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袖红镶边》:虐哭观众的“BE美学”跟“悲剧”是两种东西

  

  作者:阿钟

  在年中的《鱿鱼游戏》大杀四方以后,韩国观众和我国观众年底的韩剧份额基本分给了两部剧——《那年,我们的夏天》和一部古装爱情剧《衣袖红镶边》。

  讲述一对年轻恋人复杂、微妙感情的《那年》仍在连载中,先一步完结的《衣袖》已经有人完成三刷了,在微博“衣袖红镶边”的超话里,观众们发出了7000多个帖子,阅读量冲到了3.6亿;而在B站,标题为「极致BE」的剪辑已经被推到了首页,因为大结局而 emo 的观众越挫越勇,流入B站贡献更多虐心内容。

  在一片溺死人的甜宠剧里,“BE美学”显得更有味道、余味悠长,在这里,观众既能嗑生也能嗑死,主人公的感情有多甜蜜,观众获得的痛的快感就有多强烈,其中夹杂的脆弱感更让人欲罢不能,“BE美学”就这样牢牢抓住了观众的胃口。

  以故事为 bad ending 结束著称的“BE美学”好像部部都是悲剧,评论区、弹幕、小组讨论里到处都是“哭了很久、很虐、很悲”之类的话语,但是仔细想想,虐得人死去活来的“BE美学”真的都是“悲剧”吗?观众从“BE美学”中获得的,除了痛苦的快感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吗?

  

  在跟同时段播出的《现在正在分手中》(宋慧乔主演)、《邪恶与疯狂》(李栋旭主演)等卡司更强的剧集竞赛中,《衣袖红镶边》能杀出重围很让人意外,这部剧在韩国本土的收视率从第一集开始一路飙升,最终以17.4%的成绩大结局收官,打破了 MBC 电视台迷你剧单元长达3年的收视低迷期。

  电视剧火爆,相关讨论也层出不穷,许多幕后故事被放出来。《衣袖红镶边》实际上是改编自作家姜珉江创作的同名小说《衣袖红镶边》,而故事主人公的原型则是朝鲜王朝第22代君王正祖及由宫女晋升的宜嫔成氏。因此,这其实是一个在开始就已经有注定结局的故事。

  

  《衣袖红镶边》小说封面

  历史上,宜嫔成氏在成为正祖后宫后六年内生下两子一女即逝世,年仅33岁,而她的三个孩子也都在幼年或婴儿期就夭折。从结果上看,成氏的经历够传奇也够悲惨,有这样惨烈的收尾,再加上跟一位历史上有名的君王产生了关系,这段经历本身就是小说、影视剧非常好的创作素材。

  在韩国,《衣袖》从出版小说到衍生出电视剧、漫画等也就用了4年左右,足以证明其受创作者和观众欢迎的程度。在国内,《衣袖红镶边》的电视剧也同样击中了对宫廷剧、君王情爱有相似情结和悲怆想象的观众,为正火热的“BE美学”阵容再添一员。

  有“BE美学”特征的剧由来已久,从最早的《仙剑奇侠传》系列、《步步惊心》、《花千骨》等,观众就在品尝这种与爱情伴生的“有情人无法厮守”的遗憾、无奈和心碎,只是在那个时期,互联网上还没有出现一个词可以概括这类剧集和观众的心态,直到这几年由小说、游戏改编为影视剧的操作越来越频繁,在网络小说的简介里被用来分类/提示的“BE、HE”这样的标签词被广泛使用,进而推及到对应的影视剧里,“BE美学”才成为一个热词在影视、小说、游戏、同人文、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

  

  B站产出截图

  把“BE美学”这个词变成一种流行的功劳大概还是要给到2019年播出的古装剧《东宫》,这部长达55集的剧改编自作者匪我思存的同名小说,现在看这个时长是很挑战观众耐心的,但在当时,中原太子李承鄞和大漠公主小枫的深情虐恋还是牢牢拴住了一大波观众,剧集播出后两位新人演员的人气居高不下,结局更是以女主角在男主角面前拔剑自刎的场景把《东宫》直接推到了“BE美学天花板”的位置(来自TopMarketing《年轻人深陷的be美学,是宣发新流量密码?》)。

  在 B 站,电视剧《东宫》至今还是“BE美学”世界里人气很高的创作素材。在它之后接棒的是古装剧《周生如故》,同样是改编自网文,来自作者墨宝非宝背景架空的同名小说,《周生如故》以师徒恋、男主终身未娶被剔骨而死、女主大婚之日从城墙跳下身亡而结局,如此惨烈、如此“意难平”,让观众纷纷哭喊“走不出去”,在豆瓣影评里,点赞数最高的那篇表示这部剧“不是虐剧是悲剧”。

  

  从感情色彩和主人公最后的结局来看,“BE美学”跟“悲剧”似乎有同样的面貌,把后者当做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BE美学”中悲惨的程度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放到剧作范畴和给观众带来的审美体验里,打造出“BE美学”的剧集跟真正的“悲剧”之间明显存在差别。

  “BE美学”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剧集都是以爱情为核心的,所谓的“BE”只取决于剧中男女主人公(或者同性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关系在最后是否得到圆满,圆满的标准则是双方是否以一种类似已婚的状态在一起,长厢厮守,实现俗世生活的完满。

  不管是早前的《仙剑奇侠传》系列、《步步惊心》还是最近的《东宫》、《周生如故》,能被观众纳入“BE美学”范畴的,无一例外都是爱情剧,尽管里面还有宫廷、仙侠、友情、权力斗争这样的辅线,剧里主要负责营造氛围,给观众带来情绪体验的还是爱情,这也是为什么在《山河令》这样一部主打武侠的剧里会诞生一对人气超高的“BE美学”CP(顾湘x曹蔚宁)的原因。在这部以一对江湖知己为主线的武侠剧里,顾曹二人代表的是一段传统又凄美的爱情:正邪两派的弟子相识、相恋、克服万难终于大婚,结果双双死在大婚当日。整个过程首尾完整、元素丰富、感情强烈又戛然而止,完全是为“BE美学”打造的。

  

  山河令 顾湘x曹蔚宁

  “BE美学”会无限放大爱情和悲惨结局,但区分它与“悲剧”的关键因素并不在这里。

  从以神话传说、长诗歌为载体,到戏剧、影视剧,“悲剧”的表现形式在变化,所讲述的故事也早已跨越了时代,然而作为一种存在已久的艺术形式和美学感受,它带给观众的仍然是某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远比虐恋情深来得复杂。

  认可“悲剧”力量的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把它定义为“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他认为“悲剧”可以激发怜悯与恐惧,使人得以宣泄某种过分强烈的情感,进而获得平静、保持心理健康。

  黑格尔在对《安提戈涅》的文本分析上提出了新的悲剧理论:安提戈涅遵循古希腊的宗教信仰想要埋葬借用其它国家的军队攻打自己国家的亡故的哥哥,但国王下令禁止这么做,安提戈涅违背禁令埋葬了哥哥,最终被处死,她的未婚夫(国王的儿子)也殉情而死。黑格尔把这出悲剧定义为“两种对立的理想的冲突和调解”,他从矛盾的冲突出发来研究悲剧,“其结果虽是一种痛苦,但也是矛盾的调和与理想的胜利,因此,‘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怜悯和恐惧,还有愉快和振奋”。(来自凌继尧 《美学十五讲》)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怜悯与恐惧把“悲剧”区别于其它剧种,它从长诗歌的时代一直被沿用至今,再结合黑格尔的新悲剧理论,我们完全可以提出一个在现代也适用的“悲剧”内核: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理想做了正确的事,但都不可避免走向了坏的结局。

  “BE美学”剧里对剧情的浪漫化处理,不会让观众触碰到恐惧或怜悯,更不要说从主人公遵循理想的矛盾冲突里获得振奋和鼓舞。

  在《衣袖红镶边》里,即便编剧着力刻画李祘这个角色作为世孙、作为君王握有的权力,当他在跟女主角宫女成氏相处的时候,这种权力的压迫也只被处理成了地位带来的身份/阶级上的差异、前者对后者的轻视,含有一种“霸道君王爱上我”的玛丽苏意味,并非王权对人的碾压、胁迫和吞噬。最明显的一幕是,当李祘误认为成氏有了心上人,并且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男人”的时候,他在言语中威胁要杀了成氏,但在画面上,导演却把这一幕处理成了颇为暧昧的场景,消弭了生命上的危险转变成男女主角间的肢体接触。

  

  要知道,在史料记载上,两次拒绝成为正祖后宫的宫女成氏,最终答应入选是因为“(正祖)责罚其私属,然后乃从命”,在自己身边人的性命或前途真实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成氏不得不从命,在成为后宫后连续生育三子,又因为没有后台生活得谨小慎微,最后自己也在生产后死亡。

  历史上成氏经历的一切才是悲剧,在《衣袖》里,电视剧强调“宫女成氏一心向往自由”的前提,在这种信仰下,编剧给出的成氏最终答应成为后宫的理由是:爱慕君王、因故人一一离去而落寞忧伤。在伤情又感性的情况下,成氏选择爱情放弃了个人自由,最终走向两人阴阳相隔的悲痛结局——又一次,电视剧回到了“为爱牺牲”的路数上,在女主角已经出宫、有获得自由的机会下,她仍然选择了爱,并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或许让人心碎,但真正可怕的那些东西:吃人的王权、畸形的亲子关系、没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恐惧不会出现在观众的感受里了,电视剧里展现的是从宫女晋升为妃嫔的地位跃升、是难能可贵的君王之爱。

  在为成氏和李祘的爱情而悲痛的时候,没有观众能从这个故事中获得愉快和振奋,成氏放弃了理想,成为年纪轻轻就死去的后宫妃嫔,谁能相信这是她自由意志下的“正确决定”?

  

  即便《衣袖红镶边》称不上一部真正的“悲剧”,但它的品质还是比其它“BE美学”剧优质太多了。从文本、表演到画面、配乐,《衣袖红镶边》的整体质量都非常高,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编剧和导演以新思潮下的现代观念重新解读影视剧里已经用老了的爱情模板。

  《衣袖》的原著作者姜珉江在采访中提到过,小说创作的起源跟2010年后关于正祖与宜嫔的相关史料翻译工作变活跃有关。就是在不断涌现关于宜嫔资料的情况下,这位连续两次拒绝成为君王后宫的宫女经历引发了作者的好奇,她决定站在宫女成氏的角度来讲述“君王的爱”。

  影视剧里千篇一律把这种感情描绘成“宠冠后宫”或者“心心相印”,总之获得爱情就获得了一切,男女主人公都十分幸福、圆满,但《衣袖红镶边》抛弃了这种落后的模板,更新了宫廷爱情的叙事,它的小说、电视剧都是在讲一个女性不断失去的故事:从自由、友情到自我和生命。

  

  剧里抛出的主角是一个重视友情、向往自由的宫女,她清楚知道自己与君王间巨大的地位差异,并早早意识到这种差异以及极度不对等的爱带给她的弊大于利,因此她强迫自己坚守底线,哪怕对君王产生了感情,也绝对不要成为后宫,放弃宫女的身份(有职业保障,可以交友、探亲、出宫)。

  剧里很多台词都非常现代化,比如女主角会强调“不要以为‘区区一介宫女’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会在谈及为何要拒绝成为后宫时说出“邸下很尊贵,但我认为我自己最珍贵”;最神奇的是,据说剧组在现场评估以后,把成氏决定成为后宫的关键一幕拍成了由君王向宫女征求同意的场景,对比一下史料记载,《衣袖》里这种拉着手礼貌询问对方是否愿意的场景,完全是 #METOO 时代教育出来的温馨画面。

  

  《衣袖红镶边》的剧本里点出了太多跟这个时代女性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但或许是囿于宫廷剧或爱情剧的框架,剧中的男女主角被刻画得像活在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女主角拥有自由、自我这样现代化的观念,并遵照观念处事,但男主角仍然在用一套传统的旧观念生活,他以权力、等级、大局观来衡量事物、指导行动,人生的追求是“成为一个好的君王”。

  这种一部分新一部分旧的状态也很像《衣袖红镶边》这部剧的处境,在韩国本土激烈的女性运动下,观众的女性意识在进化,婚恋观念改变,女爱豆的形象也在迭代,编剧们已经开始更新自己的创作素材、更新剧作文本,但是仍然没办法彻底抛弃已有的爱情框架,写出新的感情范式,这一点,仍在摸索中的大家都没有找到答案。

  《衣袖》大结局那一集,导演以梦境做了一个巧妙设计,把观众的注意力又拉回了两人的爱情,保证了剧集口碑,但也出现了批评声音,认为导演和编剧拍了太多男主角李祘的视角,电视剧里过度美化了正祖对宜嫔的爱,实际上,宫女成氏的真实遭遇要悲惨得多,身为君王的正祖对妃嫔也根本没有电视剧里那么浪漫、缠绵。

  电视剧喜欢用唯美的画面、登对的男女演员、凄婉的音乐营造缠绵悱恻的爱情,再创新,这些基本元素都不敢丢掉,即便是《衣袖红镶边》这样革新了爱情叙事,加诸现代视角,试图给观众做些提醒的剧,最后也还是要靠回到梦一般的爱情来收尾。

  作为有些贪心的观众,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