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人到了中年之后,就总是想躺平?

  前段时间突然发现小区里面有很多人整天围在一起打牌或者聊天,除了饭点儿的时候回家吃饭,一整天都在院儿里耗着,偶尔出去打个零工。这些人说年轻也不年轻,说老其实也不老,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以男性居多,并且越是小城市这种情况越普遍,为什么这些人失业之后都不再找工作?

  

  其实几乎所有人都不想工作,但人过中年之后,这种感觉越发明显。前段时间我和他们一起聊天,我说你们这年龄也不是太大,为什么都不找工作了呢?

  有一个大哥,他说你多大了,我说我虚岁39,然后这个大哥就说快了,我说什么快了,然后那个大哥说,你40以后你就明白了,男人过40之后,一旦失业,基本上就不想再找工作了。就算没失业,也就想在单位混日子,也没什么心气儿了。

  其实我觉得这些大哥们也没比我大多少,也就大个十岁八岁吧,我非常担心十年八年之后也会和他们一样的心态和处境。所以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好久,一开始我想肯定是这些人年轻时不上进,也没有一技之长,人过中年之后呢,只能为年轻时候的懒惰买单,但是呢,跟他们聊过以后,我发现不是这样。

  

  大哥当中其中有一个姓白的,我们都管他叫老白。老白他比我大九岁,他今年48了。他年轻的时候还真不是那种在单位里混日子庸庸碌碌之辈,他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在单位打拼了25年,前年的时候失业了。老白说,其实到了他这个年龄,他才明白,多数的普通人努力一辈子,最后可能也是白忙活一场。他说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巨大的筛选器。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混得风生水起的人会一批一批的被筛下去,上了年纪终究会被淘汰,因为年轻人也要生存,总是有后来者要代替他的位置。

  他说,这是世界的平衡之道,就像金庸小说里的九阴真经第一句话写的一样,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下之道其实是消耗,有能力的以此来填补,没能力的,所以选择平庸,虽然得到的绝对收获少,但是相对收获却更多。

  

  就假如某个单位里有俩人,一个人天天混日子啥也不干,一个月到头来就能发2000,而另一个人呢,工作勤奋,创造业绩很多,但每个月只能发3000,其实他创造的是5000的价值。为什么只发了3000呢?因为另外2000补给那个混日子的同事了,这就叫做损有余而补不足,越努力,被剥削的反而越多,越不努力的那个人反而有可能得到的照顾更多。

  他说自己快50了,社保交了23年,剩下这十几年偶尔打打短工,够个生活费,到60就能领退休金了,日子也不错,所以实在不想再去拼了。对于老白的这番高谈阔论,我也只是哈哈一笑,不置可否,但其实我明白老白现在扶人看法完全是由于这两年他找工作四处碰壁所产生的想法。

  

  他刚失业的时候,心气儿其实还是挺高的,心想自己是个技术骨干,有能力有经验,到哪儿找不着工作呀。可是真找起来才发现,像他这个年龄的人,即使能力再强,很多企业也并不太想要,或者即使被聘用了,也很难得到重用。

  首先就是因为能力太强,经验也很强,就会把别人显得那么的没能力,这是很多办公室里无法接受的,所以呢必然受到压制。另外这个年龄段又有经验,又有能力,所以待遇的要求也很高。

  

  第三就是代沟问题,虽然能力强,但现在很多企业都是重用年轻人,他们和四五十岁的人之间会有很明显的代沟,在一起沟通的效率会比较低下,因此很多企业也不太喜欢聘用四五十岁的人,即使他很有能力,还有就是很多企业现在有一种,有一种我认为是扭曲的意识形态,总是在喊着要重用年轻人,这样的用人机制其实是有问题的,他们以为这个世界的消费主力军是年轻人,更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是年轻人,就理所应当的以为创造这些东西的也应该是年轻人,其实恰恰相反,虽然年轻人是消费主力军,但是这些消费品背后的创造者其实多数都是中老年人,比如年轻人爱用的苹果手机是老年人设计的,是个老头儿,微软电脑也是老年人设计的,汽车公司的大老板有几个不是老年人?

  

  现在年轻人喜欢看的那些什么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导演,其实也都是老年人。所以,虽然老年人多数跟不上时代,但真正引领时代的也恰恰是老年人。可惜很多企业当中呢,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更想重用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更愿意接受混日子的状态。

  但是其实我更想说,一个人如果想奋斗,其实什么时候都不晚,还是不应该过早地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