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华裔钢琴家刘晓禹:8岁才开始学琴,每天就练习15分钟

  

  刘晓禹的成长经历跟大家印象中的琴童非常不同。

  8岁才开始学电子琴,10岁才有第一架钢琴,每天弹15分钟就跑,学琴前几年都在瞎玩……

  这么一位非典型琴童,是怎么拿到今年肖邦大赛冠军的呢?

  

  1、每天15分钟练习,保护了天才的内驱力

  1997年,刘晓禹在法国巴黎出生,6岁时,跟随父母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

  与许多出色的钢琴家不同,刘晓禹起步较晚。他8岁才开始学琴,而且学的还是电子琴,练琴只是他众多爱好中的一个。

  

  别的孩子都被父母逼着学琴,边弹边哭。刘晓禹却完全出于兴趣,他每天只弹奏15分钟左右,不想弹了就去玩其它的,家里人也不强迫他。

  后来还是他自己觉得55个键的电子琴没办法满足自己,要求父母给自己买一架钢琴,这才在10岁这年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架钢琴。

  

  厉害的是,弹立式钢琴仅仅1年,11岁的刘晓禹就开始成为各大钢琴比赛的常客,并且还拿到了奖。(天才的世界果然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再后来,刘晓禹先后求学于蒙特利尔音乐学院、蒙特利尔大学,如今师从于加拿大籍越南钢琴家邓泰山(第10届肖赛冠军得主)。

  

  现在回想起自己学琴的经历,他说,最大的感受是:没有压力。

  他认为,正是因为爸爸妈妈没有逼迫他,所以,在别人眼中枯燥乏味的练琴,在他看来,却像是趣味十足的电子游戏。打怪升级,每一点进步,都会有如游戏通关后的兴奋感。

  

  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天才钢琴家的成长模式罢了,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有什么参考价值呢?

  相比于一些2、3岁就开始吭哧吭哧学琴,一步一个脚印的孩子来说,刘晓禹的成功,不乏有天分的作用。

  但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天才儿童最终都“泯然众人矣”,又有多少人能坚持练琴十几年,二十几年始终葆有兴奋感和新奇感?

  其实,真正帮助一个孩子走向成功,并且不断成功的,是他们的自我驱动能力,我们俗称内驱力。

  

  而刘晓禹的内驱力,对钢琴的持久兴趣就来自于父母的保护。

  一方面,父母没有逼迫,所以练琴在他看来和游戏是一样,他非常享受练习的过程。

  另一方面,他的父母并不是急功近利的人,相比名次,更看重孩子如何在音乐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有没有学到东西,是否把作品演奏得更完美。

  所以,晓禹对待钢琴也没什么胜负欲和功利心,完全享受与钢琴和作品在一起的每一分钟。

  

  14岁那年,刘晓禹有机会与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队合奏,那时的他在舞台上完完全全的与作品融为了一体。

  这种完完全全的兴趣驱动,没有外在压力和功名束缚的环境下,造就了新一代的“钢琴王子”,也让我们看到了培养兴趣,培养孩子内驱力的另一种可能。

  2、选择爱好的自由,让他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刘晓禹在中国的首秀,是在2014年,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奏。

  

  2018年,他故地重游举办独奏音乐会,在推荐这位钢琴少年时,北京音乐厅这样介绍他:

  “刘晓禹从小就习惯凡事自己动脑子找答案。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一次和乐团合作演奏时,就敢向指挥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赢得了指挥的好感。”

  刘晓禹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得益于童年时期,父母对他选择兴趣爱好的态度。

  

  刘晓禹的父母没有逼着他学习任何一项业余技能或者爱好,所有的喜欢来自于这个小伙子自己的选择。除了弹琴,他还:

  精通围棋、赛车、游泳喜欢下棋、扑克牌、变魔术、搓麻将爱玩游戏机、打乒乓球、桌球、保龄球…

  选择爱好的自由,让他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寻找并探索想要的一切,不同的爱好,又同时拓宽了他的思维,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刘晓禹弹琴,总是能够表现出每一首曲子的内涵及层次,他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找理解的灵感。

  

  而灵感的来源,又和他精通3种语言(英语、中文、法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他用中文对答如流,没有掺杂一个英文词汇。

  这样的中文教育成果,只能是家传的因素了。

  刘晓禹也说:精通一门语言,便掌握了这门语言背后的璀璨文化,进而能不断汲取浩瀚历史的灵感,使自己徜徉在音乐领域不断精进。

  

  3、比赛之后,刘晓禹还是刘晓禹

  肖赛公布结果之后,赞誉也随之涌来。

  刘晓禹却说,“比赛后,我还是那个刘晓禹,没有任何变化,只不过是我的个人价值被大家看到了而已,我想作为演奏家最困难的就是保持新鲜感,灵感和创造力。”

  

  他还说,“肖赛应该算是一个新的开始,我甚至觉得它给我带来了一种使命感,让我有责任不断提升自己。”

  他表示,自己并没有一夜之间变成明星的感觉,他还是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并且一定留出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

  能有这样谦虚谨慎的态度,相信和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分不开的。

  

  肖赛冠军的头衔为他带来了为期4个月、16场的全球巡回演出。此外,他还接到了伦敦交响乐团等顶级乐团的合作邀请,以及到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机会。

  让我们一起祝福这个华裔少年,在艺术的世界里越走越远,未来可期!

  

  写在最后:

  不同的教育思维,便会在孩子身上不同的方面起到作用。

  注重应试,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很牛,但很快达到瓶颈,创造力不强;注重创造力、想象力,孩子可能短期内成效不显著,但后劲很足。

  刘晓禹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不仅仅是因为天赋,更重要的是他的父母是如何培养这份天赋的。

  正如电影《侏罗纪公园》那句富有哲理的台词:Life finds a way.能够随心而动,发现最好的自我,或许这就是自由的力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