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劝自己,接受14岁的女儿乱发脾气”不要对青春期忍让

  我女儿今年初三,我们俩每周都要大吵一次,我被气的热血涌头,每次吵的时候,都咬牙切齿的想:即使叛逆期也不行,这样下去不如死了算了。

  但是,冷战两个小时之后,我都会特别绝望无助劝自己:你是妈妈,她现在初三关键期,干嘛和孩子较劲呢?就不能忍一忍,过了青春期就好了啊......

  

  这是朋友给我打电话诉苦经常说讲的几句话,我觉得她受到了严重的精神创伤,内心有个解不开的死结,以至于每次讲都如祥林嫂般,重复这一段话。

  归根结底,吵架的根源是围绕着学习成绩,目标是想中考得到高分,但这种吵架过程无疑是“能够好好学习”的障碍,所以恶性循环,随着中考时间临近,母女两人只会更加焦虑。

  最近一年,我看了至少五本青春期相关的书籍,动力主要来源于今年初一的儿子。我不确定自己对“青春期”道听途说的理解是否正确,也无法判断自己几十年前的经验是否客观回忆。只想随着更科学、更专业的权威研究,去了解眼前这个少年正在发生的变化。

  而这本《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是我目前看到的最棒的相关书籍,不仅从青少年大脑科学分析,还给出了相关青少年行为,和父母行动指导。

  

  这本书揭开了很多青春期懵懂少年少女的行为特征,他们并不可怕,只是大脑发育中带来的变化,作为守护者,了解一切,才能解释一些,才能提供有效帮助,而不是谩骂和指责。

  01、青春期大脑,不要被“安全”和“情感”占据

  人有三个不同的“大脑”:

  本能大脑:在危机中发挥主导作用情感大脑:感觉并激励思维大脑:思考并推理

  而情感大脑是本能大脑和思维大脑的桥梁。人人都想随时采用思维大脑做理性决策,可是前提需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安全,其次驱动力,最后是情感满足,才能到达思维大脑。

  

  了解三脑一体,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如果情感大脑占据主导地位,青少年是无法思考的。我们千万不要成为刺激情感大脑的那个人,对于学习来说适得其反。

  激励而不是威胁,威胁学习短期回报是见效的,但会造成长期伤害。内部驱动力始终是启动学习的最好方式。如何帮助找到青少年的内部驱动力,才是整个青春期父母工作的重点。

  02、青春期的世界中心与成人不同

  孩子在社会关系焦点会发生变化:婴儿期,最关键的社会关系是主要照料者,少儿阶段,社会关系发展重点是玩伴,在青春期,青少年被驱动着与同伴融合,在自己小组中找到位置确定归属感。

  而这个阶段的社会融合是一个非常敏感时期,如同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期和学习走路的时期一样重要!

  同伴关系会导致压力同时也能够收到奖励。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优先考虑友谊和团体,而学习或者练习都排在后面,所以他们并非不在乎学习,没有理智,而是在青春期特殊人生阶段的优先事项。

  所以,当你的青春期孩子滔滔不绝的在说学校的琐事、某位同学的缺点、某件冷笑话,请认真的倾听,并不要用“你管人家干嘛?做好你自己就行了”这样冷冰冰的语言去浇灭他的谈话热情。

  首要转变观念的就是父母,不要以为还是小朋友阶段,同伴关系不好只是让人伤心落泪的小事,对青春期少年来说,同伴关系是相当重要的事情,描述中蕴藏着他的苦恼、关注点,并能接受目前这些事情是他目前的优先事项,比任何事情都紧急,你就会用心在听了。

  那是不是也能够理解初高中的孩子,为何周末捧着手机无法撒手,他们沉迷的不是手机,而是通过手机连接的朋友、同学、班级、网友、社会。

  

  03、良性的学习循环

  固定性思维,容易让一个人脱离良性学习循环,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孩子对成绩下滑经常处于萎靡不振,经常偏科严重,无法弥补弱项的原因所在。

  学习不仅包括学校和学术上的学习,也包含生活能力及礼节等等。

  

  1、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可以为很多苦恼扫平道路,例如:

  他们和同学关系之间出了一点问题,受到某次嘲笑、没有接到生日聚会邀请、或者同学告状等等事件,作为父母如何劝解孩子?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把这件事视为“一次性事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说错话,或者不是自己的原因,是个误会或巧合。

  但固定性思维模式,就会认为遭到排斥的压力,痛苦不堪,想到了人格问题或者报复等极端行为。

  我们之前说了,社会团体关系是青春期少年优先事项,只有帮助他们梳理好在同伴中的关系,大脑首先感觉到安全和愉悦,才能开始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如果忽视这一层,只抓成绩,这就是和青春期孩子的隔阂之一。

  

  2、奖励机制

  家有高中孩子,恐怕已经熟悉养育中外部奖励策略了。无论是小时候做家务给一元钱忙,到小学考试一百分给10元钱,还是初中模拟考试年级前二十名,奖励游戏装备等等,各种形式的外部奖励,家长可谓绞尽脑汁,斗智斗勇。

  上了高中摸底考试的成绩,家长们坐不住,了经常不断增加下注金额,确保孩子能激进一些。。

  当我们了解到青春期孩子,社会群体是优先事项时,如果你设立的任务和奖励,与社交行为构成直接关系,将会大大的刺激他们的动力。

  例如本次摸底考试成绩提高,奖励寒假和同学出去玩三次,费用规定好100-200元之类,或者邀请朋友们来家里玩PS4,当然家长在其它房间里,互不打扰等等。

  这里要特意强调一点,如何防止青少年面临的环境风险?

  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的大脑来降低风险,如酗酒、抽烟、男女亲密关系等等知识要灌输给他们,降低行为风险。其次,让成年人在场,例如协议去开放性场所或者家里确保有成年人在,在房子里不是在同一房间即可,来降低风险。

  3、学习是一种情感体验

  学校的教育课程都是预先设定好的,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小。他们接受的程度不一样,所以会有不同孩子的成绩差异,从能力上来说区别不大,差异主要取决于动力。

  青春期青少年处于情感丰富的时期,容易爱上某种事物、某种思想和某个人,他们经常有新的动机和动力,而他们也在努力学习如何驾驭这些。

  这个时期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例如当他们很生气或者沮丧时,就会有新的动力——让事情变得更好的愿望。这个时期,如果作为家长首先气愤、埋怨或者发狂,那么你的孩子正在学习这种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开头我的朋友和女儿每周都会大吵,两个人不相上下。

  假如你了解他们正在学习体验情绪反应,你管理的方式特别舒缓而且有点用,他们会记住这种方式的。

  同理可证,当他遇到学业上的难题无法攻克,或者时间管理不得当,那么你首先就要示范好的范例,即便当时他们看起来无所谓,不关注。

  所以我真心建议陪读的家长改变陪读方式,不是辞掉工作,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一天做四顿饭营养搭配,然后盯着他们的复习课业到达什么程度。

  陪读,应该你手里也有同等重要的事业或者事情去做,对你而言非常重要,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功课。在他回到家,你们一起伏案而读,共用一个时间段,分别做自己的功课。这样,你们即便在两个房间,所有情绪都可以共情,也很容易交流体验某种情感,遇到困难时的焦躁和解惑后的成就感。

  写在最后:

  在《不可思议的青少年大脑》这本书中,非常赞同作者的一个比喻,他说:

  好的青春期孩子父母就像一位出色的驾驶教练或副驾驶,与年轻的学习者并肩而坐,鼓励他们,使他们保持冷静。知道车辆偶尔会熄火,有时需要提前告诉他们前方的路况,但真正紧急的情感才接管方向盘,或者踩下急刹车。

  与青春期家长共勉!

  作者介绍:荣荣

  每本书都认真读过,写书评,推荐好书!欢迎关注~@荣荣家庭关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