成功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人物事迹选材得当,没有注水。每个单元六集既浓缩了事迹,又有创作发挥的余地,很多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做到了人物事迹搬到荧屏上也感人,甚至更感人,更吸引人,观众都有追剧的感受。
观众能追剧,对主旋律作品来说,真的是一大成功。
一个例子就是《默默无闻张富清》没有漏过他带妻子赴工作地的经过。
这是和张富清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材料,要是放在别人眼中,可能就是多余的和没用的。
张富清给家里写信说,他要转业了,有三个选择,一是留在武汉,在机关或工厂工作,二是回陕西在汉中或洋县,三是服从组织安排。张富清选了第三个,服从组织安排,到偏远的来凤县工作。
编导对张富清带妻子去来凤工作这一段路途的艰辛没有吝啬胶卷,详细描写了一九五五年初张富清带家人从武汉出发,坐船到巴东,又在巴东换乘卡车,再坐卡车走了三天,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这一段路途。
张富清放弃繁华都市的安逸舒适的生活,听从组织安排,到边远的乡村工作,毫无怨言。观众对张富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个材料就选取得好。
《功勋》已经播出六个单元,材料选得好,给人印象深刻。事件显得简练,观众被人物的事迹折服。
材料选好了,如何讲述讲好材料又是一个问题。
《功勋》故事讲述得当,吸引人 。讲述故事时注意时代氛围,注意环境因素。播出的六个单元,讲述风格统一,环境真实,细节生动。而风格统一,不意味着手法一致,千篇一律,剧中就有倒叙的手法。同是结婚仪式,《申纪兰的提案》就拍得新颖简洁,同是打仗,《能文能武李延年》就拍出了特点,甚至有很多观众认为《能文能武李延年》创作高度已经达到国产战争剧的巅峰。
细节是《功勋》在创作中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注意通过细节刻画人物。
领导和于敏讨论要于敏加入氢弹研制组的那场戏,有一个细节就很经典。
两人边吃饭边闲聊,于敏说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氢弹这样的重器,他要加入氢弹研制组。领导说可惜我们对氢弹一无所知,于敏笑着说反正中国也没人知道(氢弹),意思是我于敏现在不知道氢弹也不丢脸,也不怕。这句话和这个细节一下子把于敏的形象立了起来,中国的氢弹之父,说话那么风趣。雷佳音也真是演得好。
《无名英雄于敏》很多细节充满那个年代特有的诙谐幽默,很多观众边看边笑又边回味出那个年代特有的一丝苦中带甘的味道。
总而言之,《功勋》已播出的六个单元,材料选得好,突出了人物的特点,让观众受感动,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演员也选对了,扮演者选得好,演得好,把真人演真了,配角也出彩。
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感人,创作团队在创作上成功,《功勋》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热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