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出轨后去世,男导演与女司机重修爱情!日本导演新作闪耀戛纳

  男导演发现自己的妻子不断出轨,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作品。妻子身体上的不忠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妻子依然深爱男导演,但为了突破创作瓶颈,她无法停止与他人的情欲交媾。而男导演也无法摆脱自己对妻子的依赖,直到又一天妻子突然去世,男导演开始反思这段婚姻,正视这段感情。

  这是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的新作《驾驶我的车》( Drive My Car)的主线故事。这个非常日本化与生活化的故事,如果在好莱坞导演的镜头下,可能会变成一部非常具有猎奇感,甚至有点悬疑感的类型片,比如大卫·芬奇的《消失的爱人》。

  

  但在文艺气质满满的滨口龙介笔下,叙事不仅匠气十足,而且主线故事与契科夫的话剧形成对照互文关系,多层文本令每一帧画面都具有丰富的信息量,“话中有话,言中带意”,戳中了不少文青的心。

  滨口龙介被众多媒体誉为“日本下一个大师”。从影片长达317分钟的作品《快乐时光》开始,他就备受关注。他的剧本精准、冷静如手术刀一般,反复对人们印象中男女关系提出更深一层的拷问。

  之后的《夜以继日》入选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为他积攒了更多人气,大师之气渐成。黑泽清邀请他撰写《间谍之妻》的剧本,而该片获得了威尼斯银狮奖。

  这几年是滨口龙介创作的爆发期。一部《偶然与想象》引爆柏林电影节,提名金熊奖,拿下银熊奖。

  而这部《驾驶我的车》继续闪耀戛纳,提名金棕榈奖,最后拿下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费比西奖。

  

  如今的滨口龙介早已跻身日本顶级导演行列,闻名世界。无数人都在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他成为日本下一个“是枝裕和”,只是时间问题。

  滨口龙介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穷举出人生中可能经历的所有情况,让变幻无常的光影反映出生命中最核心、最真实、最恒常的部分。这大概是观众无论何时都能被他触动的原因,也是他的作品往往可以跨越地理和文化的界限,超越性别与年龄的间隔,让所有人感同身受的根源。

  《驾驶我的车》的主线故事依然重叠了部分观众的人生,由此迸发出强大的共情效果。

  舞台剧演员兼导演家福(西岛秀俊 饰)开着一辆有十多年车龄的“老爷车”,他对车非常喜爱,保养得当,看不出多少岁月痕迹。

  她的妻子是作家,两人经常在床上对文本,丈夫是妻子作品的口述者和倾听人,而妻子也帮丈夫录话剧台词,以便家福在车上,利用收音机熟悉台词,靠着妻子的录音节奏来联系对白。

  

  两人结婚已十多年,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妻子对他的爱,直到他有一天撞见妻子与人偷腥,但他并没有愤怒宣泄,而是选择沉默离开。

  他继续接受着妻子的变现出的爱意,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直到妻子突然去世,他选择到另一个地方排演话剧,并且坚决不再出演主角,因为他发现角色的经历会引发自己对妻子的恨意,角色与自己经历的高度重叠,让他无法鼓起勇气登台出演“自己”。

  

  在选角过程中,曾经与妻子发生过关系的男演员出现,家福不想视他为情敌,但总感觉如鲠在喉。他会嫉妒,也会埋怨,他努力保持客观中立,想要从旁人口中得知妻子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除了“情敌”,还有“新人”。话剧社担心家福不熟悉当地路况,特地为他安排了专职司机,渡利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女司机,两人一开始在车内机会不会交流。

  渡利安静地开着车,放着家福亡妻的台词录音,两颗刻意保持距离的心,正在逐步靠拢,只是当事人并未预料到事情会如此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驾驶我的车》其实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但滨口龙介对《驾驶我的车》有着天才般的大胆改编,他丰富了人物性格,让视角从家福身上跳出,给出了更多的观察点,所以观众并不会察觉到这是一个小故事的扩充。

  取而代之的是,他用一种属于电影的宁静手法,来配合村上春树,精简朴素的文字,影片长达近3小时,这种恰当的慢节奏让影片开场40分钟后才出现正文,叙事强调节奏和气韵,想要用充分的时间来治愈所有的伤口。

  无论是发现亡妻出轨的丈夫,孤独的女司机,还是内疚矛盾的年轻男演员,他们身上都留有时间的印痕,那些历史留下的伤口。

  滨口龙介用时间来对抗时间,用时间来修复创伤,用时间来平复一切。

  

  所以,《驾驶我的车》是一部带着悲悯底色的治愈系电影。它是那些在情感上受过伤害,久久未能恢复之人的一剂苦口良药。

  片尾,家福放下了执念与怨念,重新走上了舞台,出演自己,也出演角色。

  渡利与家福的关系有了突破,她驾驶他的车,驶向了全新的生活。

  《驾驶我的车》之所以能够获得大奖好评,不仅在人物塑造与角色关系之上“大做文章”,而且还具有多重文本。表面上是生活伦理片,但在主线叙事之下,还有话剧舞台与汽车驾驶室,两个空间下的“潜文本”。

  

  相较于原著中仅是作为故事背景的戏剧元素,导演丰富了人物排演契诃夫作品《万尼亚舅舅》的段落,并将其与主人公和司机的交流一同构成影片的两条主要叙事线。

  于是,滨口龙介的编剧、村上春树的小说,契科夫的《万尼亚舅舅》,三重文本互文发力,戏剧元素几乎贯穿了导演的整个创作生涯。

  

  影片通过拍摄以肢体为核心的表演过程,是其探讨真实与虚构的核心工具。精妙的剧作结构与情节编排充分体现出滨口龙介创作手法的高阶之处,滨口一以贯之的对于都市男女情感关系的讨论在《驾驶我的车》有所变化,主人公被埋藏在内心的悲伤郁结牵引,而导演却通过戏剧排演的进行指涉,将剧场舞台与那辆红色萨博成为电影的两个核心空间。

  

  不得不说,《驾驶我的车》有一定的观影门槛。故事相对于《夜以继日》也不那么猎奇,但它依然内力十足,但遇到“对”的人,它依然能产生强烈共情感,治愈一些久未愈合的情感伤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