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如果拥有三天光明,她会选择一天去博物馆:

  “这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我想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那变化无穷的万古千年,这么多的年代,怎么能被压缩成一天呢?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博物馆时光》剧照

  在博物馆,我们能遍览珍贵的艺术品,既能直观感受文物之美,也能加深对文明和历史的认知。

  平日里被压抑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在博物馆都能得到释放。

  在法国,卢浮宫就像学校一样,让年轻的灵魂从古老的建筑物中汲取营养;而去伦敦,则一定要到大英博物馆走一走!

  

  大英博物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

  被公认为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大英博物馆,一进门,你定能看到一队队兴奋的孩子走向埃及厅,勇敢地看向神秘而恐怖的霍尼吉提夫木乃伊棺;

  

  霍尼吉提夫木乃伊棺

  霍尼吉提夫是古埃及托勒密三世时期阿蒙神庙的一位大祭司

  走进33号中国馆,大英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这里就占了三件,分别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和大维德花瓶。

  

  《女史箴图》(局部)东晋,顾恺之

  它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

  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地藏十王图》 五代时期

  大英博物馆拥有敦煌文物1.37万件之多

  

  大维德花瓶 元

  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

  大英博物馆,也是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海外博物馆。目前藏有中国文物23000件。

  包括 书画、青铜、玉器、瓷器、织品、雕塑、金属、漆器、服饰等,很多都是国内难见的艺术珍宝。

  但如今假期里博物馆总是挤满里人,时间仓促,总觉得欣赏不完;

  好不容易站在文物橱窗前,面对简短的文物介绍,普通观众又很难真正透过它去触摸历史。

  

  图源 Unsplash

  从博物馆离开,总是遗憾自己的走马观花,恨不能早早准备一份博物馆权威参观指南。

  这一次,三联打算 免费送你一套,来自大英博物馆的历史宝书——

  这套价值 326元的《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精装典藏版套装,让你足不出户就能游遍大英博物馆!

  700件文物、7000年中华文明史、200万年人类史,一次看过瘾!

  识别下图二维码,了解活动详情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由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霍吉淑亲自撰写,从3万件中国馆藏中精选600件,历时18个月,30余名专家参与。

  

  由博物馆方出版,极具权威性,堪称是“逛大英博物馆33号馆的必备参观指南”。

  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的600件文物,展现了7000年中华文明史。

  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几乎囊括中国全部艺术门类!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则是大英博物馆系列最早推出的经典巨作,出版4年,豆瓣评分仍高居9.0!

  

  由大英博物馆和BBC联合打造,由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格雷戈亲自撰写。

  一共动员100多名馆员、400多名专家,编撰时间长达4年!

  从大英博物馆800万件馆藏中精选了100件代表性物品,全面展现了人类200万年文明史。

  

  不用买国际机票、不走一步、不用请导游,由大英博物馆馆长为你从浩瀚馆藏中提炼真正经典,了解全球瑰宝的前世今生——

  既是参观前的先导功课,也是一本随时可翻阅的艺术类百科全书。

  24小时随时随地听馆长的私人讲解,以“馆长”视角解密博物馆秘密,堪称VVVVVIP级的享受!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

  600件文物,7000年中华文明史

  BBC盛赞“美丽而全面的中国历史”

  以物观史,全新的切入点

  宛如置身“小型破案现场”,有料有趣

  “物品所讲述的历史比仅靠文字还原的历史更为公正”,是大英博物馆信奉的理念。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以时间为序,将中华文化史近7000多年的历史、以6个阶段徐徐展开。

  通过各个时期的陶瓷、玉器、青铜器、绘画、书法、丝织品和装饰艺术等遗存了解中国的过往。

  

  六博釉陶俑,来自《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p72

  在讲述千年丝绸之路时,大英博物馆会从马匹切入,展现中国与中亚紧密的贸易往来;

  异域主题的唐代酒器,则是盛唐时期繁荣的商品贸易与文化融合的产物,切入点清新奇绝。

  从前读中国传统通史觉得繁复冗长,读它却宛如亲临一场场“小型破案现场”,通过文物洞悉遥远世界的历史真相。

  

  大人读津津有味,家里的孩子也能无障碍阅读,从小培养孩子的多元史观、拓展知识面,成为有趣的学霸。

  给你传统史书没有的亲民视角

  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从容过日子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另一个让人爱不释手的原因,是它对藏品的选择,比其他艺术史更亲民。

  它能带我们从只关注王侯将相事迹的传统通史中跳出来,避开战争、人物的宏大叙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日常生活:

  一只萱草纹宫碗上,绘有忘忧解愁的萱草纹、子孙昌盛的瓜藤纹……是寓意也是祝愿。

  承袭了古人不可慢待一餐一饭的规训,记录了人们认真生活过的痕迹。

  

  萱草纹宫碗,来自《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p204

  从一只枕头周边,发现了元人爱听取看戏的风俗——

  这杂剧瓷枕上刻有“漳濱逸人製”的字样,图案则是《西厢记》中“僧房借厢”的经典片段,描绘在瓷枕上,可是想那故事缠绵入梦来?

  

  杂剧瓷枕,来自《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p158

  感受古人在一件件物品上所倾注的经力、智慧以及时间,不仅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艺术修养与审美——

  也能充满诗意地走进7000年中华文明史,感受社会历史的变迁,和人类生活的真相。

  在充斥着琐屑的日常中,艺术能启发我们的共情力,从中汲取古雅情意,认真从容地过日子。

  跳出中国人看中国史的传统视角

  以西方之眼观中国,大开眼界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也是市面上已有艺术通史中少有的、以西方之眼观中国的珍贵著作。

  如果让你从大英博物馆中选一件最爱的中国文物,你会选哪一件?

  是《女史箴图》、敦煌壁画还是大维德花瓶?

  中国馆馆长、作者霍吉淑,从大英博物馆的23000件中国文物中,选取了唐代墓葬俑。她希望这件展品对中国馆来说,“就像蒙娜丽莎画像之于卢浮宫”。

  

  本书遴选的藏品,其核心遴选标准也并非如国人通常看待文物的标准,所谓的珍贵优美——

  而是每件藏品都足以包蕴充足的历史信息,有时甚至是几个文明之间发生勾连的历史中枢点。

  比如,部分中国研究者会独重官窑和御用珍品,《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则不拘一格地选择民窑和日用陶瓷。

  如中东纹样和器型在中国瓷器中的表现、印度神话对中国瓷器的影响、中国历代的外销瓷等等。

  以他人之眼观中国,能带我们跳出中国人看中国史的传统视角,实现眼界之互补、交融。

  很多读者看完激赏不已:跟我看过的中国文物、历史解读都不一样,简直大开眼界!

  

  人首摩羯形壶 来自《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p105

  从文物中,我们看到的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帝国,而是发展和交融的中华文明。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4年高居豆瓣9.0分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献”

  一部全新视野下的浓缩世界史

  100件文物,世界200万年,读这一本就够了

  它以广播形式在BBC播出时,就创下了1100万人同时收听的纪录!

  同名展览于2017年在中国展出时,人均排队4小时!

  入选《星期天泰晤士报》年度历史图书,《纽约时报》盛赞它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献”。

  它还上榜了中国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少儿类推荐图书,是知识分子家庭必藏的文博类书目。

  从800万件馆藏中精选最具代表性的100件馆藏,全面展现200万年人类史——

  一件文物便浓缩了一个文明波澜壮阔的历史!

  

  文物选取上,并非只着眼于权贵阶层。

  它在收录伟大艺术品的同时,也包含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充满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因蠢萌而走红的“打脸皇后”,竟是出自一副刘易斯西洋棋?

  其背后折射了欧洲宫廷和伊斯兰社会怎样不同的女性地位?

  

  为什么说,从霍克森胡椒瓶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享乐曾经只是少数人的权利。

  

  来自墨西哥的马赛克装饰小雕像双头蛇,暗藏了怎样神秘的传说?

  

  还有来自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皮影戏偶比玛

  日本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

  发现于洪都拉斯科潘的玛雅玉米神像

  全都被收录到了《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一书。带你透过文物看懂200万年人类史!

  值得每个家庭收藏

  给你如在博物馆游览的顶级观感

  书中700张高清全彩文物照,都是由大英博物馆专业摄影师特别拍摄,连青铜器上的细小铭文都清晰可见!

  

  进口特种纸印刷,最大限度还原文物色彩。

  每一张都给你如在博物馆游览的顶级观感,极具收藏价值。

  

  大英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唐摹本《女史箴图》

  

  仰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陶器、石斧

  其中《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一书,内外封以红黑打底,是汉服的经典配色。

  红线串起金字,极具时间感和历史感。

  

  内书脊上的书名烫金,典雅大气。

  封面上一个小巧的青花瓷瓶若隐若现,如同开启历史之旅的密钥,质感让人爱不释手。

  装帧极其精美,收藏、赠礼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