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你笑吧,我继续买买买

  原标题:吉利:你笑吧,我继续买买买

  “造汽车嘛,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再加一个车壳和发动机吗?”当年李书福放出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言”的时候,吉利在老百姓的眼里还是个笑料一般的存在。

   而就在三天前,想必大家都听说了,这家曾经的笑话车厂怒砸90亿美元,“买”下了世界上名气最响亮的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要说这是2018年目前为止,汽车业界最具爆炸性的新闻,恐怕没人会反驳了。当然,“买”也只是个通俗的说法,实际情况是吉利收购了戴姆勒汽车9.6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吉利不是第一次买奔驰。李书福喜欢奔驰,早在吉利造车伊始,李就曾购买两辆奔驰E200回来拆解研究。吉利更不是第一次收购世界名企,从宝腾、路特斯到沃尔沃,购物车越来越大。只不过李书福每次剁手,引来的风评都是“偷技术”、“抄袭”这样的字眼。

   转眼间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已经是8年前的事了,如今回头看去,大家以为吉利要对沃尔沃做的,吉利并没有做,只拿出了销售数字和领克呈献世人。对路特斯、宝腾也是如此。

  如同李书福后来对开头那段“笑话”的解释:“我这个表述是从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从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来说的,就是说汽车工业一定是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装配、模块化售后服务,全球的汽车工业必须要走向模块化。因此就是四个轮子,加几个沙发,加一个车身和发动机。无论汽车造型如何的千变万化,我说的这个模块化的制造、模块化的研发和模块化的售后服务,这就是全人类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我讲的这个话是没有错的,一定是正确的,只是说不同的人他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我所说的这个话,那就变成了一种无知的表现了。”超出局外人眼界的事,自然会遭受冷眼与嘲笑。当然,本文自然没有讽刺旁观者的意思,毕竟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爷的事。吉利就算买下了白宫,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属于第二种。

   至于这次入股奔驰,李书福的野心在短短两三天时间里早已被各类文章臆测得天花乱坠。吉利究竟是想借此进军豪华车市场,还是着眼于电动车领域,亦或是单纯的想踏足世界顶级舞台,可能所有人又会像8年前一样看不穿。所以本篇也不必妄言了,干脆聊聊李老板的剁手史。

  1982年,高中毕业的李书福从父亲手中要来120元,购买了一台“海鸥”相机,这是他第一次为了做生意而“剁手”。靠着这台相机走街串巷给人拍照,李书福半年后赚到了1000元,这在当时是一比不小的收入。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照相馆,但经营不久后又跑去做其他生意。

   一次偶然,李书福又盯上了冰箱配件生意,于是与人合伙开起了配件厂。逐渐掌握了冰箱的核心部件——蒸发器的技术奥义后,他干脆组建起了“北极花冰箱厂”直接制造整机,收益颇丰。无奈1989年,国家开始对冰箱进行定点生产,北极花没能入列定点厂家,李书福心一横,直接把冰箱厂交给当地政府,自己又跑到深圳进修。学习期间,创业成瘾的李老板也没闲着,创办过装潢材料,还去海南炒过房结果血本无归。然而萌生造车的念头,也是在这段时期产生的。

   在当时,国内的汽车产业还未对民营资本开放,私人老板想造摩托车都需要申办许可证。蹭用别人生产许可开始造摩托的李书福偶然又看准了踏板摩托车这种在当时国内没人生产的车型,不出意料,他又赚到了。然而十分赚钱的踏板摩托只是李书福的一块跳板,造汽车才是他最终的目标。1996年,在收购了另外一家摩托车厂后,吉利正式成立。随后李书福买来了两辆奔驰车和部分红旗车的零部件拿到摩托车厂里拆解研习,由此开启了自己的造车计划。

   一年后,吉利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业。大家想必猜得到,冷嘲热讽绵绵不绝地砸向吉利。比嘲讽更棘手的是,当时的吉利根本没有汽车生产许可证,而生产许可又不可能面向民企开放。四处碰壁之后,为了入行,李书福看准了四川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型客车厂,并剁手买下了它。然而这家客车厂没有轿车生产许可,吉利只能借用它的客车许可打擦边球,生产两厢车。借助这次剁手,吉利的第一款车——豪情于1998年正式,然而这款像是给夏利强行换装奔驰中网的车在问世前几年的销量寥寥无几。

   2002年11月初,中国加入WTO前夕,吉利终于拿到了轿车生产许可证,之后几年的造车生涯有起有落,好在这家同本田、马自达一样出身草根,由二轮进军四轮的中国车企在国内车市井喷之前一直坚持了下来。

  十几年间,吉利先后剁手了变速箱制造商DSI、宝腾汽车、路特斯跑车及其兄弟公司莲花工程,直至沃尔沃轿车——这家早在2002年便被李书福看中的车厂。而今,在入股戴姆勒之前,吉利已涉足沃尔沃集团旗下绝大部分业务,包括最为尖端也是最赚钱的商用车。这一切,几乎都是在旁人的嘲笑声中完成的。

   如今回头看看吉利走过的路,能从很大程度上映射出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中国人不理解、不信任,外国人嘲笑、谩骂、挖苦,很多自主品牌曾因得不到相应的扶持,吃了上顿没下顿。自主车能走到今天的地步,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虽说还做不到登顶世界舞台比肩国外大牌,但中国人自己造的车,也没让曾经那些前来看笑话的人笑到最后。

   曾经有人评价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智能手机发烧友,因为严重同质化、速食为主娱乐至死的今天,还能有智能手机这么个产业敢拿出自己看家本领站出来真刀真枪地跟竞争对手过招,撕个头破血流,让人觉得这个无聊透顶的世界好像还有那么一点希望。把这段话放在自主品牌身上,又何尝不是呢。

   注:小新说车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出处,小新说车保留追究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