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得夸!

  

  

  写在前面

  在看《你好,李焕英》前,我对它的期待值是很低的。

  这种低预期不是因为什么偏见,而是我很清楚这部片的难度。

  《李焕英》难在小品改编这个基因,舞台和电影听上去都是戏,但实际上千差万别,小品不需要支线,主线足够撑起十几分钟的体量。

  但电影不行,电影你必须考虑叙事手法,每条线怎么处理,怎么交织,怎么收尾。

  小品空间感也和电影完全不同,一个是封闭的舞台,一个是无边际的世界。

  

  (截图自《你好,李焕英》小品)

  小品的喜剧包袱可以是碎的,一笑一掌声,但喜剧电影不是,它得是连贯的。表演上小品重肢体,台词念白要夸张,电影反过来,抓细节,反正差别太多了。

  再加上这是贾玲第一次当导演,还是跨界,新手上路,就挑了最难的一个赛道,绝对是高风险游戏。

  但是结果你们也都已经看到了,豆瓣开分8.1,目前8.3分,贺岁档口碑第一。

  

  《你好,李焕英》

  

  先聊聊我自己的总体观感。

  我看的时候观感就很意外——我居然进入到了这个故事里面,而且产生了很强的共情,落泪了。

  专业视角使我本能对这种感性和煽情怀抱警惕,因为极度的感性总是在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经不起推敲,这种例子,我们的院线里数不胜数。

  《你好,李焕英》在我冷静咂摸过之后,也确实让我意识到了很多观影时候没发现的毛病,

  比如喜剧短片小品拼凑感太强,视听语言很单一,现实中贾晓玲的成长历程展现也不够饱满。

  但是,这些毛病都没有让我这份感性滤镜消失,我依旧喜欢这部片子,因为我能够感受到贾玲的真挚。

  

  她把对她妈妈的情感表达,是放在票房前面的,这东西骗不了人,这份真挚在充斥着各种票房算计的某些贺岁档电影里,非常宝贵。

  也是因此,今晚我还是希望以对这位新导演夸奖和鼓励为主。

  一

  开始聊电影吧(以下有剧透)。

  《你好,李焕英》的故事本身其实是挺老套的。

  电影的剧情差不多保留了2016年贾玲在《喜剧总动员》的同名小品的脉络。

  母亲李焕英(张小斐饰)突然遭遇车祸,女儿贾晓玲(贾玲饰)在悲痛之际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和年轻的李焕英当上了好姐妹,她试图帮李焕英改变命运。

  

  穿越梗加上亲情主题,就像反复翻炒的回锅肉,每隔一阵都有部作品来这么一下。

  从陈可辛的《新难兄难弟》,到韩寒的《乘风破浪》,再到去年口碑不错的剧《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要往国外追溯就更多了,能拉一个很长的清单。

  瓶子已经是个老瓶了,老瓶必须要装新酒,才算对得起观众。

  那贾玲装了什么东西呢?

  三样,一个是玩叙事结构,另一个是捕捉特殊年代氛围,最后靠视角“骗观众”。

  首先它在结构上设置了层层反转。

  贾晓玲的出场是个熊孩子形象,小时候呢,是拉裤兜,长大后,是造假的大学通知书在升学宴上被拆穿,总给李焕英留下烂摊子。

  

  直到李焕英车祸命危,“我当你一回女儿,让你高兴一回都没做过”成了贾晓玲对李焕英的巨大遗憾。

  

  第一个反转,也是最常规的反转,是李焕英车祸后,贾晓玲突然穿越了。

  片子还在这玩了个与电影这一媒介本体的互文。八十年代正是彩色与黑白胶片交替之际,随着贾晓玲从云层高处下落到那个年代,黑白逐渐变成彩色。

  随着画面鲜活起来,人生这场电影仿佛摁下了重新播放的按键。

  

  贾晓玲遇见了年轻的李焕英,她突然拥有了让李焕英「高兴」的机会。

  上面那句“我当你一回女儿,让你高兴一回都没做过”成了片子的文眼。

  这下,剧情有了推动力,贾晓玲的人物动机便是「让李焕英高兴」。

  

  这一点很妙,有双关的效果。表面上,是李焕英高兴了,人物的高兴情绪传染给观众,我们也乐呵了,剧情与喜剧题材自然结合在了一块儿。

  那么,李焕英怎么才会高兴?

  这里涉及第二种“新酒”——

  片子抓住了八十年代特有的那股子高兴。

  抢先体验科技产物是高兴,于是贾晓玲帮李焕英用票抢到了一台电视机(票证时代,要用票买东西),李焕英成了全厂津津乐道的人物——厂子拥有电视机第一人。

  

  (厂子看电视的场景)

  家国情怀、集体荣誉是高兴,厂子为了庆贺中国女排的获胜,办了场女排比赛,贾晓玲就帮李焕英打,帮她凑齐队员。

  

  还有相亲,贾晓玲想让李焕英有个好的家庭归宿,她就帮厂长儿子沈光林(沈腾饰)追她。

  

  这些标志性事件都融进了八十年代的独有的蓬勃气息,在推进故事的同时还丰满了时代背景。

  但是,注意,这一整段展现的都是贾晓玲视角。

  这样有两个用意,一是通过视听语言表达贾晓玲的内心情感,镜头是贾晓玲的眼睛,在她的目光下,李焕英青春且美丽。

  

  泛着柔光的画面是贾晓玲对李焕英温柔的眷恋。

  这就是第三种“新酒”,靠单人视角而非全知视角极易给观众形成信息差,也就是给后面的反转留了铺垫空间。

  第二个反转就是靠视觉调换来做到的。

  当李焕英视角突然出现,我们才发现前面埋下了不少伏笔,原来母女之间一直是相互的温柔凝视、情感应答。

  

  这是整部片最妙的一笔,也是让整个影厅落泪的一段高能,不剧透了。

  第三个反转,是在现实时空的医院病房里,整个只是一场梦。

  浸得深深的情感猛然落空,是抽丝剥茧的痛。

  

  我们就像片子里的贾晓玲一样,后知后觉,有些情感的回音是否来得太晚了?

  每个逝去不都是这样吗?

  突然失去,突然来不及告别。

  二

  上面所说的,是情感内核。

  而这情感内核之所以动人,是得益于外面那层喜剧外壳足够吸引我们往下探索。

  吸引人,说白了,就是好笑。这也是衡量一个喜剧好坏与否的最直接标准。

  《你好,李焕英》好笑在哪?

  首先,《你好,李焕英》的好笑是对准我们胃口的,片子里有大量生活化的、中国伦理式的幽默。

  比如开头贾晓玲的升学宴那场戏。

  在装饰喜庆的饭店大厅里,亲朋好友们围坐在圆桌前,唠家长里短。

  老同学拿自家孩子攀比,聊年轻时的工厂往事,谁家买到第一个电视机能吹上十几年。

  

  (截自花絮)

  这是中国独有的饭桌社交。

  这还安排了一场阿姨硬塞红包,贾晓玲欲拒还迎,李焕英强行还红包的情节,这与现实中的春节气氛来了个互文。

  不料不慎从贾晓玲包里扯出一张成人教育的录取通知书,闹了个大糗。

  片子里还不乏对官僚作风、关系社会进行讽刺的黑色幽默。

  比如厂长上台发言,摸口袋从上衣摸到裤子都没找出稿子,只说了几个字,依旧被下属带动工人全体鼓掌。

  比如沈光林是厂长儿子,他以自己是全厂唯一一个播音员来吹嘘,结果播音站就是为了他这个位子才开的。

  

  电影也有对这种“关系人情”思维的刻板印象的打破。

  比如最后成了沈光林媳妇的王琴(雪姨饰演),在开头的升学宴上以富婆形象出现。

  大伙儿都认为她年轻时得到的“天大的机会”是当了厂长的儿媳(这也是贾晓玲帮沈光林追李焕英的原因)。

  

  但后来反转才知道,王琴不是因为嫁给沈光林而富的,而是拿到了沈光林主动拒绝的父亲帮安排在深圳的职位,南下打拼了。

  你看,女人没靠夫家,富二代没靠爸。

  其次,电影还把每个角色的喜剧调性发挥到了极致。

  演员个人特色与饱满的人物形象很好结合到了一块儿。

  贾玲这个角色来了个“女大没有十八变”梗,她和张小斐饰演母女的颜值差异带有自然的搞笑。

  贾晓玲这一角色从21世纪穿越,她凭借“先知”视角解决了八十年代的人们解决不了的不少困难。

  

  沈腾呢,本身就是电影喜剧元素的一大招牌。

  为了扩大这一天然优势,电影里直接给他安排了一场文艺汇演,他和贾玲来了场二人转,往喜剧电影里嵌套了个实打实的喜剧。

  

  这一段可以说是全片能让人笑得最欢腾的了。

  喜剧演员执导喜剧电影的优势在这发挥了出来,贾玲清楚知道电影里每个演员的喜感在哪,精准把握了观众的笑点。

  三

  最后说说片名吧。

  为什么片名放最后呢?

  因为这个名字其实就是对这部片的一句高度概括。

  概括的不是故事,而是电影之外的“声音”——

  《你好,李焕英》译名《Hi , Mom》,逐字念出这个片名,仿佛是在开启一场对话。

  这也是全片主旨之所在,是让我们跟自己的“李焕英”说说话。

  

  时间无法停滞、倒退,我们当然不可能像电影里的贾晓玲一样回到过去,无法与她成为年纪相仿、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们看不到“李焕英”年轻时的样子,就像贾晓玲说的——“自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

  我们与“李焕英”之间的沟通总是有些难度,就像作家黄国峻曾写给母亲的那般——“妈,你是个好人,有时候我真希望我们不是一家人,这样我会更容易与你沟通。”

  

  贾晓玲和李焕英之间因曾经的缺少沟通,她才觉得自己一直没有让李焕英高兴。

  于是她努力弥补,做了好多让李焕英高兴的事,在她眼中,母亲幸福的标准是,有个多金又有才的丈夫,有个出人头地的孩子。

  为此,她甚至帮忙撮合沈光林和李焕英,试图改变李焕英的命运——

  因为李焕英要是嫁给沈光林,那么就不会生下她,新的孩子也许会让她更幸福。

  

  后来,贾晓玲发现,她的健康快乐才是李焕英最高兴的事。这是我最大的一个泪点。

  因为我知道这也是我们的“李焕英”很少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哪怕她们心里真的这么想。

  

  但电影这一艺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造的梦会以别的形式投射进现实。

  电影里所谓的转换视角、穿越到过去来感受李焕英的生活,其实是「换位思考」这一动作的极致具像化。

  《你好,李焕英》留给我们的最大意义,是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李焕英”并非生来就是母亲,她也曾那样年轻。

  也不要忘记,她是如何为了我们,付出自己的人生,而我们也是可以好好长大,好好陪伴她的。

  好了,今晚的结束了,《你好,李焕英》总体来说,质量不错,推荐观看,明晚是《刺杀小说家》。

  配图/《你好,李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