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点击观看视频>>>

  林蛙神秘的失踪,是被天敌吃了?被偷?还是自已逃了,经过检查,都不可能,一个个猜想被朱志明否定?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朱志明:那个,你们拿锹,抓紧在那个各个角落里头认真地挖,挖地三尺也要把蛙找着,死要见尸体,活要见蛙。

  工作人员:找到了,找到了,在地底下挖出来的,很多了。

  好好的林蛙,怎么会突然死在地下呢?谁是真凶呢?说起这个,还得从林蛙的习性说来。与蛇、刺谓、乌龟等动物一样,林蛙也要冬眠,它们是变温动物,但是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的机能,所以一般10月份以后,当气温降到12摄氏度以下,它们就会找地方开始冬眠,靠身体储存的能量度过寒冬。

  朱志明:在野外丛林,林蛙它必须要靠它自己去寻找,比较理想的冬眠的栖息地。

  林蛙最合适的冬眠地,是流动的活水,温度合适,不会冻透,氧气也有保障,但是在它们栖息的区域,如果没找到这样的地方,林蛙只好在浅水里、石缝里、或有枯枝落叶的污泥里过冬,这些地方保暖性一般,天气一冷,它们就会被活活的冻死,所以在野外,林蛙的冬眠成活率很低;而在朱志明圈养的蛙池里,泥土是林蛙唯一能选择的冬眠场所。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朱志明:冷的时候你也不它搭房子,它不往土里钻往哪里钻,是不是这个道理。

  泥土看上去挺松软,可是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就会被冻得结结实实,林蛙也就被冻死在里边了,这下朱志明算是明白了,林蛙为什么会神秘地死在地下。第二年他为林蛙准备暖和地,让它们天冷就能搬新家,可是这搬家工作可不象想象的顺利。

  林蛙不好抓?怎么办?朱志明寻思着不能硬来,得遵循林蛙的习性。这不,林蛙冬眠,不是喜欢找有水的地方吗?

  朱志明:气温降低的时候,林蛙基本哪儿有水它就奔哪儿去了,这个是自动回捕桶,里头注上水以后,林蛙会自动地跳进去。

  林蛙数量少的养殖户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而林蛙数量多的养殖户呢?可以在林蛙的圈舍里挖上一条回捕沟,在沟里灌上水,照样也能让蛙乖乖地一个不漏地自投罗网。这不,顺利地抓住了蛙,朱志明马上把它们放到了室内的越冬池里,可是意想不到情况发生了。

  朱志明:这蛙一层层死,有的是沉到水底,有的在面上,每次投进去不长时间都会出现死亡,每次都是这样。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通过对野生林蛙的观察,朱志明发现它们选择好冬眠的场所,入水后,并不是一直呆在水里,它们还会从水里出来,到陆地上来,这样入水出水反反复复一段时间,直到完全入水冬眠。

  朱志明:因为林蛙它在陆地的,栖息的过程当中它是靠肺部呼吸,它在水里以后,冬眠的时候是靠皮肤呼吸。

  林蛙是水陆两栖动物,蝌蚪期生活在水里,幼蛙、成蛙生活在陆地上,大概6个月时间,是用肺部呼吸的;而入水冬眠后肺部停止活动,靠皮肤吸收水中的氧气,用皮肤呼吸;而林蛙从肺部呼吸到完全用皮肤呼吸,林蛙得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呈两栖交替生活方式,大概15天左右。象朱志明这样,没给林蛙这个适应时间,直接把陆地上的蛙放在室内的越冬池,越冬池里都是水,池壁是直上直下的,林蛙无法到岸上来,只能呆在水中。

  朱志明:它还没有适应靠皮肤呼吸呢,那不就容易出现问题吗?

  天气转冷,不能马上把它们放到越冬池,还得让它们呆在室外的回捕沟里,自愿反复地进水出水地进行锻炼,等到林蛙完全适应用皮肤呼吸。

  周总:这个你看看,这个回捕沟水面都结成薄冰的时候,就是在中午的时候它不化的时候,从这个回捕沟,把蛙移到室内就可以了。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室外的回捕沟结了薄冰,说明室外的气温肯定是零度以下,而室外的水底温度大概是1~3度,而室内的水温是8度左右,晚上打开一下窗户,室内的水底温度很容易降到1~3度,与室外基本上一致,也能结成薄冰,这时把林蛙从回捕池放到室内的越冬池,林蛙基本上马上就能进入深睡期,一动不动,睡个安稳觉。然后在以后长达五六个月的冬眠期,如果温度出现突高突低的情况。

  朱志明:水温有点偏高,我们用这个矿泉水瓶,冻成冰砣了,把它的温度降下来。

  如果水温太低,室内采取炉火或暖气等常规方法升温都可以,总之,必须把越冬池的水温控制在结薄冰的状态,这样既不会把林蛙冻透,还能隔音,为它们创造出安静的冬眠环境。这有了薄冰,好处是多,可是薄冰隔断了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无法溶入水中,林蛙不就缺氧死亡了。不过,朱志明想到了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难题,这养鱼不是增氧机来增氧吗?养林蛙也用上它不就行了。

  朱志明:以前就刚开始研究的时候,就用氧水泵,后来我们就发现什么呢?蛙逐步消瘦,消瘦最后衰竭死亡。

  氧气泵怎么会成了杀死林蛙的凶手呢?林蛙喜欢什么的声音,不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而氧气泵发出的声音,对林蛙还说就是一种噪音。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朱志明:那就是说好比什么呢?人你睡觉,我呢拿一个笤帚老往你身上抽打,并且拿一个录音机放你而边上,经常放,那你说你能休息好吗,你能睡着了吗?

  怎样既能让水中都有足够的氧气,又不会惊醒林蛙的美梦。这成了朱志明要思考的问题,经过很多次的实验,朱志明找到了一个一举两得的方法。首先水在在进入越冬池前,要通过一些复杂的S型管道。

  朱志明:加大了水的流动的摩擦,摩擦的时间,那个水是靠摩擦产生氧分子的,它的摩擦度增加了它们氧分子,产生足够的氧气。

  另外在水池的底部有一排过氧通气孔,水通过越冬池外面的压力泵,由过氧通气孔缓慢地进入越冬池,排水也是缓慢地排出,不会吵醒林蛙,七天换水一次。这不氧气的问题就解决了,不过朱志明的林蛙还是没能睡上安稳觉。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时(3):林蛙

   

  朱志明:林蛙出现互样挤压,林蛙大量被压死。

  是密度出问题呢?可这密度并不高呀。是不是它们没有安全感呢?也不可能,朱志明了解到林蛙,野外冬眠喜欢呆在掩蔽物下,觉得安全,所以他在池子里也放了苞米杆等遮蔽物,而且温度突变,它们还可以浮出水面来,呆在苞米杆上,问题在哪呢?

  朱志明:这个林蛙有个聚群的习性,也就是俗话说呼堆,容易造成体制弱的就被压死了。它没有人的那种说你岁数比我大,岁数比我,体质比我弱我不压你了。

  但是在野外活水中,林蛙却很少因为聚群而挤压致死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有一些鹅卵石把它们都隔离开来,这样它们就等于是呆在一个个小房子里。因此朱志明也模拟野生的环境,在越冬池里也放上了一些小石块,,这不为它们建了小房子,挤压致死的情况就再也没有发生。

  总结了一套成熟的林蛙冬眠技术,成活率达到90%,这不朱志明这里幕名来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责编:科技苑