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无以为报,我们的愧疚唯有爱与眼泪可以救赎

  有人说,每个孩子和妈妈之间都经历了依赖、叛逆、疏离和回归。

  遗憾的是,有个18岁的少年,在他一心想着疏离父母,追求“自由”的时候,他的妈妈却因为癌症永远地离开了他。直到妈妈去世他才发现,自己从没认真想过何为“尽孝”。

  这个少年就是《来一斤母爱》的作者孙宇。孙宇从小爱画画,高一开始正式进入美术班学习。妈妈去世两年多以后,孙宇决定用漫画的方式纪念妈妈。

  两个月的时间,53张漫画,再配以寥寥数语,孙宇带着对妈妈浓浓的思念和愧疚完成了这本书。

  不过跟我们想的不同,孙宇没有写些深情款款的怀念,也没有表达“子欲孝而亲不在”的懊悔,反而是用一幅幅线条简单、色调温暖的漫画,记录了自己和妈妈生活的点滴。有幼儿时对妈妈深深的依恋,也有少年叛逆时对妈妈偶尔的嫌弃;有母子间轻松幽默的调侃,也有对妈妈患癌症的懵懂和苦涩。

  1.妈妈对孩子是永远不变的爱

  妈妈对孩子的爱几乎是刻入骨髓的。还记得那个公益广告吗?一个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妈妈已经什么都忘了,可总是记得在口袋里藏几个饺子回家给儿子吃。妈妈就是不会忘了如何爱自己的孩子。

  孙宇的妈妈也像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听到孩子叫“妈妈”时,全世界的烦恼都消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孩子让妈妈的世界变得无比美好。

  就连离世前的遗憾,也是没能更长久地陪在孩子身边。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2.孩子对妈妈的感情却一直在变化

  当我们还是个小娃娃时,对妈妈是深深的依恋,就像孙宇说的:“有妈妈的地方就会很安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好像从上小学开始,不知道是我们长大一些了,还是妈妈的“望子成龙”,我们的心开始和妈妈有了距离。孙宇的妈妈也和很多妈妈一样,给他报了很多课外班,听见别人夸孙宇,妈妈会比孩子还开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再大一些,我们开始和妈妈吵架了,而且吵完从不道歉,总是等着妈妈来用某种方式主动过来跟我们和解。上了初中,“翅膀更硬了”,我们会偶尔冒出“妈妈也不过如此啊……”这样的念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们开始越来越渴望“自由”,而所谓的“自由”就是上大学,离开家,离得越远越好。我们开始越来越不会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情,在妈妈面前话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沉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可是孙宇怎么也没想到,当她不断想挣脱家的“束缚”的时候,妈妈却因为癌症永远地离开了他。他心中关于妈妈的点点滴滴开始苏醒,慢慢汇成一片想念的汪洋大海。

  3.妈妈在的时候,请好好珍惜

  我们许多人比孙宇幸运,有妈妈一直陪在身边。但很多时候,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妈妈就在那里,只要我们需要,她就会义无反顾地出现在身边。只要我们用一个“忙”字做理由,妈妈就会知趣地不来打扰。

  我们很少思考妈妈对我们如何重要,我们又该如何去珍惜。

  我有位男性友人,30多岁时突发肾结石住院。一帮朋友去看望,刚好赶上他疼痛发作。大夏天的空调病房里,他一个大老爷们趴在病床上,疼得咬牙切齿,冷汗直流。那痛不欲生的样子让我们这些朋友看了既心疼又手足无措。

  正在这时,他妈妈进来了。看见儿子疼成这样,老太太三步并两步跑到病床前坐下,用手轻拍着儿子的背,小声叫着儿子的乳名,然后说,“又疼了?”

  只见我那朋友,一米八的大个儿,快40的人了,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像极了在幼儿园受了委屈,看见妈妈来接就立刻掉眼泪的小娃娃。

  那一刻我突然领悟,不管多大岁数,只要有妈妈在,我们总有机会做个孩子,幸福的孩子。

  4.结语

  孙宇说,妈妈生前曾想让他为自己画一幅画,可他从来没有放在心上。虽然遗憾终难弥补,但孙宇用画了一本书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和回馈,更是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你可能觉得孙宇多少有些不幸,因为他年纪轻轻就没了妈妈。可是仔细想想,我们“幸运”的大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事业、孩子等各种事务缠身时,又何曾想过多多陪伴妈妈,尽尽孝心呢?

  母爱,终究是一场辜负。因为,这份爱太厚重,以至于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无以为报。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在《来一斤母爱》这本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妈妈目送自己孩子离开的过程,也同样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落笔之间,目送自己的爱和思念奔向妈妈的心情。

  愿我们在《来一斤母爱》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看到妈妈,在泪水中得到心灵的温暖和慰藉。

  至于书名为什么叫“来一斤母爱”?那又是一个细碎日常中的感人故事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