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有些爱可能蒙了些灰,但,却是真的……

  《小偷家族》这部电影背着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的盛名,在上映之前就各种被神化。说真的,在这部影片之前我对导演是枝裕和没有多大印象,好在百度百科挽救了我的孤陋寡闻。

  原来《步履不停》、《空气人偶》、《海街日记》等作品都出自他手。印象最深的是《海街日记》,没有跌宕的剧情,日常、淡然中表达家人的温暖,也就不自觉的用此定义了导演的风格。

  海街日记而《小偷家族》这个片名、简介,一看就能猜出主线大概是讲没有血缘关系的家人之间,有关爱的故事。不由的会想:这样的剧情,这样的节奏……这部电影真的适合在电影院看吗?

  很庆幸我去看了,我的感受是:《小偷家族》不仅适合去电影院,还是一部适合包场看的电影。因为静静感受对它来说太重要了。

  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会觉得因为部分剧情表达的稍显晦涩,加上节奏缓慢,甚至让人有些昏昏欲睡。

  其实我一直觉得电影感受是很主观的东西,别人再说不好,自己喜欢就值回票价;同样的,别人再说好,你不喜欢那就是不喜欢。也许影片本身有高低,但感受没有对错。

  而这部影片,我想说我很喜欢,非常喜欢,所以想记录一下看完这部影片的感受。

  影片前半段一直是这家人相处的日常。这六个人以“奶奶”、“爸爸”、“妈妈”、“小姨”、“哥哥”、“妹妹”的身份一起生活。

  但在这个家庭中,大人会带小孩偷东西,女人会问老人要生活费,正值妙龄的小姨还做着类似援交的工作…

  每一件在普通家庭看起来都难以容忍的事情,他们却很习以为常,并且坦然接受。不由得会让人觉得这不过是几个被遗弃的人为了生活凑到一起罢了,背着家族的名而已,哪里有什么爱。

  可是就像辨证论那样:否定之否定后,也许你看到的才是真相。

  看到“爸爸”去安慰闹情绪的“哥哥”,跟他嬉闹;看到“奶奶”抚摸着“小姨”;看到“哥哥”带着“妹妹”玩耍;看到“妈妈”为了“妹妹”放弃工作;看到他们在海边开心的游玩,你还能说他们只是简单的凑到一起吗?

  “妹妹”的亲生母亲每次打她时,就会对她说是因为喜欢她,可她现在的“妈妈”却告诉她:喜欢,是会像这样抱着她的。

  也许他们的爱蒙了些灰,有些卑微,上不了台面,可是却就在身边,是一口饭,一件衣服,是能让你扎扎实实感受到的温暖。

  几个人就这样蜷缩在角落里一起生活,用尽一切办法去维持他们相互取暖的“家庭”。

  就像那场烟花一样,外面的世界对他们来说只有一道缝,烟火再绚烂,他们伸长脖子还是看不到,可是能这样安然的坐在一起已经足够让他们开心了。

  “哥哥”意外被抓,让这家人的秘密被公之于众,安稳被打破。

  “妈妈”将所有的罪责承担起来,她一直冷静的对待询问,对方却有点咄咄逼人。

  因为同样被家暴过,因为无法生育当母亲,所以她“一定”是因为羡慕才诱拐小孩。当听到“妹妹”又回到以前的家,从玲玲再次变成树理时,她终于忍不住落泪了。

  不仅仅是为自己委屈,还包括一个母亲对女儿未来的担心,更多的是对那个虽然破败、肮脏却曾带给他们温暖的家,从此不复存在的难过。

  而这边“哥哥”也有了新的安排,开始像一个普通孩子那样上学。离开他们,“哥哥”似乎过的更好,也许以后他们都不会再见了。

  为了能够让双方没有留恋的开始新生活,“爸爸”和“哥哥”一个说当初要抛下他逃跑,一个说是故意被抓……

  “哥哥”看着“爸爸”的身影,终于,无声的叫了一句“爸爸”。看到这里,你还觉得他们不是一家人吗?他们之间,明明就有比血缘更深的羁绊。

  《小偷家族》中每一个人物背后,其实都有隐藏的故事,可即便是他们之间相互也并不了解各自的过往,也无意探究,这样反而致使影片中很多感人的桥段呈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体现。

  就像“小姨”的四号客人,他想要感谢“小姨”,却咿咿呀呀的说不出话,但是镜头并没有多做停顿去引深。

  也许你心里正遗憾他是聋哑人,可下一秒“小姨”跟“妈妈”谈起喜欢的他时只说他话不多,“妈妈”随口一句“男人就是要话少”裹挟着幽默就带过了。

  导演没有过多的去深入、描写、挖掘,甚至没有用太多的面部特写去塑造引深的氛围。更像是一个第三人的角度,平淡的讲述对这家人的所见所闻。

  这不正像是我们生活中会做的那样——别人看到的你,不过是你愿意让他看到的样子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不仅存在着家暴的父母,也存在着像“小姨”遇到的那样女儿离家出走却对外宣称是留学的父母。

  他们看起来善良正派,是别人眼中的好人,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会伤害人,不然“小姨”也不会对外给自己起亲妹妹的名字。

  好人也会伤害人,尤其是在对待家人这件事情上,“好”与“伤害”时常并存。

  就连《小偷家族》中的“爸爸”和“妈妈”也不能说他们这样做就是对的。孩子会成长,如果一直持续这样的生活,未来肯定令人担忧。

  他们也知道对孩子来说,他们的好还不够好。可是,如果因为这样就磨灭他们曾经带来的温暖这才是最让人难过的事情。

  “偷”是他们的生存手段,也是他们羁绊的体现,他们小心翼翼的享受这短暂的偷来的属于家人的温暖。

  小心到就连感动和开心中都夹杂着欲言又止,让我们不由得像那个杂货铺的爷爷一样,静静看着,不忍挑破。

  当影片结束时,仿佛还有千言万语被隐藏着,让人心中生起万千思绪,却无从说起,可是不懂的人不必说,懂的人却不用说。

  相信在另一个时空里,他们一家人最终一定看到了那场绚丽的烟火。

  最后,实名为导演是枝裕和和演员安藤樱打电话,也呼吁一下非要吃爆米花和非要看手机的人,能够为这部电影专心一点,相信我,你不会后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