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清大太监李莲英真容照,阴气十足令人寒颤

  李莲英,原名,1848年,出生在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人,祖籍山东齐河。根据其墓志铭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8岁入宫。清宫档案也证明,他的确是在咸丰七年(1857年)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

  李莲英兄弟四人,排行老二,他父亲原是河间府一带的无业游民,由于经常帮助他一个没有子女的远方叔叔干活,后其叔父认其为子,并为其娶得一房妻子。由于李莲英父亲勤劳耕作,李家的日子过的也很不错。其叔父去世以后,李莲英家被迫迁往北京。在北京李莲英父母亲做制皮工作,被称为"皮硝李"。此时李家的生活状况不是很好,故李莲英入郑亲王端华府当。民间传说,李莲英来到北京,由于掌握了一套梳理新发型的技术,又托同乡太监沈兰玉介绍,进宫当了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并由此受到慈禧宠爱。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李莲英靠梳头发家。实际上李莲英不是特定给伺候慈禧太后梳头的。

  李莲英是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他从安德海事件中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摩主子的脾气和爱好,千方百计地讨主子欢喜,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墓志铭中说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也就是对主子恭敬,对下属宽厚,多少年来不敢松懈。这也算是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吧。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常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贵重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是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太后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