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上聊聊神片皮克斯《心灵奇旅SOUL》的一些有趣细节

  迫不及待的去刷了《心灵奇旅》,看完了之后没有泪点,但是满满的激动,难怪美国的朋友们看完都疯了,爱死这部片子了。在这个悲催的2020里,这么多人失业,很多人过的糟心,年底能有这样一部暖心的片子,感谢皮克斯。

  我朋友圈里有一些心理圈的老师,他们也爱死这部片子了,从昨天聊到今天,看得出来,在专业人眼里,这部片子也举足轻重。甚至有的老师准备拿这个给来访者解释一些名词了,比如flow和purpose。

  很多人写的影评可能是为了赶稿,或者因为影片里太多的心理学概念,又或者是purpose单词翻译的问题(有的字幕组真的是无良,翻译的错误百出),很多人看出个1000个哈姆雷特。但恕我直言,有的人可能误解了soul团队要表达的意思。

  又特意刷了3遍,集合了心理学概念很多小细节,我也在穿这些细节的时候加了很多引申和我自己的理解,一起分享一下。

  照例开始之前四遍警告。

  我把大量的截图归纳成一个一个的点,有点零散,也因为影片本身就把心理学的一个一个点直接散弹一样打出来的,可能会影响结构化阅读,见谅。

  其实心理学上对于个性的来源没有定论,有认为是基因决定的,也有认为是后天养育决定的,倾向于后天的人比较多。但是能看得出来soul团队倾向于认为是天生的。

  主角刚到the great before(类似于投胎)的时候,jerry把有的小灵魂送去了兴奋帐篷

  有的字幕翻译成亭子,但是电影里其实是帐篷

  然后小灵魂们从兴奋帐篷里出来就这样了,个个跟直接打了兴奋剂一样。这些人注定成为投胎后快乐的人

  如果是去冷漠,那出来的就是一张张冷漠脸了。

  所以这里面讨论的第1个问题就是,个性实际上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这个对应心理学上一个实验。

  实验对4个月大的婴儿做了一些简单的刺激,比如在眼前飞一些小玩具。结果发现有20%的孩子就是高度敏感的,会哭闹,而另外40%是特别平静的,会开心的玩。其余的都是介于中间的。

  高敏感的人更容易焦虑,思虑过多,紧张,面对陌生人会不爱说话,少主动提问。但是也不太容易做出极端的叛逆行为。

  所以我们的个性形成,实际上有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表达共同做用的结果。尽管这个实验认为人成年后只有20-30%保留原有的极端个性,但是电影看起来把这个扩大了。

  毕竟高敏感的孩子只有在安全的家庭被养大才会体现出敏感的优势,如果被错误的对待了,被强迫或者贬低,会导致更加焦虑。

  所以个性并不是优点和缺点,只是特点而已。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就好,发展出完整的人格就好。

  而最大的悲剧其实就是对自己不了解,走了别人的路。这其实也是影片在表达的spark的含义之一。spark其实是一个贯穿全文的点,我们继续往下一步步说spark到底是不是目标或者purpose吧。

  这里你会发现有各种各样的个性特点的小灵魂出生。对于这些特点影片完全不评价好坏,刚才提到过,事实上个人的特质也没有好坏,只看怎么利用。

  每个人胸前的小符号也代表了一个特点。每个小灵魂要做的仅仅是完善的人格就好。所以你会看到各种奇葩的混合。有的组合真的打动我了,就像是看身边的朋友和我自己。

  比如下面这个

  agreeable Sceptic Cautious Flamboyant

  又宜人合作,又怀疑论,又谨慎,又喜欢炫耀。(每个特质影片还特意对应了一个符号,比如areeable合作对应下面图里中间的握手,flamboyant对应独角兽,sceptic对应左下角的三角禁止标志)

  我猜我们在身边一定能找到这样的朋友,其实就是朋友圈里那些戏精人格了。

  

  还有下面这个更有趣。

  irritable Wallflower dangerous Curious

  一点就着,害羞(像在墙上的花一样),又非常好奇。这个就是我们朋友圈的那种渴望接触大家,但是又没办法进入深度关系的人吧?

  ps,Wallflower 直译成墙上的花,其实就是指美国人开party的时候,那种害羞,矜持,不融入大家的人,和社恐还不一样。你可以找一找上面几个特性对应下面图里的小符号(之前对wallflower理解有错,自己发现,改正了)

  下面这个个性就更奇葩了。也非常危险,是一个机会主义控制狂。哈哈

  所以导师的向导当时说“这种个性还很少见,但这是地球的问题了(向导很有修养,不评价别人,不judge别人)。。。”

  注意这里的梗:虽然影片表现这个小灵魂很可爱,甚至还有点无助,但其实这是希特勒,哈哈

  因为在西方世界评价希特勒就是机会主义控制狂

  

  这里面引用了特别多名人的观点,然后直接开怼,乐死我了。

  这里面有特雷莎修女。特雷莎修女给公众的形象就是可以包容一切人,但是喜欢任何人就是不喜欢22号。特雷莎一边说话的时候,22号一边把十字架扔到特雷莎秀你的脸上。。。

  还有哥白尼,他的著名观点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而不是太阳围着地球转。所以也引用了他的地球绕着太阳转。但是不绕着22号转

  拳王阿里的名言就是pain in ass。这里也用到了22号身上。顺便说一下这个意思就是,屁眼儿里面疼,揉不到也治不了,拿他没办法。

  

  稍后其实还开了林肯的玩笑。林肯被认为是一个诚实的人。但是当22号调侃安德鲁杰克逊被印到了20美元上,林肯疯了。

  这里的D版字幕翻译又错了。。。要不是因为在影院看过英文的,直接看估计给我也看懵了。

  20指的是的20美元,不是翻译的20号。

  美金20美元上面印的是安德鲁杰克逊的头像。因为美国人日常里很少用100美金,20美金就是算大额的了。

  安德鲁杰克逊基本是个种族主义者,有点像纳粹,在位期间屠杀印第安人。而林肯是反对奴隶的。所以西方世界里,林肯和安德鲁杰克逊经常被拿来比较。

  下面20美元上的头像就是安德鲁杰克逊

  这个梗其实是,林肯的头像被印到了5美元上,比20小啊。。。所以片子里林肯很生气,把帽子直接摔了

  

  心流的概念在电影里一带而过,就是flow。其实就主角说了一句话里带了一个词而已。但这是心理学上被提到很多的一个概念。

  概念本身很简单:指的就是那种我们全情投入,灵魂出窍的感觉。其实我们在专注工作的时候都有。

  但是心流可遇而不可求。主角在弹钢琴的时候,就展现出这种灵魂出窍,最后也是靠这种方式救回了22号。这里的moonwind(街上耍招牌的人,开船那个)大师也是专门和这种flow状态的人打交道的。

  其实影片里大部分时候采用的美国人更常用的zone这个词。其实禅宗叫做“入境”。美国人用的zone,很可能也是从禅宗这里来的。

  

  具体说说flow。因为这里很关键,不然的话可能不懂怎么穿梭生死,还有黑色的怪物。

  flow其实很难达到,是心理学家切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概念,还写了下面这本书专门论述。他认为只有当能力和挑战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有,书里还有这种图,我特意翻译了一下。就是右上角能力跟挑战匹配的时候出现的,能力和挑战稍微错位一点,就会变成别的状态。

  

  心流非常宝贵,一旦进入了心流,要好好珍惜。

  比如纹身师在纹身的时候被打断了,纹错了,社会大哥崩了

  

  还调侃了一下纽约尼克斯篮球队最近几年总丢球,就是22号熊孩子干的。人家一投篮的时候,进入心流,22号就把人家打断。。。

  

  soul团队看起来认为心流和迷失其实是一样的,当心流变成沉迷的时候,灵魂就会变成可怕的怪物,只有单一的目标。(对应上面那个挑战和能力的图里面恐慌等其他区域)

  当这种单一的目标不能达成的时候,人生就导致了悲剧。比如影片里的交易员,一心想的就是交易,结果变成了黑色的怪物。

  还有后来的22号,为了找到自己的spark,也进入了单一的迷失,变成了黑色的怪物。

  这个迷失其实就是禅宗说的“执迷”,和实际的生活脱节。

  像不像现在程序员的996和职场pua?其实996最大的问题不是累,甚至都不是猝死,而是被迫的执迷不悟,和生活脱节了。我猜影片是从这里开始,打动了很多人的。因为我们可以选择996,但也可以选择生活。拿程序员来说,其实除了互联网大厂,也有很多传统it厂商,早9晚6的,只是薪水估计砍半(大厂一年80万,传统一般30-40万,其实也可以生活的还不错)。如果是你,你该如何选择呢?

  回到电影。moonwind大师用各种音乐,其实是唤醒大家,这个就被禅宗叫做“破执”了。稍微多说一句,禅宗一般靠“击风”来破执,因为人到了执迷不悟的境地,其实非常被难拉回来。影片里靠音乐冥想,其实是简化了。

  

  一些影评讨论的是“我们不应该要目标,而应该活在当下”。这个真的吓到我了,因为如果没有目标的话,这部片子是怎么拍出来的?soul团队不仅要有目标,还要有整体团队的写作目标才行吧?

  其实问题就出在翻译和理解上:

  purpose这个词你要单独查词典,有目标的意思,但是目标的英文其实是objective或者goal。purpose的意思是类似于“使命”。英语世界里有专门的网站来辨析这两个词的意思。

  而且影片反对的甚至都不是purpose,而是单一的purpose,也就是单一的,排他的使命。(其实按照心流大师科特勒《the Art of Impossible》的思想,使命本身是进入心流的很重要的方法,但是这里就复杂了,不展开讲了)

  使命其实是在美国或者成功学里常常被提到的词。认为每个人出生都有使命,要为了什么什么而去生活。其实我们小的时候也常被灌输这种思想比如为了xx而读书,为了xxx奋斗终生等等。就是号召我们,吃得现在的苦,方为以后人上人,或者为了一个终极的目标甘愿献出生命。

  这种思想其实在历史上,被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反复讨论过。

  但是现在的思想主流是freedom。只要无害他人的就是可接受的。这句简单的话其实来之不易,是人类犯了无数错误才得到的。

  比如,人类历史上其实出现过两个极端的悲剧:精英种族主义和全民自由。

  前者是精英统治,人种论,就是让普通人为了精英的梦想而生活和奋斗,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其实就是纳粹的屠杀。

  后者另一个极端就是推行全民自由(这个最初真的是被思想家当做purpose推广的理念),所有人都可以发声,导致的其实就是法国大革命了。

  所以其实现代一般认为,极端purpose主义容易发展出极端的思想,单一的价值观和衡量标准,一旦受挫个人就会走向虚无和崩溃,而群体的话就会走向毁灭世界的危险。不信的话,就看看现在的极端恐怖主义就好了。

  所以必须再强调一下,影片告诉大家的不是不要有目标,而是没有人应该强加给你使命,也不应该非黑即白的评价人生。影片后面我还会截图,明确解释了这句话,其实就是解释了spark(同时spark其实是反对人生没有意义的虚无主义的),我们慢慢看。

  记得吹长号的小女孩吗?22号帮他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坚持的理由。

  而22号也是第一次突然发现自己这个鼓舞和给别人目标的能力

  (毕竟她这个熊孩子,为投胎躲了2000年,有一墙的导师名单,里面还有很多中国名人,比如孔夫子,大家可以搜另一位细挖的帖子,很有趣)

  

  影片里从来没用目标这个词,都是purpose这个词

  所以也能说明,其实目标是每个人都该有的,即使你的目标是过好每一天,感受每一次感动,也应该有目标的。

  影片除了单一目标,反对的其实更底层的是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的虚无主义。后面罗夏实验那里我们展开讲。

  其实到了影片的中后期这里了,男主依旧不理解purpose和spark的意义。也难怪我们有的人看懵了。因为我们的文化里更少这种辨析。

  上面这几张图应该解释了spark和purpose的区别,spark甚至不是objective。所以在后面其实解释了,小灵魂们凑齐一个trait环,目的就是为了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只要是这个个性环完整了就好,就被允许出生了。

  所以其实影片在这里是升华了,只是交代的太快速了。再次强调下,影片想告诉我们的是每个人生而不同,使命,目标,spark都不是被反对,也不是被鼓励的。你只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好。

  你可以向男主角和爵士乐女大师一样,追求使命。也可以向moonwind大师,虽然被老板骂,工作也并不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可以像剃头师傅被生活所迫,选择了自己当初不同的人生路线,但是享受其中。也可以像22号这样,享受生活里的每一个细节。这其实就是正念的概念,活在当下。

  也就是任何出色和平凡的灵魂,过好每一天的目标,也都值得尊重。

  22号变成黑色怪物时候有更明确的解释。

  你能看到男主角再次返回flow,被moonwind大师带着抓到22号的时候,22反复念叨的,都是常常被主流社会攻击的。就好像一个孩子出生下来,没有人生路线,没有理想的职业就都不是正经孩子一样。我们小时候其实都被这样攻击过。

  人生的目标其实是像旅行一样,和现实的不断碰撞,才能慢慢找到的,这种碰撞其实就是22号借用男主角的身体,品味pizza棒棒糖,听地铁流浪歌手的音乐,和Tony老师聊天找到的。(22号有那么多大师指导过,所以在和现实碰撞的时候,很容易展示自己的理论天赋,比如攻击剃头师傅那里那个毒舌男)

  上面这里面沉迷就是22号变成黑色怪物之后,单一的purpose变成了一定要找到purpose本身,填满最后一个个性空缺。这种痛苦竟然来自于没有使命本身。。。太恐怖了。

  像不像是我们因为压力太大而焦虑的时候睡不着觉,时间久了,我们发现我们焦虑的就是焦虑本身?我们害怕的不是压力了,而是害怕自己又睡不着觉,导致了恶性循环,再次睡不着觉。。。

  能看到下面purpose的翻译也错了,盗版害人

  

  成功学常常跟我们说,如果你不够出色,不够成功,就不配活着。都他妈是扯淡。

  

  最后重磅的来了,这句话其实最后点题了。揭露了到底小灵魂们这么折腾,在做的是什么。还有spark到底是什么。

  只要当你准备好生活的时候,你的最后一个spark个性空缺就填满了。就“准备好生活就行”这么简单?是的,就这么简单。

  坦白的讲,我没找到这一条依据的心理学,很可能是soul团队自己的哲学,但是真的打动了我,他们团队可能才是心理学大师

  但是可以看得出来,soul团队其实强调的不是平凡的活着,也不是正念的活着,反对的也不是目标。

  我们接着看升华部分。

  jerry团队的任务你还记得吗?他们允许导师用各种方法帮小灵魂凑齐这个个性的环。找到是spark。但是spark是什么他们其实不在乎。

  可是从他们推荐的两种主要方式里能看得出来他们之前是有局限的。一种是让导师给小灵魂展示自己的生平成就(导师都是著名的学者和艺术家)另一种是让导师带着小灵魂去万物殿里体验。

  但这里其实是jerry后来发现的问题。

  导师给灵魂展示的大多是porpuse,比如男主角最开始冒用了那个心理学家的身份,一进到自己的生平展览馆的时候,都是获得诺贝尔奖,给别人咨询等等的光鲜时刻。

  万物店里可以体验各种东西,但是灵魂们是没有感觉的。吃东西感受不到味道,被抚摸感受不到爱。

  这才是22号因为智商过高,拒绝出生的原因啊。

  所以最后男主角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就是因为他给了jerry团队inspiration(启发和鼓舞)。

  这里又要吐槽字幕。inspiration不是灵感,而应该翻译成鼓舞。

  这个给jerry团队的启发很可能就是“需要让有的小灵魂切实的感受到生活本身”。

  

  jerry团队还戏耍了很理性但是讨厌的terry。

  

  再引申一下:

  近些年极简主义,和“做减法”在盛行。这其实仅仅是审美的一种倾向,没有对,没有错。但如果你坚持接受一种观点,就把另一种观点彻底扫除出去,这才是问题。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永远有更多的选择。这才是影片要表达的意思。

  就像上面图里,最后他们捉弄了一下terry,但是仅仅是捉弄。在整部片子里,其实jerry们是充分肯定terry的工作的,虽然他兢兢业业的送每个人去死,在主角的灵魂跑掉之后,他查阅了那么大的文件柜。但他的工作依旧是被肯定的啊。

  这个爵士乐女大师其实是全文重要的一点。需要单独提出来聊。

  最早大师看到了男主角说的是“我们的标准已经降低到了用中学教师了吗?”能看的出来音乐家的高傲和对品质的坚持。这其实是他的purpose。

  再引申一下: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确实有很多人只有找到了purpose,放弃很多其他的东西才能达到卓越的境地。人和人生而不同,但是却都需要面对这复杂而困难的世界,有的人就是放弃了很多东西,比如享受和家庭,获得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成就。

  比如22号之前所有的导师,阿里,林肯,哥白尼,特雷莎修女。他们给人类创造了财富,甚至引领了人类的前进。这些都是可以被调侃但是不可以被否定的。

  再比如这个爵士乐女大师,每次演出的时候虽然厂子很小,但是依旧爆满。就是因为她没有车,没有财富,但是一生都在做爵士乐,带给了大家快乐。

  

  回到影片。

  爵士乐大师在怼了男主角之后,很快被他的释放自我flow而打动了。男主角弹着弹着就彻底放飞自我了,大家都停下来看他。最后他不好意思的解释自己“入境心流”了。

  这里用的词是更普通的zone。心流也被译成“化境”。必须再次吐槽一下,D版这什么破翻译。。。我当时看到这个画了个圈,一秒出戏,我对这个字幕组竖个凸。

  

  在看到了男主角衣衫不整之后,直接决定换人。但是男主角再次找回来的时候也是被他的purpose“为了爵士乐而生”打动了。非常欣赏他

  (可见其实电影反对的不是purpose)

  

  所以才给他讲了上面字幕里那个小鱼和去海洋的故事。

  这个故事被很多人引用,但是因为purpose的问题,好像被解释成了奇怪的东西。

  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故事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有目标,我们生活在水里,不应该羡慕去海洋。过好每一天最重要。

  但我个人其实不是这么理解的。

  因为结合上下文,其实可以理解成

  “你已经很优秀了。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乐手,你和我演奏已经在海洋里了,只是你自己一直以为自己没那么好而已,我们团队已经吸纳你了,明天继续回来永久的演奏下去就好”

  引申一下:整个上面这两段故事,跟爵士乐本身的风格有关。

  爵士乐本身起源就是非洲裔的音乐,并不高雅,但是特别讲究随性的表演(这是男主角进入心流,被大师欣赏的主要原因)。因此之前常常会被主流音乐界抨击。但是爵士乐手都坚持西装革履,坚持是对美国文化的贡献,所以才有了大师,看到男主角,衣衫不整,直接唤人的桥段。

  美国爵士乐手的收入也不算非常高,很多人一辈子到最后都只能在酒吧里一小时赚几十美金。所以你看这个大师其实来回也是坐出租车,演出也只是在很小的场合。

  但是这个大师包括爵士乐手,就是靠着对自己品质的坚持给大家带来快乐。

  男主角演奏之后,上了地铁依旧落寞。这里他自己确实受到了打击,以为达成了一个目标之后就会一直向上,生活完全不同。

  这是影片的另一处升华:这个世界上注定一些东西是改变不了的,只能闭上眼睛好好接受。

  之所以地铁能这么沉闷,就是因为纽约的地铁真的就是这样沉闷。和北京上海的地铁都一样,大家上了地铁要不然睡觉要不然刷手机听音乐看报纸。

  他曾经以为purpose之后可以改变这些,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就是生活本身啊。

  

  但这依旧不是影片要反对的,因为男主最后收到jerry的奖励,活过来之后你猜他会怎样?

  他一定会继续跟这个大师演奏的,因为这是他的spark,即使她曾经认为这是purpose,但也是spark啊。

  只是他会更关注身边的每一点快乐。他会变成一个更快乐的人。不会放弃爵士乐的,因为那是他此生挚爱的东西。

  soul团队非常厉害,把很多哲学和心理学的东西,都用这么高超的技术表现出来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装的心理学和哲学的东西太多了,前半段节奏太紧凑,这些概念对于我们来说太陌生,认知曲线太陡峭。

  D版的翻译团队该拉出去枪毙100万次。毁了一部好片子。

  soul团队不是反对目标,也不是鼓励正念。而是告诉我们成就也好,表面上再不值得一提的生活也罢,都是伟大的。我们要反对的是单一的purpose,而且其实也不是对个人来说单一(个人来说,因为精力有限,一定是一段时间集中精力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的)。反对的是强加给社会所有人都单一的目标。那些告诉你,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找到你为之奋斗的使命的人才是危险的。例如,连moonwind那种街头举招牌的工作也值得尊重。

  整部影片其实强调的就是成长。比如最后Jerry团队说的他们本身就负责inspiration但是主角仍然给了他们 Inspiration,大家都在成长,不断的在人生的探险路上发现新的自我。

  因为我做时间管理产品的关系,很多年轻的朋友会跟我聊,说自己迷茫,希望活的卓越,赚更多的钱,但是被牢牢的卷死在系统里。。。

  其实迷茫不是错,谁的人生又不迷茫呢?不然的话,匹克斯为什么会耗资巨大出了这部影片来讨论,还获得了这么高的分呢。。。

  迷茫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不是非黑即白的。

  所以每个小灵魂都有出生前自带的个性,出生之后还要自己找到人生的道路,当然如果是希特勒,地球就遭麻烦了。

  所以flow,zone心流一旦打偏就变成了执迷不悟的黑色怪物。

  所以有的人追求purpose成功,有的人享受生活里每一个瞬间。

  但是要是汇聚成一句话,其实就是《少有人走的路》这么书里说的:就是我们没有人生地图。

  你要是出生在一个世家,比如医生世家,法律世家。。。从出生开始家人就会告诉你每一步怎么走,也会给你当前状态的及时反馈,你要做的就是拼命往前跑而已。头上一直有一个进度条。你绝对不会迷茫。比如医生世家的孩子,如果不是学习特别差,绝对不会选急诊科,儿科这些科室,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些科室又累赚钱又少。

  但是又有多少个幸运的人能生在世家呢?谁这辈子不是被迫来到这个世界的,开始的也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你父母给你的地图很可能是错的,你跟老师学到的地图也可能是错的。地图的作用仅仅是让我们出发而已。

  人生地图从来都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和现实的不断碰撞,去体会,去感受出来的。有了梦想就坚持,坚持的累了就放弃,感受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快乐。

  你可能会像男主角一样,随时受到感召而转向,这种转向不丢人,这就是成长本身。

  也可能会像电影里的大胡子托尼老师那样,海军陆战队毕业的时候,孩子病了,学理发师比学兽医要便宜的多,整个人生就发生了转变。。。

  还可能像月风大师,最初沉迷于俄罗斯方块,后来即使在街上耍牌子,收入微薄,像个小丑,被老板欺压,但是精神世界极其强大,挽救了无数人的灵魂。

  影片里没有嘲笑任何一个人的处境,这才是影片高级的地方。因为

  没有任何一种人生不值得活,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会被你的人生看到的。

  你永远都有选择和改变,即使选择不变也是一种选择。这都值得被尊重。影片里的托尼老师就是选择了为了女儿而不变,不折腾。这都没什么丢人的。

  但如果你选择了改变和发展,这将是一趟英雄之旅。可能拖入the great beyond,也可能跑进the greate before。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跌落深渊,但平安返回,这就是人生本身。

  希望大家也找到自己的spark。

  对了,可能你看完影片依旧和我的观点不同,也希望任何建设性的讨论,或者分享的话更好了。让更多的人来讨论。

  谢谢读写的结构这么烂的文章了。也希望很多错别字,没有干扰你的阅读。

  另外,有高手总结了soul里的更多细节,比如22的导师名牌贴了一墙,各种各样的中外名人。

  里面甚至出现了孔子。。。。

  孙梅琪也出现了两遍,我没搜到这个人是谁,但是有个孙美琪疑案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谐音。。。

  大家可以移步他的回答。

  动画电影《心灵奇旅(Soul)》中有什么细思恐极的细节? - MrBlueOwO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6775941/answer/1657844402

  感谢评论区Carina的提问,真的落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点。

  

  carina问,最后男主角joe对着变成黑色怪物之后的22说了下面这句话,导致22一下彻底融化了。这里joe对自己身体里的22说“你的爵士乐很棒”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又他妈是D版翻译的问题,哈哈。这里的英文是

  You are pretty good at jazzing。这里的jazzing是一个回文梗。不应该翻译成爵士乐,而是类似“你很有爵士乐精神”

  对应的是影片两个人在男主角妈妈的店里面,一顿神操作,先舌吻了阿姨,注意看这块台词也很有意思,对面的阿姨问 what has gotten into you,可以翻译成你是怎么了,也可以引申成“什么灵魂钻进你的身体了”其实就是22号,哈哈。另外注意看舌吻的这个阿姨,像不像是超人总动员里面的古怪裁缝?这些应该都是皮克斯特意设置的

  

  

  然后就来神操作了。最初是男主角教22号,怎么劝服他妈

  结果最初根本不行,之后22号开始神发挥,随性而为就像是爵士乐一样,先说了自己老爸一定会支持自己,又说了自己如果有一天死了,将一事无成。注意看22号钻进男主角身体里落寞的眼神。。。

  注意看两人成功劝说老妈之后,出来之后,男主角凭借猫的嘴夸22号,刚才那一顿神操作就像是在演奏爵士乐。

  然后22号在男主角的身体里对着男主角说:是的,你就是爵士乐本爵了

  然后男主角在猫的身体里承认了,说对对我们就是爵士乐本爵了。非常享受刚才那种随性而为,有真情流露的激情澎湃,说服成功感。

  

  然后就有了最后一句话,用二十二夸他的话,就像是两个人知道的小秘密一样,直接击中22号,一秒融化黑色的怪物。

  所以其实22号找到的spark就是“自己很擅长生活,随性而为的行为都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幸福感,而且给周边人也带来了幸福(理发店里的22号在一顿聊天后,整个人都在发光),这就是22活着的火花了”

  这里还可以再引申一下,soul团队其实是非常肯定了“积累和努力”的意义的。哪怕是22号这种2000岁,无数大师洗脑的“被动积累和学习”。这里又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在影片刚开场二十几分钟的时候。其实男主角拿到了22号这个trait特质环,只是没有解释。我们一起看看里面都有什么。

  首先注意看男主角手压着的 那个图标就是时间。而且还有快速转的箭头。这个其实很独特,可能代表他的经历

  

  其他的按照逆时针就是大拇指向下对怼,大喇叭的表达,乌云遮日的悲观,禁止标志。但是处于中心的不知道是驴子还是马,如果是驴子的话,这里不是很确定了。也想看看大家评论。因为前面提到安德鲁杰克逊的外号就是公驴,民主党的标识也是驴子。不过我觉得有点过分引申了。。。也想看看大家的理解。欢迎评论。

  回到正题,所以22在理发馆里那几句话迅速可以抓住很多人,每一个字说出来都是大师级别的语录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22的spark是她完全配得上的。

  这就是查理芒格说的“或者一件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你配得上他”。那些看起来举重若轻,灵感乍现的瞬间,其实都是别人积累了很多时间的产物。没有一个人是活得轻松的。

  说影片没有嘲笑任何人的处境,也不对。

  影片其实嘲笑了理发厅里面那个吃垃圾食品,毒舌男。

  他毒舌,怼任何人,愤世嫉俗,认为很多事没有意义。但是被22揭穿了之后落寞的在大家嘲笑声中走了。像不像我们朋友圈的那种贱人?

  

  

  22号对他的评价也很一针见血。也许我们对待我们周边这种毒舌就该用怜悯的眼神看着他们,因为他们既没有梦想,也不会享受生活里的快乐,就只有靠别人的攻击来掩盖自己的痛苦,觉得人生没有意义。

  

  上面这张图里,能看到他很落寞,但是这个翻译又有问题。其实不是说joe有深度,而是说“你这一刀囊的够深。。。”他体会到了从来没有感受过的自己。

  然后terry把他错误的搞死了,在那一刻他吓坏了,其实他特别怕死,他内心深处是爱生活的。一个真正觉得人生是虚无的,生活没有目标,没有梦想的人不会这么怕死。因为terry其实说的对,就让他灵魂出窍了一下就回来了,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短暂昏迷一下。结果把他吓成这样了。

  最后terry还调侃了一下他吃垃圾食品

  这个毒舌男是影片里面唯一特别惨的人物,其实就是影片明确反对的自己是虚无主义,还要攻击别人的任何目标和积极人生的人。

  其实我们生活里有太多这样的人。有的人由于认知上的不成熟,或者无法复杂思考,转向的是单一价值观的极端主义。我原来就这样。。。讲个自己的故事,大家开心一下吧。

  我曾因为觉得自己笨,敏感,加上受原生家庭的影响(主要是我妈总攻击我,认为我笨,否定我几乎所有的决定)疯狂的补习科学。

  最初接触大量科学之后,导致了确实看上去很聪明,也没有那么敏感了,因为就像机器一样判断思考就好。但是也有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就是认为一切“不可证伪的”和“不科学”的都不值得讨论。总拿科学实验怼别人,以反驳别人为乐趣,显示自己知道的多(其实现在也还有这样的倾向,只是变成了炫耀性人格而已。。。)。这中间丢了很多好朋友。

  直到后来我发现只有科学是解决不了很多问题的,比如面对死亡,面对学习和自身发展,甚至创业本身也没办法“科学创业”的。人在很多时候靠的就是spark,甚至靠的就是在偏执和坚持中间找到微妙的平衡(心流和沉迷)。这才是最难的。而我之前之所以愿意怼别人,其实也只是把原生家庭传给我的自我攻击转向外部了而已,只是压制了问题。从那一刻开始我才给自己定下“和自己和解”,现在用了2年了,我基本上算是一个对外温暖的人了。再加上为了治愈自己,读了大量的心理学的书,配合自己敏感的性格特点(影片最初小灵魂那里20%的高敏感性格其实就是说我自己了),我可以轻松感受到别人内心的感觉。这些曾经的缺点都变成了特点了。

  其实还是有自我攻击的,但是只局限于在工作和接受新的知识模型上,还有和我妈的沟通上。

  老太太今年之前依旧喜欢攻击否定我,但是今年我用了大招,目前看好了很多,毕竟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快70的老人突然spark乍现,立地成佛。。。

  所以其实我还没找到彻底解决这俩问题的方法,这可能是我余生都要修炼的东西了。也挺好的,人生有了新的spark。

  看到有的朋友说看完了之后感觉更抑郁了。要小心。所以特别补充了这段。

  比如,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刚刚找到purpose的人,看了影片之后错误的理解成了,人应该正念的,活在当下。整部片子就变成了对自己的攻击。

  在比如,有的人觉得自己活得不幸福的原因是自己最低的愿望也没有满足(比如温饱或者安全性需求),去看了《哈佛幸福课》,里面反复告诉你人不幸福会有什么问题,各种严重的问题啊。但是最后告诉你幸福就是降低自己的预期。。。这基本上相当于把一些人打死了。告诉他们你现在不行,告诉他们你们降低预期就好了,结果人家不幸福的原因其实是最低的,安全感都没有满足,还怎么降低?

  心理咨询师朋友跟我分享过。人都是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反复强化自己本来的思想。所以当你找到不合适的心理老师时候,这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更严重的自我攻击。。。

  其实这部片子最神的地方就在于本身没有预设了任何“你该做什么”和“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只是告诉我们,你只要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就好。找到spark就可以了。

  至于你,真的是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是每天就想享受幸福,这都可以。重要的是找到跟自己匹配的spark。

  而这一点其实是最难的,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本身是需要耗费一生去追求的,不然影片不会耗时这么多年,导演Doctor访问了很多大师(在他一个英文访谈里说的),才拍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讲,老师(也就是影片里的mantor)和自己的匹配非常重要。老师不在乎本身水平牛还是不牛,只要他是真心帮助你就好。因为如果你注定生下来就不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你也需要不俗的老师来教。22不就是被刚刚达成purpose的男主救了吗?jerry最后的inspiration一定也包括mantor不止需要孔子,特雷莎修女,哥白尼这样的大师。还需要很多认真生活的人。

  被误认为是个心理学家的时候,顾问播过一个片子,心理学家在给小女孩看一个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