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人血、传疾病,严重可致命!4、5月份踏青,夺命蜱虫千万要注意

  每年的4月到9月是蜱虫的高发季节,随着天气变热,蜱虫也越来越活跃,关于蜱虫致人伤病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早在2010年的河南,就发生了蜱虫致人死亡的事件,当时的报道称仅仅因为小小的蜱虫,就造成了557个受伤病例,18人的死亡。之后的每一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关于蜱虫使人感染的案例。

  杭州的一位女老师甚至在眼部受到了蜱虫的攻击。由于眼部面积较小,一旦蜱虫附着很可能对眼部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医院无法取出蜱虫只好进行了手术的处理,切除了虫体和部分眼睑组织,一场愉快的出游却因蜱虫引发了一场悲剧。

  

  蜱虫又称草别子、草爬子、牛虱、草蜱虫等,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本质上来说蜱虫是一种寄生虫,它们常暂时寄生在脊椎动物的体表。这种虫子个体较小,虫体呈椭圆形。分为吸血和不吸血两种形态,当蜱虫吸血时,蜱虫的身体会膨胀成豆子状,不吸血时腹部和背部扁平。

  蜱虫有两大类,硬蜱和软蜱,顾名思义,就是外壳是坚硬还是柔软,区分硬蜱和软蜱的方法是观察成虫在躯体背面是否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在中国平时可能会遇到的蜱虫多为硬蜱,中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

  

  蜱虫是寄生虫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吸血,无论是蜱虫的幼虫还是成虫。它们的吸血目标也非常广泛,哺乳类、鸟类、爬行类甚至人体都是蜱虫可以寄生的对象。

  蜱虫在吸血时,身体可以膨胀到本体的几十倍,吸血量可以达到身体的一百倍,这点与一些蚊子的行为不谋而合。

  

  蜱虫在生活中有更换宿主的习惯,它对宿主的寄生部位也是有选择性的,不同蜱虫喜欢的寄生部位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选择皮肤较薄且不容易一起骚动的部位。例如全沟硬蜱寄生在动物或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微小牛蜱多寄生于牛的颈部肉垂和乳房,其次为肩胛部。波斯锐缘蜱多寄生在家禽翅下和腿腋部。

  

  当蜱虫咬人时是会附着在人的身体上,比如头皮、胳膊、脚踝等任何裸露在外面的地方。蜱虫一旦附着在人的体表,它会将自己整个口器嵌入人体的皮肤,同时分泌一些毒物等有害物质,更棘手的是,被蜱虫叮咬后皮肤表面会出现黑痣一样的黑点,人们不会轻易发现或是发现了没办法轻易弄掉,就算事后发现了,蜱虫可能已经把毒素注入人体了。

  

  为什么蜱虫能精准地找到宿主?研究发现,蜱虫嗅觉敏锐,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而二氧化碳又正是呼吸动物呼气时排放的气体。

  当人距离蜱虫有15米远时,蜱虫就可以感应到二氧化碳的存在了,它们先被动等待,如果没有机会便会主动出击,一旦与宿主基础就会攀登而上。比如栖息在森林地带的全沟硬蜱,成虫寻觅宿主时,多聚集在小路两旁的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候,当宿主经过并与之接触时即爬附宿主。所以一些情况下人类根本无法彻底防止蚊虫的叮咬。

  

  蜱虫寄生的属性也使得它有可能携带病毒,这也是蜱虫最危险的地方。在某些地区的蜱虫身上可能会携带一种汉坦病毒, 此病毒的传染媒介可以是蚊媒、蜱媒、动物源性等。

  蜱虫还可能会携带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Q热等病原体。这些病毒只听名字就感到可怕,实际上的确如此,病情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死亡。

  

  当人体被蜱虫咬伤后,受伤最严重的部位是人的肾脏,一些肾脏本来就有疾病的人员可能会死于肾衰竭或尿毒症。

  江苏的张先生与家人在露营时被蜱虫咬到了左腿,在咬伤后蜱虫甚至钻到了他的体内。武汉一女性在割艾草时被蜱虫咬伤,造成了多种器官衰竭的情况。不仅如此,这样症状的发生常常伴有发热情况,从而带动全身的肌肉酸痛,四肢无力。3岁的孩子因被蜱虫咬伤高烧不退,引发了身体的病毒感染。当发热症状出现的时候,体温甚至会连续4至8天超过40度,但切记不要在治疗发烧的情况下乱吃退烧药,一定要进行医院的临床观察治疗。

  

  蜱虫研究专家表示,被蜱虫叮咬后,人最短可能会在2-3天后发病,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超过两周,也有的在1个月左右发病。

  蜱虫叮咬后常见症状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畏寒等全身中毒症状,病变常累及的部位为肺、淋巴结、肝、皮肤、中枢神经系统,重症患者可有神志异常表现。

  

  最主要的方法是不在蜱虫可能会出现的地方停留或经过。蜱虫喜欢栖息在树林、灌木丛、草原、半荒漠地带,以及包括兽穴、鸟巢里,一般隐藏在树枝、草叶上。它们对人类和动物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汗味十分敏感,一旦发现目标靠近,就会主动出击。我国关于蜱虫咬人事件发生的地点多为田野和森林,所以在进行野餐或者野外游玩时,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或穿上防护服。

  

  草原是蜱虫喜欢的栖息地,在草原地带附近也常有游牧民族居住,草原可以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在禽舍或猪圈,应该做到定期的清理和消毒,防止蜱虫大范围滋生。

  

  蜱虫会有越冬活动,上文提到,4到8月是蜱虫活跃的时间,在5月、6月达到顶峰,其他的时间气候寒冷,蜱虫会在栖息地或者宿主的附近进行越冬。这时蜱虫的活动范围比较小,可以在蜱虫的越冬场所喷洒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杀虫剂。

  

  在发现蜱虫的草地、树林中,可以使用生物农药对发生蜱虫的地面进行长时间的喷洒,生物农药的持续时间很长,并且对人畜无害。

  也可用藻盖杀物理防治,这是一种特殊的杀虫剂,对昆虫有触杀活性,无色无味,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

  

  如果我们需要进入到蜱虫出没的地方,服装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

  外露部位要对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虫带出特定区域。

  

  当我们在自身的皮肤上发现蜱虫,不要试图将蜱虫拔出来,因为蜱虫体积小,咬力大,如果盲目地拔除可能会让蜱虫更靠近人的体内。一旦这样做引起了蜱虫的破裂,携带的病毒可能会感染伤口,进一步加大染病的风险。

  最好的处理方法是用酒精擦拭在蜱虫身体上,高浓度酒精可以杀死蜱虫,当蜱虫死亡后,用镊子将其在体表拔除。

  

  以上的方法是为了我们能够不被蜱虫叮咬,可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不慎被蜱虫叮咬我们切记不要擅自行动,最明智的方法是及时去医院就医。

  

  当前我国对传染病的研究防控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新发现的以蜱虫为媒介的传染病或并发症仍然对我国的居民卫生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2015年发现的阿龙山病毒和松岭病毒均与我国东北地区发热性疾病和蜱虫叮咬有关。我国幅员辽阔,蜱虫的分布也非常广泛,不同种类的蜱虫会根据偏好的地理环境选择不同的寄生场所,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地理分布,对人的健康安全产生了不同种的风险。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到来,蜱虫原有的栖息地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放任过度开发大自然,我们对蜱虫的研究可能会更加困难。中国人口基数大,在一二线城市人口流动密集,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卫生监测工作。

  作者:dignzao 初审:许墨元 校稿编辑:小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