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森成立新公司,首部电影就碰到周星驰,票房惨败却成为经典

  《喋血双雄》之后,吴宇森想拍自己的半自传电影《喋血街头》,但这是个以“背叛”为主题的电影,显然和他前期拍的《英雄本色》、《义胆群英》、《喋血双雄》兄弟情英雄片有很大差异。

  

  但当时他所在的新艺城和徐克的工作室,出于商业性考虑,想让吴宇森继续拍英雄片,打造一个英雄系列,同时新艺城的二老板石天因为事业低潮,想要拼一把,为了自己的老板,徐克和吴宇森又合作拍摄了《英雄本色》续集。

  

  必须要说资本在电影市场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这部《英雄本色2》拍完后整片接近三个小时,光是石天那条故事线占了接近一半。

  后来吴宇森看不过去,也为了符合香港影院两小时电影时长的硬要求,硬生生地将这部电影剪了20分钟才能上映。

  

  电影因为阵容和背景的关系,口碑和票房尚可,可在拍摄过程中状况不断。

  首先剧本难产,到电影开拍之前剧本完整版都没有出现,迫不得已吴宇森和徐克分别带着一波演员拍摄各自的故事线。

  

  尤其是吴宇森这一边,几乎是边拍边写故事,没有明确故事主线,这次拍片让吴宇森极度不喜,拍完电影后,吴宇森就离开了徐克工作室。

  好在新艺城的大老板“金公主”看中吴宇森的能力,像支持当初徐克一样,支持他成立了自己的“吴宇森制作有限公司”。

  

  有了自己的制作公司,吴宇森首先就将搁置的《喋血街头》列为第一拍摄内容,这部片子记录了他动荡的少年时代。

  整个片子不再诉说兄弟之间的情谊,而是着重描绘三个兄弟友谊破裂,反目成仇的复杂感情,电影的基调非常悲观,也是吴宇森自己的情感宣泄渠道。

  

  同时作为电影人,他也没有忽略电影的商业效应,在半自传的故事框架上,进行了更多的内容加工,可以和当初的《英雄本色》串联起来,打算打造一个《英雄》前传。

  

  为了完成这部电影,吴宇森卯足了精力,首先在资金这一块向自己的东家“金公主”尽量争取,从最开始的800万追加的1,200万。

  

  同时“金公主”还承诺如果电影中能有周润发加盟,可以再多投一些,毕竟当时《喋血街头》中的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号召力还是差一些,能投资这么多,“金公主”也是仁至义尽了。

  

  有了钱的吴宇森绝不手软,光前期准备香港实事,越南社会背景就花了4个月时间,同时为了展现故事当中的乱世大背景,制造很多庞大的爆破桥段。

  

  还将队伍拉到泰国和一些偏远地区进行拍摄,整个电影的预算一下子上来了,电影拍完吴宇森花了2800万,这是1990年香港制作费最贵的一部电影。

  

  其实作为商业电影,只要回报够多,投资多少都不是事,但是花费这么多人力金钱制作的《喋血街头》,在香港上映15天就落幕了。

  

  原因很简单,《喋血街头》上映的第2天,周星驰的《赌圣》就紧接着上映,这部诉说人性贪婪,背叛友情的电影与轻松愉快的《赌圣》相比,观众的选择显而易见。

  最后《喋血街头》只收回了854万港币的票房,用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为过。

  如果说票房不理想,拥有足够的艺术成就,吴宇森也能说得过去。

  

  可是这部电影吴宇森试图表达的东西太多,除了有友情的贪婪背叛,还有众多的时事大背景,整个电影初始有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长,有不少优秀的镜头吴宇森都不想删除。

  

  同样为了满足香港影院上映的条件,剪了很多珍贵的镜头,所以我们在影院看到版本会有一种散碎无序的即视感。

  

  更糟糕的是这部电影又碰上了王家卫的《阿飞正传》,直接将金像奖“最佳影片”拿走了,《喋血街头》只象征性地得了几个提名奖,就铩羽而归,这部电影也成了吴宇森最遗憾的事情。

  

  后续吴宇森并没有弥补《喋血街头》的遗憾,而是整顿情绪拍摄了后来广受好评的《纵横四海》。

  吴宇森说:“这种电影拍一次就够了,如果再重现的话,好像我对人生悲观起来,没有意义。”同时他也表示:“不会再重拍或重现像《喋血街头》那种题材的电影了。”

  

  遗憾的是不光有吴宇森,这部剧中的演员也同样错失了最佳机会。

  

  张学友饰演的“辉仔”,可以说是这位天王表演的高峰,最经典的场景就是他因为遗留在脑袋中的子弹而产生的痛苦状态,狰狞的面部表情,被很多观众称为教科书式的表演,可惜他当年的对手是张国荣,只能一无所获收场。

  

  其实这部《喋血街头》如果能将原版三个小时播出来,排除直接对上《赌圣》,也不失为能红极一时的港片,可惜机不逢时,让它成了很多人的意难平。

  即便如此,在我个人看来,这部《喋血街头》仍旧是吴宇森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