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西西弗斯

  啊,亲爱的先生,有人说“能劳动就是福气”是句空话,但对我来说这句话却有着重要的意义。-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寻梦环游记》剧照01西西弗斯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探讨人生的意义时说道:“一个人诞生,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生存而辛苦劳作,最后死去。”从这里,揭示出一个最简单但又令人深刻的道理:人终有一死。这里不讨论死亡,讨论的是活着的状态。

  《荷马史诗》中有一个关于西西弗斯的神话:曾经的西西弗斯,是科林斯的建立者和国王。他甚至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最后,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由于那块巨石太重了,每每推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

  西西弗斯不断地推动巨石,巨石又不断地滚落,体现了一种“钟摆式”的生活,直到钟摆的摆幅越来越小,这股推动巨石的力量被不断地消耗,直止毁灭。神话式的寓言体现出一种人类对于这种劳而无功的集体焦虑,这也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对生存状态的一个很好的总结。

  如果从人的最终归属出发,这种认识是睿智的,也是冷峻的,这种冷峻也可说成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西西弗斯不仅面临着推到山顶又不断滚落的巨石,同时也面临着力量的衰竭。将这一活动映射到人类生存。出生意味着死亡的追随;意味着力量的最后衰竭。

  《哈姆雷特》1994,剧照02生活中的西西弗斯

  由西西弗斯联想到生活现状,能列举出一系列的现象。

  自嘲为社畜的年轻人恰恰是现代的西西弗斯。当工作的意义逐渐被消解时,仅仅是一系列重复的动作,被囚禁在工作上,被困在发出噪音的机器设备上,抑或者是电脑的键盘上,望着那生活的巨石,只想不断地推而行进,但生活总是给他以毫不满足,又不可逃避,以单调、重复不断地周而复始,价值感、成就感和体力在此一扫而尽。

  美好的东西会消失,由荣转枯;人们的记忆会忘却,再也记不起以前往事;人与人之间,聚散无常;这些都像是“西西弗斯”般的,无法抵挡,无法克服,但这些就能阻挡继续生活吗?

  弗洛伊德曾把生存的本能定义为力比多,这种力量必须得到释放或者转化,否则这种力量会造成对自我的耗损,人必须做点什么。

  叔本华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那么西西弗斯推石的命运能否摆脱?

  基本事实是,人生来总是要被消耗的,只有摄取能量,没有释放,这种物质不可存在。重要的不是消耗,而在消耗后,又获得了什么?人们总是去外界去寻找一样东西,或者总是想留下什么痕迹,但又令人感到沮丧。

  《红楼梦》中说:“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来头还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也指明了,人类在推动巨石的过程中,或在劳作的过程中,不要忘却了自己的根本,欲望是人的动力,而并非人受制于欲望。

  03超越西西弗斯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说:“人身上伟大的东西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个目的:人身上可爱的东西正在于他是一种过渡和一种没落。”

  过渡是指人从最现实的人,走向最理想的人;没落是指,在现实的击败下,人屈服或坠落,尔后不断尝试。

  这句话正指出了人生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终点,人可以不断成长。

  关于西西弗斯的结局,神话中继续介绍道:“终于有一天,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散发一种颇具动感的美妙,他与巨石的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像舞蹈一样优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痛苦了。当巨石不再成为他心中的苦难之时,诸神便不再让巨石从山顶滚落下来,西西弗斯在这一奇妙的发现中超越了自己的命运。”

  这句话本质上说明了,尽管人生来无法抉择,人的最终归宿无法改变,但是当人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角色时,开始学会接受现状并予以反抗时,生命的意义却属于自己,激情不灭,才可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