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风云(第一卷:金戈铁马02)

  

  公元942年,当了7年儿皇帝的石敬瑭去世。

  用一句话来评价石敬瑭的一生,就是“生得英雄,死得屈辱”。

  一是给人当儿子,遭到天下人耻笑,屈辱。

  二是割让燕云,直接影响了后来400年,以后的历代君主都要直面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屈辱。

  他死后,养子石重贵继位。

  石重贵颇有几分骨气,他跟耶律德光说:“先帝(石敬瑭)是你册封的不假,但现在,我这个皇帝,是我国自己册立的,跟你没啥关系,作为先帝的儿子,我可以叫你爷爷,但是称臣就不必了。他甚至发了一道圣旨——生擒德光者,擢升节度使。耶律德光很生气,决定教训一下这个孙子。在强大契丹骑兵面前,石重贵毫无招架之力,很快,耶律德光就占领了开封。

  后晋这个朝代,十一年前由契丹缔造,十一年后又由契丹终结,可以说是亡得其所。后晋是亡了,石重贵和他的皇亲国戚也被发配到东北。可是国家这么大,总要管理。耶律德光决定自己来,我们的梦想不就是南下统一中华吗,现在它就在眼前。耶律德光穿上中原皇帝的衣冠,召集后晋的文武百官,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耶律德光,生来就仰慕中原的文化,我学习汉语,熟读诸子百家,已经是一个精神上的汉人。我跟你们没有什么不同,我来统治你们,你们也不要有别的想法,契丹认和汉人,以后都是一家人。你们以前是什么官职,现在就是什么官职,至于薪水,也会适当提高。总之,一切照旧,大家该干啥干啥,不要搞事情。

  对于后晋那些文臣武将来说,出来混,除了个别有野心的,大多数人就是养家糊口,有个一官半职,能保一家衣食无忧,就是人生的意义,别无他求。谁当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大家都争相上表,以示服从安排。

  老实说,之前的耶律德光心里还是没底的,怎么说自己也是个外族人,虽然嘴上极力强调自己对中原文化的向往,但他们会买账吗?现在,看下面人的表现,好像没什么反对的声音,他也大大松了一口气。一切顺利,他决定不走了,就在这里安稳做他的中原皇帝。

  但是很快,他发现有个人好像对他不是很服。确切来说,是他的表现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积极。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份非常特殊——河东节度使——刘知远。

  跟石敬瑭一样,刘知远也出生在太原。他小时候性格很内向,平时少言寡语,体质比较弱,经常得病。这种小孩,在孩子堆里一般是受欺负的对象。但他有一种比较特别的气质,眼睛里白多黑少,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死鱼眼,配上他紫黑的脸色,不知怎么就给人一种很威严的感觉,他盯着你的时候,你不自觉就会害怕。刘知远也是个苦出身,年轻的时候生活实在是很困难,就去给一个李姓的大户人家当了上门女婿。在古代,礼法远比今天森严,做上门女婿的,地位很低,一般人都看不起他。长得很困难,家庭条件也很困难,又是个上门女婿,被所有人歧视,在那个年头,比他混的惨的也不多了。他心里憋屈,但不服命。有一次牧马时,他的马踏坏了寺庙的庄稼,被寺里的几个僧人逮住,他长得就比较拽,僧人觉得他看起来不服气,当场就把他捆起来,暴打了一顿。挨了一顿打的刘知远越想越气,爆发了,他不甘心这样一直受欺负,他要出人头地,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真正害怕他。

  不久,他就去当兵了,投到李嗣源手下。他作战英勇,打仗不要命,很快就被升为偏将,和老乡石敬瑭一起共事。

  一次在李嗣源和后梁军作战时,石敬瑭的马甲断裂,眼看就要被后梁军追上,命悬一线。刘知远果断把自己的马让给石敬瑭,自己骑上石敬瑭的战马断后。所幸最后突围成功。经此一役,石敬瑭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在自己担任河东节度使后,要求李嗣源把刘知远调到自己身边,刘知远也就成了石敬瑭的亲信。

  石敬瑭登基称帝后,刘知远当上河东节度使。

  耶律德光攻进开封的时候,刘知远没有任何动作,静静地看着这场战争。耶律德光登基,各路节度使俯首称臣时,他依旧没有任何动作。

  前面我们说过,河东节度使意味着什么。那是帝国第一号大军阀,现在后晋亡了,所有的眼睛都盯着他。

  耶律德光很急。刘知远,你在想什么。

  思虑再三的耶律德光决定给刘知远写一封信,想跟刘知远谈谈心。

  驻扎在太原的刘知远,很快就收到这封新皇帝的亲手信函。

  他不紧不慢,缓缓展开信纸,信是这样开头的:知远,我亲爱的儿子,你好吗...

  刘知远看着这封信,脸上看不出悲,也看不出喜,看不出任何表情。

  此时身在开封的耶律德光在想:我写的情真意切,刘知远看完信,内心一定会充满温暖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可是刘知远一直没有回音,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没有语言,没有动作。

  耶律德光很郁闷。难道我表达的关爱还是不够吗?中原人不是很喜欢给别人当儿子吗?我还能如何向他传达我的父爱呢?

  郁闷过后,耶律德光也不免心生怨气,又派人给刘知远传话:你一声不吭,不事南朝,不事北朝,究竟要怎样嘛?

  所谓不事南朝,是指开封城破时,他没有为后晋出兵抗击辽国,完全坐视不管。不事北朝,是指现在辽国接管后晋,他也没有俯首称臣。

  日子又是一天天过去,刘知远还是没有回复。

  直到十几天后,信使终于带来信息——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定国号为“汉”。

  其实,刘知远一个苦出身的穷小子,受尽屈辱,刀光剑影里成长到今天的河东节度使,又冷眼旁观了那么多王朝更替,早已处变不惊。他一直蛰伏,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有十足把握的时机。

  当年石敬瑭做契丹的儿皇帝,刘知远内心就很反对,他觉得这实在是丢人。现在他认为,后晋虽然投降契丹,那只不过是被耶律德光和契丹铁骑所震慑,一旦生乱,必然会上下离心,反抗契丹的统治,契丹主不可能久留中原。

  刘知远不急,有人替他急。部下进谏说:如今中原无主,大王声势日隆,理应借此时机,一举正位,号召天下,共同驱逐鞑虏。

  刘知远当即拒绝:万万不可,我乃后晋臣子,若非先帝当年提拔,我焉有今日,如今少帝虽然蒙尘,但尚在人间,我怎敢轻易背弃,理应迎回太原,则天下回复指日可待(场面话别当真)。

  这都是套路。同姓的正常大位继承自然不用这些套路,但异姓取代式即位是必须要这些套路的。自己绝对不能直接腆着脸说我想当皇帝,得下面拱火,然后你要严词拒绝,想要表演得更完美点,甚至可以威胁杀掉劝进的人,以表示跟“害”我不忠的人不共戴天。等下面劝进次数多了,再以一种极不情愿的表情“勉为其难”——我是不想当皇帝的,是你们非要我当的,我别无选择,都赖你们。

  这里我们得说说“劝进”这事儿,为什么实力派武将下面的人这么热衷于劝进。像张载“横渠四句”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是道德高尚、志向远大之人的追求,古往今来也没几个人能做到。普通人出来混,都是为了荣华富贵。对大兵来说,战场杀敌,攒够军功,就能升级。对小吏来说,宦海浮沉,刷够资历,就能升官。然而一个人,兢兢业业,终其一生,又能爬到多高。谁都渴望有捷径,一步登天。而劝进,就是这样的捷径。皇帝是天下之主,是最高的存在,拥立一位皇帝,功劳有多大?一旦拥立成功,立马一人得道,跟着鸡犬升天。拥立有没有风险?有,若是你拥立之人被剿灭,你也有掉脑袋的风险,但是收益更大。尤其在五代这个乱世,皇帝轮流换,实力说了算,老大实力到了,那还不赶紧把握机会。所以,刘知远下面那些人个个不甘人后。

  刘知远越推辞,手下的将士越急,文武部众汹集校场,山呼万岁,盼刘知远称帝。刘知远还是拒绝。

  近臣杨邠(bīn)更是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大王百般谦让,只怕寒了将士们的心,到时候人心一变,反而生出变故了。

  大将郭威也劝进:不要再迟疑了,再迟恐变。

  行了,差不多了,火候到了。这个时刻,就是刘知远等待的最好时机。

  公元947年二月十二日,刘知远称帝。耶律德光,你不是问我不事南朝不事北朝,意欲何为吗?那我今天告诉你——我事我朝。

  该来的还是来了。对于耶律德光来说,刘知远称帝,既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为,前面两个河东节度使都反了,李存勖,石敬瑭。河东节度使造反好像是传统,大家也都习惯了,今天你反了也不奇怪。再者,你跟石敬瑭过命的交情,替他复仇,也算合情合理。意料之外是因为,好歹我是契丹,我灭了李从珂,终结了后唐,又灭了石重贵,终结了后晋,你算老几?简直不自量力。

  耶律德光决定要剿灭刘知远,杀一儆百。

  但是,还没等动身,就遇到了一个大麻烦,而且这个麻烦很致命。

  契丹兵都是北方游牧民族,他们长期来都在边境劫掠,劫掠中原边境线就是他们的传统。这次南下,自然死性不改,打到哪里就抢到哪里。民间是怨声载道,纷纷集结起反抗力量。如果说中原的军人当兵只是为了有个工作,混口饭吃,但民间组织起的义军,那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往往能爆发出比职业军人更猛烈的力量。为了应付这些义军,契丹兵已是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力气去打刘知远的后汉军。

  加上刘知远又登高一呼,自立为帝,老百姓有了主心骨,全国反抗契丹的声势越来越高。不怕战场的两军对垒,就怕人民的汪洋大海。耶律德光眼看不行了,决定撤退,回去吧,这地方太凶险了,还是老家更适合我。

  耶律德光一路往北撤退,途中不幸重病,逃到河北地界一片树林时,突然就暴毙了。后人称此地为“杀胡林”,“胡”就是指契丹,也可以泛指北方的胡人。今天此地是一个叫“乏马”的村落。

  还没交战,契丹就已经顶不住民间的武装压力,全面溃败。刘知远几乎兵不血刃就进了开封。

  刘知远能够成功,正是因为他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分析了天下局势后,准确预判了民意。知道契丹不能久留中原,在民间反抗力量达到顶峰时果断出手。

  刘知远进了开封,在这里建都。改年号为“乾祐”,大赦天下。过去的皇帝,一惯是靠搜刮民间来犒赏将士,他一改传统,拿出宫中的财物来劳军,在民间得到不错的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刘知远吸取历史教训,这次任自己的弟弟刘崇为河东节度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