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幸存者偏差吗?
举个非常形象的例子:比如说有1万个人面前都有一扇门,生门和死门,每一次选择都有50%的人选择了死门,但是存活人总能进入下一个关卡,直到最后1万个人中剩下了这一个幸运儿,他留下一句话,只要勇往直前就能取得胜利!
从这个例子中就能感觉到,1万人都是勇往直前,同时大部分都都命丧黄泉了!但是死人不会开口反驳,所以成功者必定有人追随,而且他也拥有事实的依据来支撑他的理论。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这些极少数的人被放大化,让你觉得触手可及,在不了解数据背后的情况下,成功的概率好像很高,事实是很残忍的。
招商银行联手贝恩公司以“回归本源”为主题发布了《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这是招行自2009年首开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研究先河以来第6次发布系列报告;报告中几个重要的数据:
截止2018年底,中国拥有1000万以上可投资资产(自住房不算)的人群,已达197万人。
2018年中国人口规模约为13.9亿人,按此计算,该占人口比例不到全国人口的千分之(0.14%)他们的可投资资产总量则高达61万亿人民币,而2018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量是190万亿,占比约32.1%。
数据显示,超过11亿人从来没有出过国,超过10亿人从来没有坐过飞机;在全国社会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官方公布的平均工资数是7832元(税前)。
看到这个数据后是不是觉得自己身边没有千万富豪很正常,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普通人才是社会的主流,像创业失败才是正常,而成功都是经历过无数个失败堆积起来的。
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钱真的是省出来的,小到个人,大到公司,都会有成本的控制,而压缩成本的根本就在于省钱;在我接触所有的生意中,在应酬方面做到大气,而在生意中可以算到分的人占大多数!
父母节省的孩子会大手大脚,父母慢性子孩子会急性子;社会规律总是让不同的人能经历同样的事情,感受大相径庭。
我认识俩个同学,A同学和B同学,A同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上班,每月有3000快,B同学去了国企每月有2500快的收入;A同学每月固定开销,精打细算,总有结余将钱打给母亲,B同学没有计划始终月光族,还欠了信用卡。A同学和B同学都有一个创业梦,A同学想着攒到钱了去创业,而B同学辞职去了大城市,拿到了高薪。5年过去了,A同学在老家买了车买了房还有存款准备结婚,而B同学在大城市租着房子还着贷款。
钱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通,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大学并没有教我们如何理财;而通过事实证明,财富的积累都是通过点滴,而非赚快钱,花大钱!
我听闻一个40岁的企业家说自己身边年少成功的人最后都在栽了,而且没再起来,成本并非越早越好,见过的事情,经历的故事太少,抗风险能力太低,可能大风把你吹到了天上,但是风变小了你就掉下来了,还在飞着的那些人,不是造了飞机就是减轻了自己的体重。
聪明的人往往没有恒心和毅力,总去追求所谓的窍门,并非万事都有窍门,而磨刀不费砍柴工也是在恰到好处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说一把破刀,费了劲去磨好了再去砍树,而直接砍树的人已经砍完带回家了,这磨刀就是一件愚蠢的事情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