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在位时最落魄的帝王,向富户借高利贷打仗,因无力偿还竟耍赖躲债

  原标题:在位时最落魄的帝王,向富户借高利贷打仗,因无力偿还竟耍赖躲债

  文/格瓦拉同志

  在传统的印象中,身居九五的帝王大概是最不缺权力、金钱和女人的角色,每天应该过着万众叩拜、纸醉金迷一般的生活,甚是威风八面、逍遥快活,不知道要羡煞多少旁人。不过在东周末年,却有一位帝王非常落魄,不仅享受不到万众叩拜、纸醉金迷一般的生活,而且还需要借高利贷打仗,因无力偿还竟然躲债,当起了“老赖”,真是给后世帝王丢尽了脸面。此人,便是周朝末代天子赧王姬延。

  按照太史公司马迁的说法,春秋战国是一个“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的超级混乱时期,此时的周天子权威坠地,徒有一个“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根本无力仲裁天下事务。齐桓公、晋文公之时,周天子尚能得到优待,但二君去世后情况完全改变,各强国只有出于争霸的需要,才会打出尊奉王室的旗号,一旦目的达到,马上又会对其弃之如敝履。

  但即使如此,由于没有任何一国强大到能取代王室的程度,再加上周天子尚且有残存的利用价值,所以周朝自东迁洛邑后,尽管地盘、威望不断缩减,但依然又苟延残喘的存在了500余年,也算得上一个奇迹。不过,周王室的气数,终究还是在赧王姬延时期终结。

  周赧王是东周第25位天子,在位59年时间,期间正赶上战国形势由列国争雄到秦国“一家独大”的转折期,王室的权威到了他这一代算是彻底碎成渣。此时的秦国,凭借着商鞅变法后的国富兵强,驱使虎狼之师肆意欺凌山东诸国,兵锋直逼王室辖区,常令赧王有危亡之忧。不仅如此,此时周王室管辖的弹丸之地还分裂成西周、东周两个诸侯国,相互间敌视、征战不已,“家事”不宁的现状也令寄居西周的赧王操碎了心。

  深处内忧外患的赧王,对于国家的前途很迷茫、很无助,但更多的则是不忿,尤其是在回想西周诸王的荣光后,这份情绪往往会变得更加强烈。加上身边不谙世事、颟顸迂腐朝臣的挑唆,渐渐地,赧王竟然有了重振国运,恢复王室尊严的念头。而要实现这项宏伟计划,联合山东六国击败、削弱、灭亡秦国,是其中最最关键的一环,而赧王的主要“发力点”,也正在此处。

  就在赧王为如何“破局”发愁之际,此时的楚国恰好赶来“助攻”,其使者请求赧王以天子名义,号令山东六国协力攻秦,以重振天子威望,而楚国自当出重兵实施该计划。赧王闻言大喜过望,竟然在没有得到其他五国肯定回复的情况下,就急吼吼地命令西周公招募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准备出征。由于缺少武器、粮饷,赧王便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并付给他们借券,答应大军胜利班师之日便以战利品加倍偿还。

  公元前256年,在准备就绪后,赧王命令西周公率军赶赴伊阙,并号召其他六国及时响应。然而让赧王大失所望的是,除楚、燕两国合计派了数万兵力参战外,其他四国均因畏惧秦国的攻伐,根本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赴约。由于伊阙的总兵力不过数万,而赶来参战的秦军则有数十万,敌我军力对比之悬殊,根本没有取胜的任何可能。西周公不敢进兵,在获知四国无意派兵的消息后,只能率领士气涣散的军队返回国内,此行无功而返。

  周军虽然无功而返,但富户们却不甘心借出去的钱“打水漂”,纷纷拿着借券向朝廷讨债。这帮人从早到晚都聚集在宫门外,喧哗不止,声音直传入内宫,中间难免会有刺耳、不中听的话。赧王羞愧万分,悔恨自己当初的决策轻率,但凭借自己那点可怜的“家底儿”又还不起欠债,无奈之下只好做起“老赖”,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躲清闲。那些富户又气又恨,便将这个高台称为“逃债台”,这也是成语“债台高筑”典故来源。

  此则史实见诸于《汉书·诸侯王表序》,书中称“自幽、平之后,日以陵夷,至虖厄岖河洛之间,分为二周,有逃责之台,被窃铁之言”。唐朝历史学家颜师古在此注解到:“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其中的“责”通“债”。

  周天子虽然撤了兵,但被惹恼的秦国却并不善罢甘休,派重兵进攻王室辖区。赧王恐惧无计,只要让西周公入秦谢罪,“自愿”献出九鼎、城池、人民,作为交换条件,希望秦王能饶过赧王和自己的性命。秦昭襄王欣然接受西周公的条件,派兵进占西周国。同年(前256年),周赧王姬延羞愧愤恨而崩,国运长达800余年的周朝正式完结。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