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天乐刘青云叹火中戏不易 看电影学逃生
刚刚过去的长假,许多人在“逃”,逃出城市的雾霾,逃离风景区拥挤的人流,逃离台风引发的水灾……我们经常与灾难做着斗争。
国庆档开始热映的电影《逃出生天》,高楼火灾惊心动魄,这场逃生之旅,也引发了影迷对华语灾难片的兴趣。无疑,这部票房已过亿的电影,又一次把国产灾难片提升了N个档次。
国产灾难片正在逃出生天
以前看国产灾难片,电影烂得对观众来说就是灾难。而电影《逃出生天》或许是中国灾难片“逃出生天”的突围。
场景+剧情,从“救灾片”中突围
说“灾难片”这个话题前,先来看看观众吐槽,“《逃出生天》是不错,但对这个片子不满的地方就是煽情和巧合的安排太过刻意,植入太多啦。”“看过韩国电影《摩天楼》的观众,是不是觉得《逃出生天》有点眼熟?”其实这都不是问题,同样的“火灾”,可以有不同的救法嘛。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适合全家一起看的消防安全宣传电影,那么这也是娱乐功能之外的惊喜。
我们判断一部灾难片好坏,目前是以好莱坞为标准的,在诸如《泰坦尼克号》、《后天》、《狂蟒之灾》、《2012》这样的灾难片中,玩的都是两大元素:灾难场景和剧情推进。首先要营造“灾难”的震撼视觉效果。其次就是剧情,主人公历经自救与救人,最终有惊无险。如果要加一点说教,那就是各式各样的灾难之下,都有着一个现实:人类在灾难面前极其渺小,人类情感在命悬一线时接受考验。《逃出生天》算是有了这样的“标配”:熊熊烈火,千钧一发,智勇救命。我们必须提醒恐高症重度患者需要回避影片的高潮段落。而在剧情上,没有用很长的时间铺垫人物和事件起因,开场20分钟过后火灾就弥漫大楼。灾难将消防队长和妻子、医生与病人、三口之家、保安父子、做贼心虚的哥俩等联系在一起。在灾难面前,无私与自私、怯懦与勇敢、贪婪与奉献等人性通通现出原形。
以前的国产灾难片几乎都是表现救灾者如何帮助群众战胜灾难,被影迷戏称“救灾片”。《惊涛骇浪》、《极地营救》无不如此,号称“中国首部灾难大片”的《超强台风》失效不够,着重展现百万人员大转移的过程。而要说国产灾难片的前进脚步,冯小刚功不可没,先后拍出了《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只不过前一部落脚在震后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后一部手法文艺,没想往商业娱乐的路子上走。《逃出生天》同样有不少主旋律的情节。只是导演彭顺彭发兄弟在操作上,没有强行插入硬宣传,没有极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或是公共职能部门的努力,着力刻画灾难面前的众生相,避免《逃出生天》成为“救灾片”。虽然相对于好莱坞灾难片而言还看不到突出优点,但它肯定令国产灾难片上了台阶,属于里程碑式的一部电影。
3D是标配,特效来助阵
《逃出生天》的成功,与3D技术不无关系。在大火中逃难,让观众身临其境。现在国内观众就吃这一套,否则的话,就不会有专为中国观众回炉的《泰坦尼克号》和《2012》3D版了。
说回到《逃出生天》,观众戴上3D眼镜置身灾难场面,震撼自不必说,熊熊火焰,大楼即将坍塌,险象横生,命悬一线。有观众这样形容,“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有看惊悚片的感觉,尤其是吊车营救的那个场景,我旁边的女朋友眼睛都闭得严实,不敢看。而火烧引起的各种崩塌效果,更令观众频频尖叫。”但跟好莱坞相比,的确还有很大的差距,“电影以远景和广角来表现失火的大楼,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再用近景来显示烈火在人群和楼道中的肆虐。看了本片的幕后花絮,电影采用真火+CG渲染(电脑特效)的方式来营造效果,看了拍摄过程中真的烧毁了不少东西。电影的视觉效果愈加成熟逼真,但还不能与好莱坞同类题材的电影相提并论,因为本片的一些CG场面与真实场景的结合过程中,还是会看到电脑特效的痕迹。”影评人李东子如此评价。
不管怎么说,被好莱坞灾难片养大了的中国观众,口味是颇为刁钻的。但这也说明灾难电影有很大的商业潜力和上升空间,《逃出生天》开了一个不错的头。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唐爱明采写
灾难片剧情惯用四步走
80后编剧罗小兵说,其实灾难片在剧情上都是四步走的路数。
灾难发生前:歌舞升平,男女主角幸福得不得了,人世间的所有美好正在发生。比如泰坦尼克号上,无论头等舱的贵族还是三等舱的贫民,都在进行各种聚会。
灾难发生时:毫无防备,悄然袭来。此刻电影大量运用了电脑特效、蒙太奇、分镜头等技术,造成气势宏大、极具震撼力而逼真的灾难场面刻画。此刻为了让观众叹为观止,可以运用各种元素。如《海神号》中,巨轮受损海水涌入,船体倾覆天崩地裂,电器破损漏电漏气。
灾难发生后:逃难过程充满艰辛,开始进行人性刻画。灾难隐患不时闪现,紧张刺激,关键时刻,男女主角会做出一些决断,还有英雄闪现,最终转危为安。《海神号》中迪伦一伙为了逃出,从电梯井里往上爬,但关键时刻因为绳子承受不了三个人的重量而不得不放弃一个人,这不是《垂直极限》中的经典情节么?没关系,只要激动人心就行。逃出生天后:其中一个主人公活了下来,更加珍惜生活。
火中演戏谈何容易
一个烟头引燃摩天楼,火势凶猛,毒烟威逼,起重机吊臂救援,借助绳索攀楼,电梯槽注水冲击地库……这场《逃出生天》的戏看得观众如亲临火场,神经紧绷,而演员在真实火场中拍摄的辛苦也就可想而知。
本报记者采访到《逃出生天》的导演之一彭顺,以及两位展示救援好身手的男演员刘青云、古天乐,请他们来谈谈如何拍这出火戏。
彭顺
唯有面对死亡时 才懂亲情最重要
彭顺、彭发两兄弟“烧钱”拍摄3D灾难片《逃出生天》,彭顺说,带观众“入”火场,是他非常想做的一件事,女主角李心洁是导演彭顺的妻子,她参与这部戏拍摄,也让刘青云、古天乐放心大胆地接拍。哪知因此片中70%的火和烟都是真的,演员的动作表情就不是演出来的,那是真的害怕。
火场 烟、火也会“NG”
华商报:你做到让观众“身陷火海”,但亲眼见到火场的人并不多,你怎么做到100%还原?
彭顺:当现场画面已有真火,加的假火就必须逼真。我自己看画面都分不清哪些火是拍摄时放的,哪些火是后期加的,才叫满意。我们请真正的消防员和救护人员在拍摄现场做顾问,把他们平日火警时看到的实情、做出的行动、手势都用到影片当中。我是个不喜欢依赖特技的人,觉得演员在火及烟的热力威逼后,才能表现出最真实的效果,所以这部戏70%的火及烟都是真实的,我希望画面能真实,时常要求爆破组把烟放大点,火放大点,但这却导致演员危险性增大,到了后期拍摄,连我自己都不好意思,所以也有一部分是特效,先不说演员能否演戏,就是机器都一度不能正常操作,所以还要懂得适可而止。
华商报:拍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
彭顺:拍电影演员,摄影机NG(NO GOOD,意为“不好”,需要重新拍摄)很正常。但这次我才明白,原来火及烟也会“NG”,我们拍一个镜头,可能演员做好了,摄影器材没问题,火却不够大;那再拍一次火大的,或许演员没问题,摄影器材也没问题,烟又不够多或者太多。我们拍过一个很震惊的镜头,它需要一团火向着地面冲去。火一放,势头立即就大了许多,火贴着地板就冲向天花板。当时我们有一块遮光用的but-terfly,一下子就烧没了,有盏灯不停摇动,随时会掉下。幸好这个镜头我安排人跟火分开拍,如果当场有人在,一定会受伤。
表演 感谢古天乐锻炼手臂
华商报:看两位男演员登高爬低“非典型性救援方式”看得观众很兴奋,但你是怎么想到的?
彭顺:我第一次跟古天乐合作,真的很感谢他,除了影片加插一些他的构思及意见,体力上他也帮了我不少。我设计了两场关于他用消防绳救人的戏,我们试过假装拉人上来,但效果不逼真。他是真把人拉上来,没力气就冲撞窗口,都需要他手臂的力量。拍戏前他特意去健身,把手臂练强壮,练到连戏服都穿不下。
当我经过一条真实街景时,我幻想移动起重机吊臂到大厦救人,从没见过也相信没人用过这种方式,构思时很兴奋。但到拍摄、放好机位时,才发觉自己在走一条不归路,因为火场内外戏牵涉问题很多,如何带动气氛?所有演员的戏份安排、拍摄次序如何?还有那十天外景中,我担心下雨,每天压力都好大啊。
华商报:3D摄影机器自重是很大的,加上动作场面多,还有潜水戏,会不会增加了拍摄难度?
彭顺:最后一场跳升降机(电梯)槽的戏,之前几天演员很轻松,只需要爬楼梯下来。到最后电梯间积水,他们要潜入底部,在一个四方泳池中做戏。浸在水中首先很冷,其次水很脏。实际上我们搭了两层电梯内景,去装作四十层的升降机槽。立体3D机器实在太大了,升降机槽空间却很小,令分镜及摄影机镜位摆放困难。爆破积水灭火,拍前想得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很困难,坦白说我不放心全部用特技,效果可能失真。只能找来几个大水缸,用镜头逐个拍,每次爆只有几秒钟时间可以拍,但重新注满一水缸却要45分钟,两个水弹爆出来效果如何?只能在开拍前一次次尝试调整,测试安全性没有问题,才敢叫演员下去爆一次,爆这两个弹灭这场火,最少需要六十个镜头,所以电影不是只有导演就可以,要所有工作人员,前期后期的人配合才做到这个效果。
技术 刘青云“高空救人”是特效
华商报:这不是你第一次拍摄3D电影,是否在开拍前就计划火灾场面一定要立体影像来表现?
彭顺:3D是潮流,构思这个故事时有很多火灾场面,同时我也做了一些测试,用3D效果呈现火灾场面非常震撼,带观众“入”火场,是我非常想做的一件事。这次拍摄难度较高,一是用两部3D摄影机去拍;二是火及烟令摄制困难,让3D三维效果更难捉摸。我们请了一个美国立体调校师,他在现场立即就能作出调校,将景深、距离、三维效果调校得很准确,帮助减轻后期工作。这部戏从写剧本到拍摄完毕共花三年时间,构思一年,拍摄半年,剩下一年半都是后期制作。很多场景都涉及特效,比如刘青云用吊车吊臂救人牵扯大厦内外景,就需要用计算机技术,把广州市某一段马路、大厦抠出来,再叠加到拍摄用的布景上,让观众感觉刘青云是站在四十层高的地方。
华商报:影像技术愈发精进,让观众领略惊险刺激的观感,作为电影导演,你怎样兼顾人文观点的表达?
彭顺:一群人入大厦遇上火警,进大厦前他们都有“关系问题”,例如刘青云、古天乐这两兄弟反目四年没说过话。刘青云、李心洁这对夫妇也因将要出生的婴儿有争执。也有两夫妇只顾做生意忽略自己女儿的冲突,还有医生对病人的态度。“逃出生天”的意思除了他们逃出火场,还解决了每个人的心中问题,因为火场里必须同心合力,才能解决眼前的灾难。我想带出的讯息是:当人面对死亡时,才发现唯有亲人关系才最重要,物质名利都不重要。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任奕洁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