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原是海军首长派的“活儿” 编剧与“蛟龙”是老相识

  撰文 | 赵萌 编辑 | 庄立人

  最近两年,电影圈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去年是大卖的《战狼2》,今年是《红海行动》,后者上映仅仅10天,票房就已经突破20亿元。

  △《红海行动》海报已有大片气势

  《红海行动》是根据2015年也门撤侨事件改编的战争片,作为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口线记者,政知见(在电影院里,边看银幕边拿小本记录情节和细节,以便和真正的撤侨做对比。看完电影之后,政知君24日专门采访了外交等相关领域的当事人和学者,才有底气跟大家聊聊这部电影,顺便爆爆料儿。

  编剧和“蛟龙”是老相识

  在电影院里上映的《红海行动》,是经过电影工业流程制作的一部成熟的产品,但最初的时候,它是海军首长派给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的一个“活儿”。

  △电视剧《火蓝刀锋》说的就是海军陆战队的事儿

  说起《红海行动》的操刀者——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前身可是大名鼎鼎的海军政治部话剧团,成立于1988年。最近两年热播的《火蓝刀锋》、《深海利剑》等军旅剧,其编剧冯骥也供职于这个机构。

  要说《红海行动》,政知君不得不从全世界瞩目的也门撤侨说起。2015年3月,也门局势紧张,各国侨民撤离。中国海军第19批护航舰队顺利完成从也门撤离中外公民的任务。

  △撤回来的侨民戴着海军的帽子

  “当时海军首长决定做一部撤侨题材的电影,希望激发海军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决心和胆气,也有利于让全国观众了解海军,更有利于增加民族自豪感。海政电视艺术中心第一时间受领了海军首长交给的任务。”《红海行动》编剧冯骥做客中国军网时表示。

  在冯骥看来,剧本创作很有难度,因为也门撤侨是中国海军第一次在海外执行武装撤侨任务,这么宏大的题材,从何处下笔是个问题。后来,冯骥找到了撤侨行动的指挥员之一夏平将军,他为冯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之后,冯骥又采访了临沂舰亲历撤侨事件的官兵和蛟龙突击队队员。

  很多人是从《红海行动》中认识蛟龙突击队的,这支队伍并非艺术虚构,而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是隶属于海军的特种部队,承担着护航、维和、反恐及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2008年12月26日,当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远赴亚丁湾,执行随船护卫、驱离海盗、解救遇袭商船等任务时,蛟龙突击队就在其中。

  △真正的蛟龙突击队

  正因如此,蛟龙突击队激起了冯骥的创作灵感。他表示,以前拍摄《火蓝刀锋》时,就跟蛟龙突击队的士兵很熟悉,这次撤侨又看到了他们的身影,于是想到以蛟龙突击队为主线塑造一组士兵群像。

  和其他电影片“抢”导演

  聚焦海军官兵,结合真实事件,《红海行动》的剧本慢慢形成。冯骥称,拿出初稿后,海军政治部宣传局给了建议,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再进行修改,接着中心主任唐静拿给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军委政治部宣传局审阅,在获得两个机构肯定后,大家决定一起支持这个项目继续推进。

  如此主旋律的电影,为何最终以一部商业电影的形式呈现给观众?

  海政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唐静是《红海行动》的总制片人,她做客媒体时披露:“海政电视中心没有拍过电影,也没有做电影的资质,如何完成这个片子,选择一个合作者很重要。对于这样一个军事题材主旋律电影,很多电影公司一提到主旋律题材有些害怕,但也有很喜欢的。电影不像电视,商业性更强,是因为电影需要观众买票观看。我们需要选择成熟的、做主旋律见长的公司合作。我们做了一番市场调查,认为博纳是符合的,之前他们做的《智取威虎山》,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第一次我们和博纳总裁于冬没见上面,因为博纳正在拍《湄公河大案》,筹备《建军大业》,精力有限,因此婉言谢绝了。” 唐静表示。

  2016年正月十五前,唐静团队和于冬见了一面,这次唐静给于冬讲故事构思,讲到10分钟的时候,于冬说,行,我知道了,于是拍板决定做这部电影。

  之后双方讨论导演人选,看过了林超贤的《破风》、《逆战》,唐静和团队认为他是第一人选。

  当时林超贤正接拍一部海上救援的电影,“于冬当场就给林超贤打电话,导演啊,拍救援的大船不如拍军舰,林导说好啊,我想要拍。”唐静说。

  就这样,林超贤成为了《红海行动》的导演。唐静还透露,林超贤接拍片子后说,“我在国外长大,对祖国更有归属感,请你们相信我,一定可以把这个片子拍好”。

  并没有激烈枪战和巷战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