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朝代更迭,但你知道“朝”与“代”之间什么区别?原来大学问

  常说:“以史为镜,而知兴衰”,尤其在我们这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上,不论是日常的文化传承,还是闲暇时的寒暄,经常会有历史的身影,然而,我们在表达和传承的同时,也使得历史文化的准确度出现了一些偏差。其中,关于“朝”和“代”的用法以及说法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混用,尽管混用也不影响正常的表达,但是既然是优秀的传统知识,还是存在纠正的必要的。

  

  一,从概念角度理解,关于“朝”与“代”的区别

  对于“朝”与“代”的关系,引入数学中的集合的概念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可以将“朝”是含于“代”之中的。换言之,“代”的概念的范围是更大一些的,代所指的是一个家族从建立政权到最终灭亡的整个阶段,而“朝”就仅仅是这一阶段的某一个时期。举个例子,我们非常熟悉的古代的几大盛世,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只能讲是它是李姓家族所建立的唐政权的一个时期,成为唐朝的盛世,分别为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所统治的阶段而已。但是“代”的概念就大很多了,“唐代”就指从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政权一直到公元908年唐哀帝李拀唐朝正式灭亡这一整个阶段。关于这一区别,其实在平常的一些常见语言中也有所体现。比如,我们常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及像《隋唐演义》当中程咬金被称为“六朝元老”,相传他活了128岁,历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以及武则天,还有后来的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此时,“六朝元老”以及历经了六任皇帝,这些就可以清晰印证,“朝”这一概念指的是一个完整政权中的一个阶段,如果确切来讲,即一个完整政权当中一任皇帝所统治的时间段。

  

  二,从造字角度,关于“朝”与“代”的区别

  经查证,“朝”指的原始意境强调的是发出动作的方向,通俗解释,可用“朝向”,“看向”等来替换。此解释也是与古代帝王所强调的“君权神授”,“上天之子”等理论不谋而合,古代的封建统治者注重正统,强调顺天意,代表上天的旨意来治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等等理论。将这些理论付诸于实际,比较常见的一个行为就是注重风水,看重方位,认为这样是最易与上天接通的方式,也更加强调了自己的神圣与正统。尽管这些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靠封建文化来蒙蔽黎明百姓,但在封建古代这才叫做正统。“坐北朝南”一般就是正统的方位,随即大臣以及天下的黎明百姓就需要向着北方俯首朝拜皇帝,以示臣服接受上天的旨意,听从皇帝的指令。换言之:“朝”侧重于“见君”这一动作,进而也就可以将字义延伸到一个皇帝所统治的阶段。

  关于“代”初始的意义强调的是一个“易”字,也就是交换更替的意思。最为常见的例子就是人们常提到的“改朝换代”,继而对于字义同样有了进一步的延伸。“代”的侧重点在于表示一段能够划为一体的较长时间段。比如人们习惯性以鸦片战争为界限。之前称之为中国的“古代史”部分,在此之后则称之为“近代史”部分。这里边的“代”就是对初始的“代”的字义被延伸之后的最好的例证。此时,尽管对于“朝”和“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已经有了非常明晰的解释,但是个例仍然存在。我们之前不论是从概念的角度还是从造字的原始意义的引申,最终都落到了一个点上,“朝”概念是含于“代”概念中的,且“代”不仅仅是指一段感觉可以划分为一起的阶段,而是有一个较为公认的标准,那就是“整体”。

  

  “代”强调这一个阶段应当是在一个完整的政权所治理的时间内。所以整个古代史中有许许多多的一统时期,汉代,隋代,唐代,明代以及清代等等,但是“五代十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也是被称作“代”的。历史上这一段时期是非常的混乱的,这个完全是谈不上统一,最为明显的标签可能就是“混乱”与“更迭”。不同的割据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可谓是乌烟瘴气,苦不堪言。这个时间段是从公元907年后唐的朱温消灭了风雨缥缈的唐王朝,然而自己又无力去统一整个天下,无奈只能是偏安一隅,天下混乱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政权,进而开启了自己的统一战略。按理讲这些大大小小数十个小国家国国有皇帝,家家面南而称帝的,为何不能叫做五朝,不配拥有姓名,原因就在于时间太短,且呈现的是割据状态,尽管自己自娱自乐又是建都又是称帝但是始终没有被整个天下所认可,因此,这一整段历史只能是被称作是一段时期,一个历史阶段。这些解释是完全可以站住脚的,,且在后来的众文人的协作中就可以有所体现的,欧阳修所编撰的《五代史》以及宋代宰相范质《五代通录》,无一例外将这一个时期统称之为“五代”。因此,关于“代”的划分标准还应该有一点补充,即强调一段时期是恰当的,但是强调大一统是太过于片面,换言之,“代”这一概念的精准定位应该是一段被认为所划分出的时间段,这一时间段有着一个较为鲜明或者突出的标签特别即可,譬如,朱姓家族的明王朝,自始至终都是朱姓家族在统治,即可划为一起,像较为混乱的五代十国阶段,上一个王朝结束,下一个一统王朝还未出现,混乱和割据,小国更迭就是这一时期的特点,故称“五代”,将这一时期划为一个整体历史也是未尝不可的。

  

  三,“朝”与“国”也是有所区别的

  孔子曰“丈于朝”即拄着手杖为国效力。此时的这个“朝”的意思更加偏向于“国”。此时问题又来了,古代的国跟现在我们所指的主权国是有区别的。在古代,“国”多指大国的附属国,例如春秋以及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周边小国都可以使用“朝”这一名词来表示国。与

  “朝”以及“代”都有所区别的“朝代”,对于为何会出现这一个名词,最为贴切地解释应当回归于方便记录,进而造成的混用和随便应用。本来这是一个不被认可的名词,最终引用的人变多了,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因此,现在朝代和朝在概念范围上已经是在极具地接近,所以在日常的引用当中,我们将它与“朝”这一概念可以等价切换使用,但是“代”的绝对范围依然是存在的,“代”仍然是在一个在时间上上下承接的大概念。

  尽管上文已经提及“朝”和“国代”之间是可等价替换的,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需要注意,那就是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时间和环境来引用,也就是实现这一等价只是相对的。例如:在周王朝的末期,也就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此时的朝代是不被使用的,更多用的是朝,尽管周王朝末年孔子还提及了“丈于朝”,但是,习惯上还是会将“朝”给周,即称周王朝为周朝,而那些本可用“朝”来表述的诸侯国,成为“国”即可,例如战国七雄,秦齐楚燕,赵魏韩统称为国。

  待到后来秦王扫六合,定都咸阳,书同文车同轨,秦国上升为秦朝,此时的秦朝就是指一个被大家所认可的正统国家,朝也就可以表示国。再举一个例子,秦朝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作为这次起义的领导之一,最后经历楚汉之战,项羽垓下自刎,刘邦才在长安城决议要建立汉王朝,然而,再此之前他已被封为汉王的,也具有封地,他的小底盘可以讲是“汉国”,但是没有人称“汉朝”,因为习惯上会将刘邦最终建立的汉王朝称之为“汉朝”,尽管“国”与“朝”之间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因此上讲,“朝”与“国”之间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和标准的,这种没有标准的引用唯有靠着习惯去约束。只要是在大家都认可和习惯的情况下去使用,能被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领会,就不能算作是有问题。

  

  四,结语

  关于“朝”与“代”的区别问题,不变的是“朝”的概念是含于“代”之中的。“朝”更加强调的是一段整体历史的时间段,而“代”更多强调的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整个连续且有着相同特征的历史的集合。而对于“朝”与“国”的概念,伴随着历史的推进,真个字义以及范围都是发生着变化,最直接的特征就是由初始的等价替换逐渐上升为千差万变,而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最为贴切的使用标准就是符合习惯用法即可。坦白讲,尽管,关于“朝”与“代”以及“国”之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传承的目的是在于更好地传递精华,因此略感若过于严扣区别,不免有咬文嚼字之嫌,即便混用模糊,对于传承的影响也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